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

  • 页数:14页
  • 字数:约 16366 字
  • 大小:79.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南域PPTer
  •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

    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

    ○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2)理解

    ○发展的普遍性。

    ○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事物发展的形式。

    (3)运用

    ○列举实例,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原理,说明自然界是无限发展的,结合百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人类社会是永恒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了解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结合古人有关的名言警句,组织学生讨论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决定了发展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现实生活中,既应该看到事物变化发展的光明前景,同时又要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性。使学生既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世心态,提高自己应对社会、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2)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3)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还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4)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提示与建议:例如,生产工具的演变,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等。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发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撰文:用哲学观点,阐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提纲

    框题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

    (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2)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框题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3)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3)做好量的积累,实现事物的发展。

    (二)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1.本课的逻辑结构

    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根据课程标准,第八课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其内容设计为两个框。

    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理解发展的实质和发展的普遍性。本框分为两个目。

    第一目,发展的普遍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的认识都是永恒发展的,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二目,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是从事物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来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最后得出结论:没有发展就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和人类社会。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就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一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懂得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此要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事物发展的道路又是曲折的,要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

    第二目,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一量变的概念——质变的概念——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做好量变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着眼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的积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还要抓住机遇,果断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的发展。

    在本课中,第一框侧重于从世界观的角度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第二框则侧重于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发展,即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懂得踏踏实实做好量变的准备工作,又要在适当的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的发展。这两框的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遵循一个严密的逻辑顺序。

    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一目,发展的普遍性。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旨在说明自然界是发展的。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认识到,从生命产生到人类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讨论,得出结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今天体质的人类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第二个探究活动,引人中国百年历史巨变的照片和文字,旨在说明: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再到2000年中国健步迈进小康社会,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教师在此应有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唤起学生时刻愿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第三个探究活动,引入牛顿经典力学理论不断被后世新的理论所否定和发展的故事,说明任何理论都会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随着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充实和完善,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定律,没有永远完美的理论。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是如此,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这一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认识没有终点,真理没有顶峰。

    第二目,发展的实质。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从身边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开始,了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没有发展就不会有五彩的自然界,就不会有不息的人类社会,就不会有人的认识的提高,当然也就不会带来蒸蒸日上的现代科技。这是因为,哲学上所讲的发展是世界发展方向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

    第二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一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旨在告诉学生,只要是新事物,就会有远大、光明的前途,因为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遭受了巨大挫折而否定其作为新事物的巨大发展潜力和优越性。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应该坚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前途的信心,不能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在一时、一地受挫而否定社会主义社会,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告诫学生要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道路上所受的挫折。

    第二个探究活动,导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又遭受了与袁世凯和张勋两次复辟斗争的历史事件。引入这一案例,目的在于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辛亥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对于封建制度来说是新生事物,因此,肯定会有挫折,但挫折是暂时的。

    第二目,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选自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引用的两个论证。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黑格尔的这段话,并理解和体会“谷堆”和“秃头”的形成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典型过程。第二句话“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这是黑格尔的原话,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结合量变和质变的概念和特征,帮助学生分析。

    第二个探究活动,列举了我国古代哲人留下的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旨在让学生分析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逐步发展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这些名言警句和学生学习、生活非常贴近,可以让学生自己举出类似的名言警句。

    第三个探究活动,引用了一位世界马拉松冠军得主在畅谈自己夺冠经验时所说的一段话,旨在让学生理解,当我们需要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时,虽然一个人的技能、体力等必备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还能使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则可以使任务的完成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这位马拉松冠军得主正是使用了化整为零的方法,把马拉松的路程变成了一个个量的积累,变成了一个个希望的实现,才出色完成了马拉松赛程,促进了质变。这个故事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教师可以借此故事举出更多的生活实例,并在讲课中启发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哲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处处有哲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个比较复杂的范畴。广义的发展,是指运动、变化的一切过程,既包括上升的运动,也包括下降的运动;狭义的发展,特指事物的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前进和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唯物辩证法确信事物都是发展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依据当时的科学材料,详细研究了自然界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人类历史,发现人类社会历史与自然历史过程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不断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促使人们来变革生产关系,进而改变整个社会制度,改变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全部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史。发展是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的主导趋势。人类是发展的,生命是发展的,地球是发展的,太阳系是发展的,人类能够观测到的整个宇宙也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部思想,都贯穿着这样的发展观,渗透着这样的发展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努力,就是运用这个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观去考察事物,特别是考察现代资本主义,从而揭露它的发展机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理论则对这个发展观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新旧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因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仍然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东西,增添了一些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有远大前途的先进社会势力的支持。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规律,在社会生活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把握这一规律,对于理解社会生活、认识社会发展、增强人们为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信念,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任何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在最初出现时总是比较弱小的,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而旧事物在一段时间里则比较强大,又很合乎“常规”。所以,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会经历艰难曲折的斗争,在社会领域,更需要人们的不懈努力,把历史必然进步的信念融人到踏踏实实的具体工作中,既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和挫折而丧失前进的信心,也不能因为历史必然进步而放弃我们的努力。

