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2篇

  • 页数:8页
  • 字数:约 5409 字
  • 大小:46.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尹超工作室
  • 《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2篇

    《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一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孔雀东南飞(并序)》。下面我将从文本解读、学情分析、教学构想、教学流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教学进行说明。


    文本解读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诗经》、《楚辞》和汉魏晋诗歌,单元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

    《孔雀东南飞(并序)》是现存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最高峰,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刘焦爱情和封建家长迫害的矛盾冲突;二是兰芝和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作品成功塑造了一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年轻夫妇形象,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歌颂他们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表达了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是向往。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本诗掌握乐府诗的艺术特色和通过叙事诗中典型对话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

    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是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普通班,学生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参差不齐,他们上课的共同点语文兴趣浓、上课爱发言、参与意识强。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有两个矛盾:一是诗歌故事性强引人入胜和但有较多难解文言词;二是学生对焦刘爱情悲剧认知存在时代的差异。我将本诗教学定位于三个层面:一是语言层面。识记实词,为理解课文内容夯实基础。二是文学层面。把握诗歌形象,提高鉴赏能力;学习诗歌语言,领会表达技巧。三是文化意蕴层面。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传统文化的热爱。

    古诗文教学,大多数高一学生缺的不是文言知识的积累,不是查找资料的技能,而是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能力。过去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用教师设问、学生讨论、逐段研读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再教这篇课文,结合近年来我校倡导的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本课教学,在教与学时间的分配上少讲解多反思,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增长知识获得能力。

    教学策略

    根据如上的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参照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的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等方面的策略。

    1、目标策略: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和“相”“迎”等词的用法。

    (2)学习比兴、铺陈、象征等艺术手法。

    (3)欣赏诗歌曲折的情节、个性化的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

    (4)认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2、筛选策略。全诗篇幅较长,阅读费时,不宜在课内串讲,所以学生前置学习就非常重要了。课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听读录音、课文注释、诗前小序、教学资料来理解文言重点词、把握汉乐府的特点、了解诗歌背景。然后在课堂上交流预习情况、把握诗歌内容形象,掌握诗歌学习的方法。

    3、重点难点策略。本诗作为古代叙事诗的精品,人物形象从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到重要人物焦母、刘兄、刘母,无一不具有鲜明的个性。因此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品读诗歌对话、理解诗歌的艺术形象上。

    “焦刘二人非死不可吗?”“焦仲卿是懦弱的吗?”“焦母仅仅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吗?”解疑析难应该落实到多数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上。

    4、问题策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难点,也是课堂教学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的亮点。我设计的课堂问题有:诗歌着力赞颂刘焦坚贞爱情和反抗精神,但他们许多地方却表现的非常顺从呢?焦母如此专横固执,为什么在焦刘悲剧发生后又要求合葬呢?这些由诗句生发的问题,会深深打动作学生的心灵,诱导学生去读诗,去背诗,去体味诗。

    5、手段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10个幻灯片、课文音频诵读资料、课文相关的文字资料,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本课教学。

    6、板书设计: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根据教学重点和本诗特色,我的板书分预设和生成两块。预设板书设计有文章标题、情节结构、艺术特色三部分。

    文章标题孔雀东南飞

    情节结构被遣——誓别——抗婚——殉情——化鸟

    艺术手法①人物对话的个性化②铺陈排比的手法③起兴和尾声

    教学流程

    在充分扎实做好前置学习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导入课文、交流预习、整体感知、重点研读、艺术探究,拓展迁移、课堂总结、课外练笔等八个环节。安排两个教学课时,前五块为第一课时,后三块为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幻灯片)5分钟

    陆游词《钗头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交流预习(文字资料)8分钟

    1“汉乐府”及其特点①现实性②叙事性③比兴手法④形式多样

    2《孔雀东南飞(并序)》评价①“长诗之圣”②“乐府双璧”

