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说课稿(一)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说课稿(一)

  • 页数:4页
  • 字数:约 2571 字
  • 大小:37.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wuwei-ppter
  •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在爬的,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本单元训练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综合能力”,《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文字浅显,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好范例。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以及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2.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生词。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2.教学难点是: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四、说教学方法:

    讲解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2.导语:

    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拿自己和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3.对课题质疑。

    读课题,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

    (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重点交流的几个字:嫩,顺,叠,瞧等。

    2.整体感知: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爬山虎长得茂盛;第二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很好看;第三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三)自主探究,理解第1、2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

    2.欣赏爬山虎爬到岩石、屋顶、墙上的图片。

    (四)布置作业,重视语言积累。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复习生字新词,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进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

    (二)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1. 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打破传统“串讲”形式,以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汇报交流。(课件展示)

    交流话题一: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有什么收获?

    (1)(喜欢写爬山虎叶子的同学请举手)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动态)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不留一点空隙。”)(静态)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

    (2)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嫩红的→嫩绿的→绿得很新鲜)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和爬山虎的图片,能读得更美吗?(处处注重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交流话题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课件展示)

    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像什么?颜色怎样的?课文怎么写的?再读一读。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交流话题三:爬山虎是怎么爬的呢?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可以吗?(前者更贴切)为什么看到爬山虎细小的脚回想起蛟龙的爪子?(因为爬山虎靠着这些触角爬上去,它们紧紧巴在墙上的样子与蛟龙的爪子样看起来很有力量很牢固。)(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突破教学难点。)

    交流话题四: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哪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