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

  • 页数:10页
  • 字数:约 6059 字
  • 大小:482.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Tovelo_PPTer
  • 台阶教案

    1.学习自读,抓住细节适当做些批注。

    2.能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人物形象。

    3.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背景音乐:筷子兄弟《父亲》)


    师: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可能普通得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但卑微者未必脆弱,在你跌倒时,父亲会教你怎样站立;在你困难时,父亲会鼓励你勇敢面对。在人生的风雨路途中,父亲的坚韧强大可能是你无法想象的。父亲的故事是无声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李森祥的小说《台阶》,来认识一位平凡而普通的父亲。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用音乐创设情境,配合有关平凡的父亲形象的导入语,既符合本课的目标要求,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学习本课做好情感铺垫。

    二、把握重点,明确任务

    师:课后的“阅读提示”,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把握自读课文的内容与学习重点。请同学们齐读“阅读提示”,把重点词句圈点出来,提炼我们需要的学习要点。

    (生读后交流、归纳,师指导明确)

    “阅读提示”中包含了以下学习要点与信息:

    1.文章的体裁:小说。

    2.文章叙述的角度:第一人称。

    3.文章的主要内容:“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

    4.解读重点:(1)你是怎样看待“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

    (2)应该如何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

    5.学习方法:抓住细节描写,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品味,并进行点评。

    师:根据对“阅读提示”的分析,我们明确了这篇课文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三个:

    本文学习任务

    1.结合小说的特点,理清文章内容。

    2.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3.小说主题探讨。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课后阅读提示,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并学习运用阅读提示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梳理情节

    师:本文是一篇小说,篇幅较长,现在我们就根据小说的结构特点,用浏览批注的方法,理清课文内容。

    完成学习任务一:结合小说的特点,理清文章内容。

    提示:(1)通读全文,把生字词圈出来。

    (2)小说的结构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请尝试在课文旁边留白处做批注,归纳段落内容,按小说的结构把文章分成四个部分。

    批注示例:第2段→写父亲造三级台阶的过程。

    第4段→写三级台阶给“我”带来的快乐。

    1.学生自主学习。

    (生诵读课文、做批注,小组交流批注情况,师指导,并了解生自主学习情况)

    2.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情况。

    (1)字词展示。

    (生出示生字词,可上台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解答。词义结合文句解释)

    (2)课文结构讨论。

    (生小组内展示、讨论,小组代表全班展示)

    预设 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1—9段):开端。父亲总觉得自家台阶低,想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第二部分(第10—16段):发展。写父亲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而做的漫长准备工作。

    第三部分(第17—25段):高潮。写父亲建造新屋及九级台阶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26—32段):结局。新屋造好了,父亲却老了,身体也垮了,精神支柱也没了。

    (3)文章主要内容总结。

    (生自主总结,师指名回答)

    预设 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口吻讲述了“父亲”修台阶的故事。

    【设计意图】

    本环节紧扣课文,通过浏览批注的方法,理清课文内容;通过学生活动展开自学,初步从整体理清课文结构,掌握文章要素。引导学生结合小说的特点分析文章,为后文展开深入探讨做铺垫。

    四、细读课文,解读“父亲”

    师:前面我们了解了本文的故事情节,这个环节我们深入课文的细节,认识“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看看作者是用怎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想通过“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传达出一种怎样的精神或思考。

    1.展示阅读任务。

    完成学习任务二: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细读课文,讨论下面问题,说说你是怎样看待“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

    (1)结合第一部分,讨论:

    父亲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从这部分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结合第二部分,讨论:

    在父亲准备造屋的过程中,有没有令你钦佩或感动的地方?

    从这部分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结合第三部分,讨论:

    在造屋的过程中,父亲的情绪是怎样的?有哪些体现?

    从这部分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阅读方法指导。

    师:要深入探讨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细致阅读课文。本文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写法,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和精神。

    阅读方法示例:

    (1)细读课文,用圈点的方法找出描写“父亲”言行、神态的词句。

    (2)结合上下文,写出表现“父亲”的心理或精神的词句。

    (3)讨论回答学习任务二中的问题。

    细节阅读示例:

    (1)父亲的言行、神态及其表现的心理或精神。

    ①“总觉得”:表明父亲要强、有志气、不甘人后。

    ②“父亲要了个板刷在脚上沙啦沙啦地刷”:动作描写,用拟声词表现出父亲朴实敦厚的性格特点,也表现了父亲吃苦耐劳的品质。

    …………

    (2)讨论问题,准备发言内容。

    ①父亲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分析:在“我”跳三级台阶还很危险的时候,父亲就开始“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从第8段中“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一句可看出,父亲要强、不甘人后的精神促使他产生这种想法。

    …………

    3.完成学习任务。

    根据上面的细读课文示例,同学们自主完成该示例中打省略号的未完成的部分。

    (生细读课文,圈点批注后展示交流)

    4.分析父亲形象。

    通过细读课文,讨论交流后,你觉得文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回答交流)

    预设 示例一: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示例二: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还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师小结:通过分析文中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文中的父亲是一位吃苦耐劳、倔强能干、不甘人后、执着追求、谦卑质朴的农民父亲。

    【设计意图】

    本环节紧扣小说中心人物,深入文本,细致阅读。以任务二为总起,后面用小问题分解深入,并从人物的言行等方面具体分析人物形象。用任务推动教学过程,具体指导细节阅读方法。最后通过一个问题归纳对父亲的认识。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分析人物,解读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五、品读“台阶”,探讨主题

    父亲一生要造有高台阶的新屋,但是造成后,父亲却“若有所失”。你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预感到这个结局?你觉得作者安排这样的结局是要表达什么主题?