    3.准确地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会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过程,不能认为只有质变重要,量变不重要,也不能认为质变后就没有量变了。弄清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发展。

    (1)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质变必须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质变本身是“渐进的中断”,但它却不是凭空发生的,而是以量变为基础,由量变所准备好了的。同时,质变总是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在量变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相反的量(增加的量与减少的量)的较量,它们都在为质变做准备。

    (2)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单纯的量变不会无限制地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所以,事物质变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是事物从一种质态进入到另一种质态,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飞跃过程。质变打破了限制量变的旧框架,这就巩固了量变的成果,使量变的成果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质变使量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了高一层次的新的量变,使量变有了新的形式、新的广度与深度。质变是事物从旧质向新质转化的决定性环节,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关节点上,这个关节点,如同事物发展链条中的纽结一样,既是前阶段量变的结束,又是新阶段量变的开端;既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结起来;它是质量互变的契机或枢纽。因此,把握这个关节点,是把握质量互变的关键。

    (3)事物就是经过不断的“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什么关系?

    运动、变化、发展三者之间的区别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变化则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但是,运动和变化都没有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性质和趋势;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运动、变化、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运动包括着变化和发展,有运动才会有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三个概念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和僵化的。

    要理解发展的实质,就要与运动、变化相比较。发展是一种运动,但不能说运动就是发展;发展是一种变化,也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表明事物趋向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才是发展。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

    2.如何把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判定新旧事物有不同的标准,有些标准还具有迷惑性、欺骗性,为此,学生难以把握。

    判定新旧事物应该以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为标准。不能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以事物一时的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或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去判定新旧事物。

    一是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定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这是不科学的。当然,事物的发展,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新事物都是后来出现的,但不等于说,凡是后来出现的东西都是新事物。新出现的事物如果不符合客观规律,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就不是新事物。比如,“毛孩”的返祖现象,违反了生物进化的规律,因此不是新事物。又如,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违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也不是新事物。再如,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有人主张“全盘西化”的所谓新观点等,都由于其本质内容已经失去了必然性,所以也不是什么新事物。

    二是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定新旧事物,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因此,在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最终会发展强大、成熟和完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新事物、新理论,如,纳米、克隆、网络、人才市场、再就业市场等。虽然这些新事物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们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显示了蓬蓬勃勃的生命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三是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定新旧事物,同样是不科学的。这样就容易被表面现象甚至是假象所迷惑。比如,“计算机算命”就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搞封建迷信,一些假冒伪劣的商品,用美观的包装骗人等,都是如此。

    四,教学方法建议

    (一)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3课时。有关发展的一般知识可用1课时,从方法论上讲发展的观点可用2课时。

    (二)教学方法建议

    1.情境设置,疑问导入

    向学生介绍或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变化、人类进化的具体材料,如太阳系变化发展的影片,并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带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形象、生动的情境设疑,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2.自主探究。合作共进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由学生课前收集材料,‘找出问题,寻求答案,课堂上分组讨论,教师对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加以指导,使师生互动,体现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3.交流反馈,质疑解难

    各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情况和成果。然后,教师做必要的点评,对有独到见解的给予表扬;对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以启发诱导,共同探讨;对有争论的一些问题,精讲点拨,重点突破,纠正错误的理解和认识。

    (三)探究活动操作建议

    探究活动1(教材第60页):“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你认为今天体质的人类还会发展吗?”

