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稿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稿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页数:5页
  • 字数:约 4809 字
  • 大小:66.43KB
  • 格式:.docx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橙子喵
  •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要说的课题是《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的第十个学习任务群“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这一单元的任务群阅读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现当代文学创作有大致了解,加深对百年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以及人的心灵的变化的认识。要求学生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获得审美体验。

    课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主旨多元。作者专注于平凡的原生态描写,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自己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我认为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挥联想,读出景物描写中的哲思之美,并学习这种写作方式;同时,感受作者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理解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珍爱。

    此外,第七课除了《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文外,还有贾平凹的《秦腔》一文。《秦腔》属于自读课文,老师不在课堂上做讲解,因此两篇课文的整合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时,学会细读文本,学习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文章语言文字背后的厚重的文化底蕴的阅读方法。

    二、说学生。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对散文阅读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和阅读方法经验的积累,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能够很好地读出景物中传达的情感。但是,由于课文写作背景的特殊性,因此我会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提前查好背景资料来帮助理解散文表达的深刻内涵。

    此外,部编版教材尤其是选择性必修课本,注重的是任务群阅读教学,虽然在前面的单元学习中,学生也已经接触了一些整合课文的阅读学习,但是每个任务群都有其特殊性,学习任务也会有很大不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和《秦腔》作为现当代散文,学生要学会的是学会细读,发挥联想和想象,从特定历史背景中读出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并学习散文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所以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需要让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有效地自学《秦腔》一课。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置一是基于课标要求,二是基于文本本身,三是基于学情。

    教学目标的设置以四个核心素养为依据。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审美教育,提出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任务群“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也要求“精读代表性作家作品,把握其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

    课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作为一篇散文,语言充满诗意,清晰明澈,善于运用意象营造画面,在叙述方式上也多变,在写景上包含着对生命体验深刻,因此教学目标应该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品味语言表达,体会由自然之景引发的人生感怀。

    综上,我将教学目标设置为:

    1.了解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学会结合语境细读文本。

    2.品味诗意的语言表达,学会文本细读,结合时代背景涵咏主旨。

    3.理解作者阐发的对自然、对生命的思考,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珍爱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审美欣赏与理解作为重点,也就是“理解作者表达的关于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内涵意蕴”。

    从特定历史背景中读出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对高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学会从文本本身、创作背景、作者经历等多方面综合思考,自主探究。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要求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看法,尤其是散文阅读教学,散文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读者对主题的理解的不一致性,这更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合作探究也能够让学生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获得新知,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在这种课堂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讨论的方向,给予提示和总结。因此这堂课主要采用“合作探究法”。

    语文课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解读,让学生有机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所以设置了“讨论法”和“问答法”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表达的机会。

    此外,在选修课程的“实施建议”中,新课标提出“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因此,采用“朗读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受意境,得到审美体验。

    高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很大提升,设置比较新颖的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清晰有条理地展现自己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考水平,挖掘出学生的思考潜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提前对冯至有一个大概的整体认识,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因此我布置了课前预习。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不同以前,学生能知道要学什么,该学什么,教师只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预习思路,给学生发放相关的阅读材料,丰富知识积累,为学生的课堂研读打下基础。

    预习的内容包括:

    1.解决文本中的生字词问题,通读全文。

    2.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本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3.读一读冯至的两首诗歌《有加利树》《鼠麹草》,初步体会一下冯至的创作风格,试着理解诗歌看看能否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以下正式进入教学过程部分。

    第一,课堂导入。

    经过预习,学生对冯至会有初步了解,因此直接导入,询问学生的预习成果,引起学生注意,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一方面让学生的预习结果生效,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复述,加深对作家冯至的了解。

    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过高度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通过引用李广田对冯至的评价,让学生建立起对冯至认识的一个高度——冯至的散文平凡又充满诗意,发挥学生的美感体验,自然引入课文。

    第二,文本解读

    1.首先创设情境,从解题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既然是“消逝”了的,说明这个山村曾经是存在的,但现在没有了。那既然这个山村是消逝了的,是不存在了的,那作者是通过什么“神通广大”的手段或者途径来窥探、描述、感怀这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呢?”,用“神通广大”这个词来形容作者的书写手段,进一步吸引学会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

    2.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在课文中找到关键句“我们没有方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来解答这个问题,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3.接着从课文的结构出发:关键句出现在第四然段,那前三段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选代表发言,锻炼学生的概括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其他小组相互补充,这就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会倾听。明确第一自然段是先抑后扬;二三自然段是引出下文。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整体脉络,进一步深入解读文本,体会冯至散文的行文之美。

    4.进入文本主要内容的解读。这一环节我设计让学生做小老师,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化解读,锻炼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讨论,让学生上台做讲解,其他同学做补充、质疑和纠错。通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课文的第5-10自然段是冯至对这消逝了的山村的具体描绘和感怀。冯至在课文中运用丰富的景物/事物意象来营造意境,描绘画面,表达深刻的内涵,给学生提供讨论的思路——寻找意象来体会画面和深刻内涵。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制,为了避免拖沓冗长或含糊不清的解释,帮助学生较为便捷地达到学习目标,我会在学生进行讨论前做一个示范解读。

    我将以第五自然段为例。首先让学生朗读第五段的文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受意境,得到审美体验。然后让学生明确在这一段作者是通过什么风物来描绘的,这一意象有什么特征,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做了什么样的描述,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一步步解读这段内容。最后得出结论,写的是“泉水”,“泉水”是“最可爱的”“不分昼夜地流”,接着作者开始联想,这泉水也曾滋养过那个山村的,发出“人和人之间的关联不会受到时空限制”的议论。通过文本细读的过程示例,让学生学习文本细读,同时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

    由于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学习借鉴了“支架式教学理论”,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框架。在这一环节的讨论中,我设置了问题框架:①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作为感怀的载体?②作者由眼前景生发了怎样的联想?③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怀?选修课程的教学应突出差异性和层次性,鼓励开展个性探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因此我不会限制学生的解读仅仅在这三个问题上,这样既避免了学生文本解读方向的错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文本解读的问题支架,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在这一环节中,我还会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观察学生是否学会利用已有的课外阅读资料。课前预习我已经给学生发放了课外阅读资料,是冯至先生的两首现代诗《鼠麹草》和《有加利树》,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小老师们可以在黑板上板书,锻炼学生的概括和板书能力。小老师们的解读完成后,我会做总结和点评,再让学生提出依然存在的困惑。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点评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既是一种鼓励,也给学生有针对性地改进方向,充分尊重学生。

    这几段内容传达出的是“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更要敬畏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主旨内涵,因此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的方式,再次体会冯至对这个消逝了的山村的细致的美好的描绘,感悟冯至传达出的对生命,对自然的理解和思考。

    5.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解读依然是交给学生,先齐读课文,再让学生自主分享自己的体会或疑惑。但在这一环节我也设计了两个我认为必须解答的两个问题,一是怎么理解“在风雨如晦的时刻”;二是“意味不尽的关联”是指什么。我认为这两个问题一个涉及到写作背景,一个涉及到对全文主旨的一个整体把握,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散文的深刻内涵和主旨,让学生有意识的在阅读散文过程中通过背景知识进行理解。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又能够让学生有意义学习,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如果学生没有提到这两处,那我就需要做出补充。

    第三,艺术鉴赏。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