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风筝》说课稿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风筝》说课稿

  • 页数:6页
  • 字数:约 4205 字
  • 大小:33.05KB
  • 格式:.docx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南域PPTer
  • 《风筝》说课稿

    一、说教材

    《风筝》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贾平凹。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刻,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做风筝和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束无拘的快活,也写了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中表现童趣,是这篇课文的一大特色,孩子们心理变化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而开放式的文章结尾,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认知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局限性,对于阅读理解的深刻程度还有所欠缺,对于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文中描写的事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角色体验的形式品读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词句,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风筝》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憧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并尝试运用。

    2.通过学生自能学习课文内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初步体会“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较好地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

    五、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本着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教学中我通过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词析句法,角色转化等方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个性化表达能力,力求达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二)学法

    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学习“做风筝”部分,再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放风筝、找风筝”两部分的内容;通过有感情朗读的方法感悟文本,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逐渐由文字深入到情感深处,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学习课文,学会积累词句,为写作积累词汇,实现“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

    六、说教学流程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完成的,本课我预设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第二课时:感悟课文,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风筝 蝴蝶拔几根 幸福 托着 垂头丧气 半圈

    树梢 歇一歇 千呼万唤 踪影 磨坊

    2.这课文写出了作者童年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快乐的情景。这节课让我们细细体会其中的快乐。(板书:风筝)

    (设计理念:由回忆放风筝的情景,引入课题,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勾起了他们美好的回忆,再次感受放风筝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构建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培养学生在面对新知时,能主动寻找其现实背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圈出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四年级的学习要求:“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环节主要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这些方法,指导今后的学习。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指导朗读: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

    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4.学习第4自然段

    (1)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2)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4)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伤心。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做风筝时的快乐心情,初步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为下文的自能阅读文本奠定基础。)

    5.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这一环节是在总结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通过自学,找出重点词句,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伙伴们的心情变化。这一部分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得。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4)想象写话

    a“我们”找到了吗?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b全班交流

    c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说的内容写在纸上。(提醒写字姿势)

    d全班交流。

    (设计理念: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文章开放式的结尾,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是很难得的练笔内容,同样是语言训练的延伸,给了孩子们更大的空间去想象,在这里让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续写文章,把所想的变成文字抒发出来,从想到说到写,练笔变得有梯度,为以后的成篇成文作铺垫,同时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在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