    此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发展过程的思考。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有关天文演化、地质演化以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有关观点,并结合学生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考察自然界中的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过程,提出问题,并思考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由此得出自然界是发展的结论。

    探究活动2(教材第61页):“回顾20世纪中国的历史,你能否体会到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20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照片向学生介绍背景材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制作成幻灯片,向学生播放,使学生有生动直观的印象。由此教师启发学生思考:1900年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的民族、国家面临怎样的境地?1949年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的中国人民是怎样的精神面貌?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从这三个特定、典型的历史事实体会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吗?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你有什么启发?然后教师总结,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巨大的,不仅中国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就是整个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探究活动3(教材第62页):“‘整个宇宙都要服从’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的神话为什么被打破?它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教师可以介绍有关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介绍有关知识。牛顿的经典力学诞生后200多年,人们对此一直深信不疑。但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爱因斯坦、玻尔和海森堡等人在某些领域得出了与牛顿经典力学完全不同的结论。可以发问:难道是爱因斯坦、玻尔和海森堡等人错了吗?如果不是他们错了,那就是牛顿错了。可是,这又是为什么呢?爱因斯坦、玻尔和海森堡等人的理论有没有可能被后人证实是错误的呢?一个理论被另一个理论所代替,这里包含着什么哲学道理?这个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除了用教材中的例子,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一些其他有关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例子加以说明。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由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认识没有终点,真理没有顶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探究活动4(教材第63页):“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谈谈你对发展概念的理解。”

    可以先由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发展以及手机等通信工具的发展过程,因为这些例子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且学生的知识面普遍比较宽。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在课前把相关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演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知道的其他事例,谈谈自己对发展概念的认识和看法,一方面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展现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从理论上弄清发展的概念及发展的实质。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探究活动5(教材第64页):“结合上述两种说法,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具有远大发展前途?”

    此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尽管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遭遇空前挫折,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在发展道路上所受的挫折,从而认识到虽然目前我国的生产力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社会主义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有着远大前途的,因此它会越来越表现出其优越l生的。在如何看待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看法,这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看待这个问题,通过讨论,使学生接受科学的正确的理论,坚定对未来充满信心,学会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这是本课的一个思想教育点。

    探究活动6(教材第64页):“袁世凯和张勋为什么要复辟?他们的复辟为什么必然要失败?新生事物的发展会不会一帆风顺?为什么?”

    这一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领悟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此探究活动所给的背景材料,学生在历史课上已学过,这里教师则不必再花更多时间介绍,而是要处理好材料和问题的关系,提出如下一些问题:袁世凯、张勋为什么要复辟?他们的复辟与旧事物有什么关系?他们的复辟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他们的复辟与新事物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体会平常熟悉的材料蕴含着不平常的哲学道理。

    探究活动7(教材第65页):“‘谷堆’和‘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是黑格尔关于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典型论证。这个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第一问涉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学生比较容易回答。但是,第二问的回答会有一定难度。由于这是黑格尔的原话,教师可以结合量变和质变的概念及其关系原理进行讲解。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把握临界点,把握时机,及时促使事物由量变到事变的飞跃,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补充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决定。

    探究活动8(教材第65页):“请分析这些名言警句中包含的哲学道理。你还能说出哪些类似的名言警句?”

    此探究活动可以由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说出这些名言警句所包含的哲学道理。学生可以自己举一些类似的名言警句,教师可以补充一些类似的名言警句。例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防微杜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列宁的名言:“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大家共同讨论和交流。

    探究活动9(教材第66页):“‘马拉松冠军谈经验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个故事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可以让学生结合实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教师可以借此故事举出更多的生活实例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踏踏实实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同时要注意,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在这个探究活动进行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和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哲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处处有哲学。

    五、教学评价建议

    (一)评价方法建议

    可以让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互评;也可以对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作评价;还可以对学生思考问题的结果按等级进行评定,等级的具体项目也可以由学生拟订;也可以采用通常的做法,即测试题的方式进行笔试,但不能过于限制思维。

    (二)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发展不可分割。联系构成变化,变化即发展。

    思考提示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变化是指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发展就是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发展不可分割,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3)事物的变化发展很广泛,既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后退的,向下的。事物的发展则仅仅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仅仅是指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可见,一切发展都是变化,但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变化即发展”的命题是不正确的。

    2.凡是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思考提示

    (1)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2)判定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其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3)有的人常常简单地以事物出现的时间先后来判定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尽管新事物是后来出现的,但却不等于说,凡是后来出现的事物都是新事物。

    3.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所以,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

    思考提示

    (1)“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哲学上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

    (2)但是认为“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则不准确了。因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坏变好,另一种则是由好变坏。因此,不能绝对地说,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就是新事物的产生。

    (3)“只有质变才有意义”这种观点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因此说,量变、质变对事物的发展都同样有意义。

    4.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思考提示

    这种说法有正确的一面。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但这种说法又不够准确、全面。因为事物的发展是无穷尽的。由量变到质变并没有结束事物的发展过程,在新质的基础上会开始新的量变,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的发展就是不断地经过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5.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这首诗包含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思考提示

