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测量物体的高度说课稿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测量物体的高度说课稿

  • 页数:6页
  • 字数:约 3565 字
  • 大小:45.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天皓PPTER
  • 测量物体的高度说课稿

    说课流程:教学理念与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68页测量旗杆的高度,以及98页制作测角仪,测量树的高度数学活动课的方法与总结.

    2、教学设计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用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2)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能力,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的思想,放手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新的问题带着高涨的热情离开课堂进行不断的探究。

    3、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解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本章所学知识与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有利于落实“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新课标理念。我安排让学生在课下利用星期天分小组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本课时是对如何测量物体的高度的一个方法归纳与总结。这样做是基于以下认识:(1)本节具有实验数学的特点,学生热情高,容易“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从教学功能上看,本节内容中涉及的知识和解决方法对于相似与锐角三角函数这两章起沟通左右、统帅全局的作用,是很好的复习载体;(3) 从近几年的青海省中考来看,每年都有对计算物体高度的知识点的考察。

    4、教学对象分析:

    (1)本课的学习者是初三阶段的学生, 本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还有待加强。但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尤其是对生活中隐含数学问题的事件兴趣特别浓厚,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质疑;

    (2)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利用相似三角形和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计算一些线段的长度。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和数学建模能力还有待加强。

    二、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课堂给学生,降低难度,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应用相似三角形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不同条件下有关测量物体高度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测量高度—数学建模—测量实践的过程,渗透简单的建模思想,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2)、在测量旗杆高度的具体问题情境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基于对教材、新课标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其依据:

    新课标中指出:面对实际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给我们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所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以下重难点:重点是如何从实际测量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难点:

    不同条件下解决实际问题时数学操作活动的原理及其方法的选取(这样确定重难点,既能体现掌握知识的层次:从理解到运用,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对测量实例的分析和探究抓住测量方法,结合所学,分不同条件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突破措施: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已有的实际测量经验,巧妙设计所探究的问题,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轻松构建出数学模型来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 :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

    教师的指导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教法 :本节教学围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的,结合学生动手实践,采用了问题探究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主观察、测量、交流等能力的发展。另外,在教学中利用幻灯片能提高教学容量,增强学生感性认识。通过分析比较、经验总结,让学生体会在不同条件下如何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

    2、学法 :指导学生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发表见解、归纳总结的方式参与学习,让他们亲身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掌握数学建模、分析、综合、抽象等重要的思想方法。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问题1、同学们,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为生活生产服务,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和探讨利用相似三角形和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来测量物体的高度的问题。我们已经让大家分组完成测量我们学校旗杆的高度,那个小组把你们的测量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过程:(1)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2)揭示研究方向

    (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和认知上的冲突过程,鼓励其积极思考,主动建构,从而明确了本节的研究方向。)

    (二)尝试建立模型

    问题2:说说你们是如何测量的? (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地参与,学生能否独立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每组派1人汇报,提供了学生表现的机会,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培养自信心和成功感。

    B

    B

    E

    D C E A F

    (设计意图:

    (1)突出这个环节教学,把学生思维从现实引到理论,进行数学建模,得出平面图形。让学生经历从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过程,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和应用意识,突出了本节教学重点。

    (2)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参与意识。学生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多种方法,只要是能够测量出旗杆的高度,都对学生给与表扬和肯定,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问题3:需要测量哪些数据?你的数学依据是什么? 如何求旗杆的高度?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过程:

    (1)学生口答推导计算的过程

    (2)讨论交流

    (3)教师说明这些物体的底部都可以到达。

    (重点关注:继续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否发现其他学生叙述中的错误,学生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有出错.关注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设计意图:注重教学技能训练,体现学科特点。教师适时主动提出问题的困惑,有利于学生释疑,让学生反思操作过程中不正确的行为,进而突破了本节教学难点。)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