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 页数:6页
  • 字数:约 4080 字
  • 大小:549.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老余工作室
  • 与朱元思书教案

    【教学目标】

    1.根据阅读提示和注释整体把握文意,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品味“奇山异水”,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大屏幕展示富春江山水美景视频)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富有神奇的魅力,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元代的李桓曰“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与朱元思书》,跟着吴均一起游览富春江……

    (板书:与朱元思书 吴均)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入课文,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检查预习,诵读美文

    1.预学展示,走近作者

    2.仿例诵读

    听配乐示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听清句子的停顿。同学们仿照示读放声自由朗读。

    (1)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

    缥碧(piǎo) 湍急(tuān) 夹岸高山(jiā)

    轩邈(xuān miǎo) 泠泠作响(lnɡ) 嘤嘤成韵(yīnɡ)

    鸢飞(yuān) 戾天(l) 窥谷忘反(kuī)

    横柯上蔽(kē) 有时见日(jin)

    (2)读出节拍。

    师点拨:这篇骈文基本上由对偶句和四字句组成,读时要注意它的节奏,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有时我们可通过它的音节读出有些句子对偶的特点,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等。

    (3)读出韵味。

    本文多用四字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文章节奏,为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做铺垫。

    三、以言带言,疏通文意

    借助注解和相关资料把课文通顺地译成现代文。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重点强调下列句子的翻译。

    课件出示: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译文: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文: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

    【设计意图】重点语句检测,看学生对课文的翻译是否准确到位。

    四、品水析山,分析手法

    1.品“奇山异水”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本文的总体结构。

    预设 本文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来写的。先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来进行概览性的总写,接着分写山、水之奇异:先写异水,再写奇山。

    师:说到“奇山异水”,文中的哪一部分写“异水”?这水又异在何处呢?

    (生交流讨论,点生作答)

    预设 第2段写“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说水都是浅青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说明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四句突出水之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这两句突出了水之急。

    师:文中哪一部分写“奇山”?这山又奇在何处?

    (生交流讨论,点生作答)

    预设 第3段写“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写树之“寒”反衬山之“奇”,以“竞上”“轩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形)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清越的泉声、悦耳的鸟声、凄切的蝉声、凄异的猿声,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寓视于听,以动写静。(声)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可算作文章的补充,补写群峰中林深叶茂以突出作者的喜不自胜、流连忘返。可见山之奇。(色)

    2.析写作手法

    师:本文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景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生交流回答,师小结)

    预设 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声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视觉:“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为我们描绘出在“天”这个广阔背景下的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既写出了富春江江水随山形而曲折变化,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师:本文详略处理适宜,动静结合摇曳多姿。请你简要说明。

    预设 详写“山”,略写“水”。写山水动静结合又有变化。写“水”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详写动态、略写静态。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品读文中山水之美景。先逐步分析“奇山”“异水”的特征,再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大大降低了学生品读的难度,让学生更易于理解文章内容。

    五、由景到情,知人论世

    这是一封书信,写的是山水美景。中国历代写景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从作者只言片语的议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生讨论作答,师引导小结)预设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表现了作者醉心于大自然的闲适、怡然自得。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作者在这幽静、安闲、纯净的大自然的怀抱中,感情也得到了升华,山水的美荡涤了身上所有世俗的尘埃,所有的争名夺利和忧愁烦恼全部烟消云散。由景生情,因景明志,这是作者心弦上弹奏出的心音、情韵,既从侧面衬托出富春江山水的巨大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和对官场政务的厌倦,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怀。

    师小结:六朝山水画家宗炳认为,观山水的目的在于“澄怀观道”,澄怀方能观道,观道适以澄怀。本文作者以澄澈空明的心境来看待山水世事,内心便映照出自然的情韵,自己也就有了悠然自足的人生态度。

    【设计意图】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追求自由、寄情山水、避世退隐的情趣。

    【板书设计】

    【设计亮点】

    这篇课文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文中蕴含着大量美的资源,如语言美、景色美、意境美、情感美等。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