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说课稿(二)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说课稿(二)

  • 页数:6页
  • 字数:约 3777 字
  • 大小:31.34KB
  • 格式:.docx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Inge设计
  • 《海上日出》说课稿(二)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部编版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1课《海上日出》。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写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海上日出》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奇伟壮观的大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体现了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课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观察顺序来记叙的。课文描绘了晴朗天气时日出和有云时日出两种景象,而有云时又分云薄和云厚两种现象进行描写。

    二、说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的任务是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掌握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默读课文。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立如下: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

    2.读句子,抓住词语,通过图文结合、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

    三、说教法

    针对学习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采用“情景激情——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文中的“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些语句是从动态描写说出了日出的缓慢。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身处内陆很少见到海的学生们理解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更体会不到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所以,我采用了海上日出的一段视频,这种直观的电教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对美的熏陶,较容易突破教学难点。
    本册教材说明中指出:“特别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教学时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默读,并在默读的过程中加以理解。”我对2至5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子按以上的要求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以上几种方式交替使用,不断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看、说、读、想”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任务。“看”是欣赏日出美景,“说”是说出自己理解的内容,“读”是读文中的重点语句,“想”是想自己对内容的感受。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整体感知课文

    1.同学们见过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观看太阳升起的样子。(播放图片。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引入课题,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起学生想要看到海上日出的欲望。)

    2.检查学生上节课生词学习情况,让二位学生上黑板听写课后生词,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

    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书写情况,相机评价。学生齐读生词。

    3.播放课文朗读,生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随文入境,品词析句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句子:为了看日出,我早早起来,那时天还没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机出示写作背景。

    2.指导朗读。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思考:天空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用“”划出颜色变化的词。

    过渡:我这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引导理解:指导学生用书中句子回答问题,“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师:“不转眼”是什么意思?引导采用查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说一句话的方法理解词语。

    从“不转眼”这个成语里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谁能读一读这个句子,试着把这种感悟读出来(指名读、评读、齐读)

    (设计意图:把指导朗读与激发想象结合在一起,这种由蓝变红,逐步扩大亮点范围的描写,给学生一种日将出海,身置其地,静观其景的感觉,激起学生读下文的欲望,这正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日出时海面又是怎样的景象呢?下面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三自然段,出示思考题:“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接下来看见什么?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后来的变化又怎么样?

    2.分组讨论:指明学生回答问题:

    预设:小组一:“果然”一词说明了太阳要从天边升起的想法是正确的,我终于看见海上日出的真实情景了;

    小组二:接下来海边露出了红而无光的小半边脸儿;

    小组三: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就像向背着很沉重的东西似的慢慢地努力上升;

    ……

    师小结:大家能根据课文内容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表达出来,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这样描述:(课件出示)

    ——太阳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使劲向上升。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比较着读一读,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更好?为什么?

    小结:作者采用拟人的写法,表现出日出时的动态美。

    3.课件出示日出动态变化的情景。

    4.想像着太阳升起来时吃力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试一试!

    5.小结写法填空,整体导读。

    这段话按()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了日出时景象的变化,作者不仅抓住日出时太阳的()变化,还抓住太阳()和()的变化来写。

    6.学生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画下想象到的画面,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图画的意思。

    学生互相评画,修改,推出代表作贴到黑板上。

    7.引导学生看图口述日出时的情景,再次感受日出时颜色美,光线多变化快的壮观。

    8.想像说说当时作者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心情怎样?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读、看看、想想、说说、画画、填填,意在引导学生用心去看,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边看,口诵心惟,形成与文本的对话,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共同讨论的机会,这样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自我检查、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读懂课文,更有益于自主能力的提高)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师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天晴时海上日出的景色。采用了在文中找重点词句体会的方式学习了课文。当太阳走进云堆里时又是什么情景呢?继续往下看。请大家采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己默读第4、5自然段,先用概括的词把这两段话的内容说出来。

    2.交流学习内容:

    (1)课件出示句子:“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追问: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相机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2)出示幻灯片上的句组让学生品读,与课文比较说说哪一段话的描写更好。

    太阳在黑云里发出的光亮,穿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画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走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涂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2)学生讨论说说:当作者看到太阳被黑云挡住时,心情会怎样?太阳冲出重围时云和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师相机介绍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感情。

    相机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3.师:看了海上日出的美景,作者有何感受呢?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

    (1)提问:这是什么句型?句子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2)师出示句子,生选择表达这句话正确意思的句子,在括号里打“√”。

    ①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

    ②这就是很伟大的奇观。()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