    1.展示阅读任务。

    本文以《台阶》为题,“台阶”在父亲的生命中意味着什么?再读课文,找出具体的语句,我们一起来探讨下面的问题。

    完成学习任务三:小说主题探讨。

    (1)结合第一部分,讨论:“有高台阶的新屋”对父亲来说意味着什么?

    (2)结合第二部分,讨论:“别人家高高的台阶”对父亲来说意味着什么?

    (3)结合第三部分,讨论:“九级台阶”对父亲来说意味着什么?

    (4)结合第四部分,讨论:“九级台阶”完成之后,父亲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生勾画批注,发言交流)

    预设 (1)“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有高台阶的新屋”对父亲来说意味着高地位,受人尊敬。

    (2)“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别人家高高的台阶”对于父亲来说是受人尊敬的象征,使他羡慕,于是不甘低人一等的他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而正是因父亲对受人尊敬的需要使他产生了希望和理想,“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也就成了父亲吃苦耐劳的动力源泉。

    (3)“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而父亲自己却熬不住,当天就坐在台阶上抽烟”,“九级台阶”对父亲来说意味着漫长的准备、艰苦的劳作、建成的喜悦与希望的失落。

    (4)父亲的情绪从建成后的喜悦转变为困惑与难过。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2.分析“台阶”意义。

    我们再来看看“台阶”在父亲的人生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生结合具体语言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明确)

    三级台阶——父亲的理想从“三级台阶”起步。

    高高的台阶——父亲吃苦耐劳的动力源泉。

    九级台阶——父亲理想的勋章,人生的巅峰。九级台阶又让父亲从幸福的云端回到凡间。

    3.具体问题探究。

    文章结尾说“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你觉得这是父亲“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的全部原因吗?说说你的看法。

    (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师生一起归纳)

    预设 父亲这种颓唐的表现,不仅仅是因为父亲老了。作者在小说结尾,在父亲愿望得到实现的时候,却写了父亲的颓唐。小说出人意料又令人感伤的结局,引发读者对物质理想与精神追求错位现象以及人生使命的各种思考。物质生活的改善可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然而物质生活的改善并不等同于精神生活质量的同步提升。怎样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实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呢?

    因此,文中的父亲虽圆满地实现了改善居住环境的生活愿望,但他却感到既困惑又难过。父亲的失落感不仅来自自身的衰老,更来自人生失去了方向,他发现自己没有精力和勇气再次出发了。

    4.概括文章主题。

    结合对整篇课文的理解,你认为小说通过父亲这一形象表达了什么主题?

    (生讨论交流,师指导,不要求答案完整,有自己的看法即可)

    预设 父亲辛苦一生,劳动就是他的生命。在父亲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意味着创造,意味着收获,意味着生命的价值。一旦不能劳动,就感觉失去了一切。父亲的形象代表了觉醒的农民,他们不仅要求物质上的温饱,而且在精神上,要求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父亲渴望得到人们的尊重,获得更多认同,但他又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自己觉得台阶低,按照习俗认为造高台阶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新屋落成后,他坐在高台阶上,却失落地发现台阶并没有成为他与别人分享快乐的通道。

    “台阶”只是一个外在形式,“父亲”却用它来判断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之奋斗了一生。当父亲的物质理想与精神追求错位时,父亲感到不自在,感到空虚,这是本文想要表达的主题,更是作者对现实中父辈们人生价值的思考。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以老师引导为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文本出发,深入探讨父亲的精神及小说塑造父亲这一形象的目的,进而探讨本文的主题。在具体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达到必要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

    台阶是居屋空间高度的一个象征符号,是乡间人们心中一个陈陋的意识——台阶高,标志地位高,所以台阶低成为父亲的心病。父亲想要造有高台阶的新屋,最后却对高台阶感到“不自在”。高台阶破坏了父亲的生活平衡,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需求,以及渴望受人尊重的情怀。

    文中的父亲形象让我们多少有些沉重,从凄楚心酸中走来的父辈,让我们心潮难平。他们的愿望在我们看来并不精彩,甚至过于平凡、普通,但他们活得实实在在,他们身上特有的那份自尊和坚韧,恰恰是构建人生重要的支柱,值得我们一生学习。

    2.作业布置。

    (1)在生活中去认识你的父亲,去关怀、爱戴自己的父亲。

    (2)观察你身边为了能生活得更好而做出努力的那些人,无论父母亲人还是同学朋友,体会他们的希望和追求,写一篇短文赞美他们。(200字左右)

    (3)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推荐:苏童《父爱》、梁实秋《代沟》、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