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教案

  • 页数:5页
  • 字数:约 3196 字
  • 大小:53.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南域PPTer
  • 《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掌握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两位诗人,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3.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4.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5.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对诗歌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

    6.借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直抒胸臆的构思,理解《未选择的路》一诗中的象征手法,逐步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反复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联系自身实际,深刻体会两首诗的思想意义。

    四步教学法:读诗—说诗—悟诗—品诗,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同步提高。

    比较鉴赏法。尊重学生鉴赏主体地位,以个人欣赏体验为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并说明理由,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学习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体味诗人因选择人生之路的慎重与无奈而引发的感慨,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教法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瞬( shn)息伫(zh)立荒草萋萋(qī)幽寂(yōuj)延绵(ynmin)

    解释词语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幽静寂寞。

    延绵延续不断。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忧郁愁闷。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二、赏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读。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如何面对人生的。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二)、简介作者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主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普希金出生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三)、问题探究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3、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诗人是说,现在如果你因受生活的欺骗而心中忧郁,只要“镇静”,那么,将来回想的时候,反而会觉得很美好。诗人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从另一个角度说,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

    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使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许多人把这首诗作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

    (四)、背诵诗歌

    三、赏析《未选择的路》

    (一)、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二)简介作者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过私立学校,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他的著名诗集有《少年的意志》《波士顿以北》等。诗作名篇有《白桦树》、《修墙》。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三)问题探究

    1、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