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诗经》二首 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诗经》二首 说课稿

  • 页数:4页
  • 字数:约 2561 字
  • 大小:47.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藍霈悦ppter
  • 《诗经》两首

    一、说教材:

    《〈诗经〉两首》是初中语文教材8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课文,单元教学重点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进程、思想感情及其艺术效果,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本次课将要学习的《关雎》和《蒹葭》两首诗都是诗经的名篇,两首诗在主题内容上是相似的,情感基调是相近的,同时在艺术手法方面也都运用了重章叠唱和赋比兴的方式。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特点,现将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作的能力。背诵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说教法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根据诗歌特点,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读出四言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感情,在诵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讨论法:联系诗歌中人物的言行,抓住关键诗句,让学生讨论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3、比较法:本节课,我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对两首诗进行比较,从而了解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善教人者,应教人方法,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让学生自己读书,自行研讨。”

    1、利用课件,创设有利于教学的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根据学生好奇的特点,设置讨论题,在讨论中理清文章线索。 3、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形成运用、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课程安排为2课时,以《蒹葭》为例说环节)

    ㈠导入新课:(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

    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里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读不完的诗词曲赋。今天,我们将在璀璨如星的诗的长河中,撷取一颗最遥远但又最明亮的星斗——《诗经》,来一同欣赏她那雍荣典雅、古老质朴的独特魅力。

    ㈡介绍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多媒体显示)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里面的代表作品文字虽然简单,但却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的程度(《中国诗史》)知识总结如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的篇目:共305篇,又称“诗”、“诗三百”。 《诗经》的编排体例:风、雅、颂《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赋,是叙述和描写;比,是比喻和比拟;兴,是起兴。《诗经》中最重要的诗歌体式:四言诗。 《诗经》的典型特点:重章叠句、反复咏唱。 《诗经》的诵读节奏:以二二节拍为主。 《诗经》中占比重最大的题材:婚恋诗。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㈢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入境听读,体会诗歌情感。

    ㈣指导诵读,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在读中品,读中析,读中想象。

    2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求画出韵脚,读出韵律。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要求描述诗歌内容。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学生活动为主)

    三读——感受诗的结构美。体会重章叠句的作用,说说写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教师小结:《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渎。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五)总结全诗内容及其写法特点。

    内容:《蒹葭》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

    写法: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六)比较阅读:《关雎》《蒹葭》同为爱情诗,风格和手法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①、主题内容相同——都是反映古代青年男女爱情的诗作;都是一

    方向另一方表达爱慕之情,但结果不尽如人意的内容。 ②、结构形式相似——都是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 ③、艺术手法相同——都使用了“诗经六义”中比兴手法。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