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草原小牧民说课稿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草原小牧民说课稿

  • 页数:6页
  • 字数:约 2947 字
  • 大小:39.0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梁小A-PPT
  • 我是草原小牧民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

    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二)目标确定及分析: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万马奔腾》和《我是草原小牧民》来感受音乐旋律的特点。

    (2)、认识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并能够听辨其音色。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听、唱、舞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能够喜欢蒙古族音乐。

    (三)重难点确定及分析:

    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

    掌握附点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节奏,能为歌曲编创不同的动作。

    二、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筷子等。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重点采用欣赏引入、听唱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创新法等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让学生感受美的同时,表现美。

    四、教学流程:

    因为我所讲的是小学三年级的音乐课,学生特别的活跃,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欣赏《万马奔腾》

    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就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让学生谈感受。这部分学生可以随意的说,怎么想就怎么说。在复听的过程中我把《万马奔腾》的视频进行播放让学生边听边看感受音乐所表达的万马奔腾、嘶鸣的场面。

    通过欣赏《万马奔腾》的音乐来引进蒙古族的民族乐器马头琴,并渗透马头琴的相关知识,如:介绍马头琴的外形、音色、马头琴的传说故事,来吸引学生对蒙古族的文化产生兴趣。接下来引入歌曲教学《我是草原小牧民》。

    二、歌曲教学《我是草原小牧民》

    在歌曲教学的这部分我也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两遍歌曲,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再带领学生读两遍歌词,让学生在熟悉歌词的同时对歌曲的节奏进一步了解,接着出示学生掌握不准的节奏型,带领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进一步解决难点。

    准备工作全部做好后让学生先把歌曲进行演唱。老师在学生演唱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哪里掌握的不好,并针对学生唱的不准确的地方进行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老师首先进行范唱,让学生把自己演唱的跟老师演唱的进行对比,找不同。让学生自己先发现,学生改进的才能快一些。最后,老师把学生没发现的地方进行讲解。在学生唱准后进行师生接唱等游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在学生掌握歌曲后进行拓展练习,通过课件让学生对蒙古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欣赏一段蒙古族的《筷子舞》让学生对筷子舞先进行一下了解,对下一步进行铺垫。老师为学生展示一段筷子舞,让学生喜欢并加入到舞蹈中来。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师充分的运用多媒体、视频资源将信息技术手段与音乐学科有效的整合,不仅让学生开阔了眼界,而且使学生在听、唱、跳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系扩充了的一段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万马奔腾》和《我是草原小牧民》来感受音乐旋律的特点。

    2.认识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并能够听辨其音色。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听、唱、舞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能够喜欢蒙古族音乐。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

    掌握附点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节奏,能为歌曲编创不同的动作。

    四、教学设计:

    (一)、欣赏:马蹄琴曲《万马奔腾》

    1、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音乐,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听一听这首音乐跟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你从音乐声中联想到了什么?

    2、初听:学生谈感受。

    3、复听:播放《万马奔腾》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教师简介:这首音乐的名字叫《万马奔腾》,音乐所表现的是成千上万匹骏马在奔腾嘶鸣的场面,声势特别浩大热烈。这首音乐是由蒙古族的传统乐器马头琴演奏的。马头琴是因在琴杆的顶上雕着一个精致的马头而得名。它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乐器,几乎家家都有。马头琴的声音非常好听,不光人们爱听,就连骆驼听到这琴声都不肯走开。黄昏,晚霞慢慢染红了草原,牧人们就会坐在蒙古包前奏起心爱的马头琴,圆润、浑厚的琴声像在诉说草原上优美、动人的故事。

    老师还有一个有关《马头琴》的故事你们想听吗?从前,草原上有一个叫苏和的牧民,和一匹聪明的白马相依为命,形影不离。一天,白马突然病死了,苏和非常难过,总盼着白马能再回来。一天晚上,他梦见白马回来了,对他说:“你不是在想我吗?那就用我的骨、筋、尾做把琴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第二天,苏和按梦里说的做了一把琴,并在琴杆顶部精心刻上白马的头。琴声和白马的叫声一样亲切、动听,后来人们便给这琴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马头琴。

    (二)、歌曲教学:

    1、导入:一提到马头琴就会联想到放马的牧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民歌《我是草原小牧民》。

    2、初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感受一下歌曲描绘了小牧民怎样的情感?

    3、复听:同学们说的可真好啊!让我们再次欣赏歌曲,听一听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