    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质变。对我们的启示是: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天的事,日积月累,必然取得成功。

    六、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发展观

    关于事物是否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基本见解。在中外哲学史上,围绕着事物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历来就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即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即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通称为两种基本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反映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发展观。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就是以理论的形式再现这幅画面的真实情景和无限发展,从而提供了正确了解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

    2.质量互变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揭示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由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由量变到质变和由质变到量变的转化过程以及通过量变和质变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辩证运动来实现的。

    3.庸俗进化论

    亦称庸俗发展论。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庸俗化的形而上学发展观。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代表是英国斯宾塞。庸俗进化论认为,自然界现存的秩序是一种渐进过程的产物,并且把这渐进性当作一般的公式,提高为宇宙的根本规律,并引到社会科学领域里来。它只承认发展中的量变,否认飞跃、质变;承认进化,否认事物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原因。它是改良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4.激变论

    亦译“灾变论”。关于地壳运动和生物演变的一种学说。是在认识到化石为古生物遗迹的基础上,为了解释高山岩层中海生动物化石的成因而提出的。是法国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居维叶首倡。认为地球在历史上曾经发生多次有非常力量引起的巨大灾变,每次灾变都发生新山脉的升起和旧山脉的沉没,使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被毁灭。在所谓非常力量过去之后,地球就进入平静时期,重新产生一批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生物。灾变论对于灾变现象虽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且其中渗入特创论的观念,但它反映了地质发展过程中的质变(激变)形式。

    (二)相关资料选辑

    1.机智的东方朔

    有一次,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看见一棵好树,问东方朔叫什么名字,东方朔随口答道:“叫善哉!”武帝让人记下这棵树。过了几年,武帝又问这棵树叫什么名字,东方朔随口答道:“叫瞿所!”武帝有些不高兴地说:“你欺骗我已经很久了——同一棵树,为什么前后名字不一样呢?”

    东方朔答辩道:“马,大的时候叫马,小的时候叫驹;鸡,大的时候叫鸡,小的时候叫雏;牛,大的时候叫牛,小的时候叫犊;人,刚生下不久叫儿,年纪太了称老人;这棵树以前叫善哉,现在叫瞿所,长少生死,万物成败,难道是固定不变的吗?”

    武帝心悦诚服地笑了。

    2.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问世的。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人类科技史上还没有一种学科可以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相提并论。人们根据计算机的性能和当时的硬件技术状况,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在技术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在性能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迄今为止,计算机已经历了四代演变,目前正向第五代或新一代计算机发展。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大约从20世纪40年代末期到50年代中期。其主要元件是电子管,存储器采用磁鼓,体积大,耗电多,运算速度慢。这个时期,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方面,使用很不普遍。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内存储器主要采用磁芯片,外存储器开始使用磁盘,输入和输出方式有了较大的改进。高级语言开始被使用,操作系统和编译系统已经出现。这一代计算机体积显著变小,可靠性大大提高,运算速度可达每秒百万次,并开始应用与以管理为目的的信息处理领域。

    第三代计算机是集成电路计算机,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器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内存主要采用半导体存储器,计算机设计开始采用微程序设计技术。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的研制和使用已很广泛,并出现了计算机网络。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在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机器的体积进一步缩小,成本进一步降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普及程度进一步扩大。

    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现在。器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内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同时出现了微处理器,进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发展更加迅速,从8位机、16位机、32位机,发展到64位微型机,使得计算机在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可靠性和性能价格比等方面都比上一代计算机有了较大突破。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局域网、广域网领域以及在网络标准化、异型机联网、光纤网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西欧和我国计算机界已开始研制第五代计算机或新一代计算机,也称智能计算机。它除具备现代计算机的功能外,还具有在某种程度上模仿人的推理、联想及学习等思维功能,并具有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的能力。第五代计算机的研究和发展正方兴未艾。

    3.手机发展史

    2004年2月,中国手机用户达到2.823亿,全球手机用户达到13.54亿。手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让我们从手机的发展史看信息交流和沟通技术演进的步伐。

    170多年前,美国画家莫尔斯在一次旅欧学习途中,萌发了将电磁学理论用于电报传输的想法,于1844年5月24日发明了“莫尔斯电码”。莫尔斯的电报机发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只好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到“沃,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正是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沃特耳里,这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阐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空间,而60多年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手机是踩着电报和电话等的肩膀降生的”,没有前人的努力,无线通信无从谈起。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当时他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盒子里,重量达3公斤。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