    3时代背景①诗前小序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七出”戒律

    4语基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词

    三、整体感知10分钟

    1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2按照情节发展线索,拟定小标题。(幻灯片)

    兰芝被遣——夫妻誓别——兰芝抗婚——双双殉情——化鸟双飞

    四、重点研读20分钟

    1、赏析人物对话

    2、讨论交流(幻灯片)

    ①诗歌以兰芝自遣陈词开篇,揭示同婆婆的矛盾。她自述13到17岁待字闺中生活经历意在表明什么?是一种什么手法?(铺陈排比。一表明她良好的教养和才华,二印证“女行无偏斜”,焦母责难毫无道理。)

    ②集体诵读“鸡鸣外欲曙……涕落百余行”这一部分,讨论这部分兰芝严妆、和婆婆小姑话别有何作用?(兰芝严妆,夸张的铺陈排比,表现她的美、她的从容镇定、她对丈夫的爱、她的无辜与坚强。和婆婆告别,表现她的从容镇定、不卑不亢,表面上自谦自责,实际上柔中带刚,是与婆婆性格修养上的鲜明对照。与小姑话别,表现兰芝倔强善良的性格以及与小姑、仲卿依依难舍的深情。)

    ③兰芝和仲卿相约“黄泉下相见”兰芝死时毫不犹豫,仲卿却“上堂拜阿母”“徘徊庭树下”之后才“自挂东南枝”,为什么?

    3、学生根据个性化语言,分析焦刘性格特点

    五、艺术探究(幻灯片)17分钟

    1在“兰芝自诉”“着装遣归”“太守迎娶”等情节中,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些语句改成概括性语句好不好?(①推动情节发展②声律色彩美)

    2、“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这两处诗均用同样事物作比,是否显得累赘?表情达意的作用有何不同?(比喻,不同情景和心情)

    3、诗篇托物起兴的开头有什么作用?具有浪漫主义的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①Ⅰ开头,缠绵悱恻的情调。提摄全篇,引出下文。②结尾,象征忠贞爱情、悲愤控诉和美好向往。)

    六、拓展迁移(幻灯片)15分钟

    此环节,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下问题,加深对诗歌主旨典型形象的理解。

    1、刘焦非死不可吗?

    2、仲卿是懦弱的吗?

    3、焦母仅仅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吗?

    七总结本课5分钟

    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美;悲剧的不幸,在于它不仅仅是文学,而且是永远的生活。《孔雀东南飞(并序)》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揭露了封建门阀制度的罪恶,也记录了1700年前劳动人民的真实感情。它是艺术的奇葩,也是历史的镜子。

    八课后练笔(幻灯片)

    以“惜别离”为题,发挥你的想象力,扩写第9--12段。

    以上是我对《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的简单说明。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这个方案将在具体操作逐步完善。不妥之处敬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二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

    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分析

    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我想将这首诗改编成小话剧,并在课内演出,将比较抽象的诗歌改编为直观性很强的话剧;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

    (2)创设情景教学

    (3)比较阅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诗歌的改编和话剧的表演中,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初步的认识。

    (二)课前检查

    1对原诗的改编是否忠于原作?

    2能否把握基本矛盾?

    3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三)安排学生表演

    1剧本分两部分:刘兰芝在焦府为第一幕,回到刘家为第二幕。两幕之中可各分几场,让学生分组表演。

    2结尾部分处理:配乐朗诵,采用《化蝶》乐曲为背景音乐,由一位同学在背景音乐中用低缓压抑的语调来朗读:两家求和葬,和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

    用《化蝶》乐曲来演绎,使话剧难以表现的浪漫主义结尾得到了很好地处理。朗诵的最后四句是借用歌曲《孔雀东南飞》里的句子,既吻合原诗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意境,又表达出结尾部分人们美好的愿望。如泣如诉的配乐朗诵自然地将剧情推向高潮,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中,忘情于故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