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看教案
-
- 页数:9页
- 字数:约 4989 字
- 大小:206.43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二十四设计
我看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凝练、准确的诗歌语言。
2.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体会诗人的感情和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
2.教学难点:体会本诗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本课诗歌朗读资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善于发现自然之美,培养热爱自然与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播放两幅图片,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自然融入本诗写作的意境。教师:就两幅图片,进行点评讲解,理解本诗写作的大环境。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诗人穆旦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
教师展示文题:6 我 看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补充学生预习是查阅有关作者资料的不足。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原名查良铮,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九叶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诗集《探险者》《穆旦诗集》《旗》。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雪莱抒情诗集》等。
(2)知识备查
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补充学生预习对诗歌相关资料的不足。
九叶诗派: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3)背景链接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课的内容做准备。
这首诗作于1938年,是诗人穆旦随清华大学南迁长沙、后至昆明西南联大创作的第一首诗,写于文法学院所在地蒙自。诗歌写的是蒙自的春天留给诗人的印象及诗人从中获得的生命感悟。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
(2)解一解重点词语。
教师:对于词语的解释,我们除了利用课本注释、查阅工具书、还可以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意思。
注意:“飘逸”在文中是动词。还可以作形容词,意为洒脱、自然、与众不同。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步骤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诗歌朗读,让同学们仔细认真的听读。
2.再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让同学们在听读中感受诗歌的结构美,音韵美。
朗读指导:
(1)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
(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
(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4)注意词语的重读;
(5)读出情感。
步骤二:朗读诗歌,分析层次
3.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同学们,自主完成这首诗的层次划分,正确划分后再概括层意。
预设1:第一层 (第1、2节):描绘“我”看到的大自然的景色。
预设2:第二层(第3—5节):直接抒情,表达“我”对大自然的喜爱及融入大自然的情感。
4.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调诵读诗歌?
教师:根据你们上面播放的示范听读,下面请你们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1抢答:明快。
学生2抢答:轻松。
学生3抢答:酣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分析诗歌的意象及指代的内涵。
2.感受诗歌借物抒情的写法,体会诗人的感情和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我看》这首诗歌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穆旦描写的春的世界,感受他笔下的春的独特与美好。
二、新课学习,精读细研
(一)学习第1节
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诗的第1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 第1节包含哪些意象?表现了春天时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几课,对意象不陌生,在此我们对第1节诗歌再寻找一下以下,如何结合内容分析一下。
教师巡视,学生自主讨论。
学生1抢答:春分。
学生2抢答:春草。
学生3抢答:我认为这两个意象表现了春天时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美丽生动的特点。
2. 画出第1节中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教师: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勾画第1节中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然后再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学生甲抢答:如“揉过”“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凸显出春风柔和的特点。
学生乙抢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二)学习第2节
教师:要求全体学生齐声朗读诗的第2节,然后看问题思考:
1.第2节紧承第1节哪个词语?第2节描写的意象有哪些?
点名学生回答,教师最后根据他们的回答指正。
学生:第2节紧承第1节的“春分”这个词语。
教师:回答不正确。
教师指正:第2节紧承第1节的“向晚”这个词语。
教师指正:第2节描写的意象有飞鸟、晴空、流云、大地。
2.这一节采用了哪些修辞法?有什么作用?
教师点拨:我们回答本题时,首先从本节找到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作用,注意用词的准确性、简洁。
预设: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鸟”静静地滑翔在晴空中的情状写得形象生动。
教师补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流云人格化,把流云与大地交相辉映的景象描写得生动形象、美丽动人,令人沉醉。
3.这节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示:描述诗歌的画面,我们要抓住本节诗歌的关键意象,用富有诗意语言去描述,注意语言的简洁、流畅。
要求学生拿出本子,独立书写,然后同桌之间互相点评之间的画面描写写作文字。
教师示范:
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三)学习第3节
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第3节,注意特点、情感把握,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诗文展示: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1.“你”指的是什么?
预设: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2.第3节诗中的 “大自然”有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预设1:大自然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大自然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
“欢乐和忧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预设2:充满生机和活力。
“丰润”“勃发”。
3.结合前面,说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诗。
提示:回答本题时,我们可以再读一下这节诗歌,从整体上去理解,可能会完美一些。
诗句展示: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预设1:在诗人的眼里,“你”的生命永远都是“丰润”的。
预设2:即使你如今正遭受苦难,也在这春天般优美的环境中蓬勃生发。
(四)学习第4节
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4节,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诗文展示: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1.“也许远古……舒出咏赞的叹息”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描写眼前看的景及想象之景转到对远古的幽思。
2.“咏赞的叹息”指的是什么?
点拨:回答本题,同学们要结合本节和这首诗歌的整体来分析思考回答。
预设:历代文人墨客们对这片热土发出的由衷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五)学习第5节
教师深情地朗读课文第5节,要求学生听读后思考回答:
诗文展示: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1.“去吧,去吧”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预设: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诗人让飞奔的生命进到自由之中的热切盼望。反复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情感的表达更强烈。
2.“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求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正:
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生命像大自然中的“鸟”“云”“树”一样坦荡自在,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之情。
3.“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这两句诗有怎样的内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教师:要求同学们讨论、思考后抢答。
学生甲抢答:这两句的含义——大自然创造了人和万物。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生命又将回归于大自然。欢笑、哀愁、幸福、痛苦,终将化为一片平静。
学生乙抢答:这两句的作用——点出诗歌主旨,发出渴望与大自然拥抱的呼声,欢笑与哀愁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如同花朵一样开了又谢。
三、深读诗歌,合作探究
首句中的“我看”领起了哪些句子?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教师:要求学生朗读整首诗,讨论、思考、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1抢答:“我看”一词领起了后面四句诗。
学生2抢答: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北方原野的美丽图画,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在天空滑翔至远空深处,与逐渐消失不见的飞鸟,夕阳染红的流云,组成一幅美丽的夕阳落照图。
四、课堂小结
1.这首词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归纳一下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这就是真正获得了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的归宿。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春天的大自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因时代而产生的欢乐和忧戚。
2.分析明晰本诗写法,体会写作特色。
预设1:用丰富的意象来隐喻和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以鲜明深邃的诗歌意象传达情感,阐述思想。诗歌中的大量意象可谓是形、神兼备,形、情兼备,形、理兼备。如:这首诗中的意象主要有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展翅的飞鸟、深远的晴空、被夕阳染红的流云、沉醉了的大地。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看》教案
- 页数:4页
- |大小:1M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
- 页数:7页
- |大小:355.50KB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教案
- 页数:6页
- |大小:1M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 页数:10页
- |大小:463.50KB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乡愁》教案
- 页数:5页
- |大小:1M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教案
- 页数:9页
- |大小:2M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教案
- 页数:6页
- |大小:2M
热门课件教案
平行与垂直教案2篇
- 页数:9页
- |大小:101.04KB
- 课件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案
- 页数:6页
- |大小:265.86KB
- 课件教案
精选高中生期末评语
- 页数:42页
- |大小:7M
- 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小狗包弟》教案
- 页数:8页
- |大小:29.21KB
- 课件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教案
- 页数:4页
- |大小:511.50KB
- 课件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
- 页数:8页
- |大小:340.00KB
- 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精选高中生期末评语
- 页数:42页
- |大小:7M
××县招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页数:12页
- |大小:142.54KB
“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总结
- 页数:5页
- |大小:39.83KB
“改作风、提效能”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 页数:6页
- |大小:139.05KB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情况总结报告
- 页数:7页
- |大小:26.12KB
2024年度工作计划汇编(18篇)
- 页数:72页
- |大小:196.9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