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

  • 页数:17页
  • 字数:约 19527 字
  • 大小:91.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天皓PPTER
  •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

    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实践的含义。

    ○实践的构成要素。

    ○实践的特点。

    ○真理的含义。


    ○真理的基本属性。

    (2)理解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

    (3)运用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为什么说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列举生活实例,根据有关原理,论证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多元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真理论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2)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提示与建议:例如,过去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历程,当前尚未破解的自然之谜和新出现的社会问题。讨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追求真理的信念与坚持实践标准相统一,就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撰文:《实践论》读后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提纲

    框题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2)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框题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概念。

    (2)真理与谬误。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具体的。

    (2)真理是有条件的。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主体的限制。

    ○认识客体的限制。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的延续性。

    ○认识的基础——实践的不断发展。

    (3)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践在发展。

    ○真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超越自身。

    (二)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1.本课的逻辑结构

    第五课讲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人能够通过意识认识世界,这一课紧接着就要分析人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根据课程标准,第六课的内容设计为两个框。

    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理解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实践中来。本框分为两个目。

    第一目,实践及其特点。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实践的定义——实践的两层基本含义——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实践的三个特点。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本框设计了三个目。

    第一目,真理是客观的。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真理的定义——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第三目,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本目旨在让学生懂得,实践是不断向前推进的,人的认识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人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一目,实践及其特点。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个探究活动列出三种观点,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比较三者的不同之处,从中谈谈自己对于实践概念的理解。这一探究活动有难度,希望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分析。最后让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与动物的活动有着本质的差别,实践活动不是理论的活动,也不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观念的活动,而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目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研究活动,主要是为了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工具等手段,同客观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改变,从中获得对于事物的认识。在品尝西红柿等的过程中,人们借助于“品尝”这样一个实践活动,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对于西红柿等的认识。从这一事例中让学生体会,人的正确认识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个探究活动引入恩格斯的一段话。第_句话可以由教师告诉学生,认识是从实践中取得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推进认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二句话,物理学和力学的发展也是依赖于工业、农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因此,古代天文学、力学和数学都是在实践需要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些只要求学生作大致了解即可,不需要深究。

    第三个探究活动,引《庄子齐物论》中“是非莫辩”的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家通常用与“非”相对立的“是”来表述事物的真理性。认真阅读这段话,让学生讨论,在你我之间是否能够判断是非,请一个第三者来是否可以判断是非。判断是非的标准应该是什么,联系实际生活,并列举相关事例来说明。

    第四个探究活动,以学成归国的博士回到草原为例,说明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应该为实践服务,应该回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和运用,认识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可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加以分析和说明。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一目,真理是客观的。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个探究活动引了实用主义者詹姆士的观点。詹姆士认为有用的就是真理,他的说法对吗?帮助学生分析詹姆士的真理观有什么错误。第二问让学生分析并理解,只有那些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才能够被称为真理。正确的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为什么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以欧几里得定理的发现为例,旨在告诉学生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范围和过程来说的,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超出了这一条件和范围,真理在向前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材料中列举的欧几里得定理,就是这方面的实例。

    第三目,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旨在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因为认识主体条件和客体条件的限制,使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让学生自己讨论,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第二个探究活动,引入人类历史上对火星的研究和认识过程,旨在说明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让学生领会到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门题分析

    1.实践的基本特点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例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战士打仗等活动都是实践。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实践是由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工具)和实践的对象(客体)所构成的现实的感性活动。这种活动是为人们所感知的物质活动。实践的结果是存在于主体意识之外的客观现实,也是可感知的。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实践作为感性活动,是以感性实体(作为有血有肉的个体主体)同感性实体(客体)发生实际的关系,以同感性对象相同的方式作用于感性对象,因而它同感性对象一样,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所达到的水平受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制约和支配。可见,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它与观念活动、认识活动是不同的,具有直接现实性。

    第二,实践是人类自觉的能动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区别于动物的特殊能动性,即自觉能动性。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人们在行动之前就已有了确定的目的,并根据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制定计划、方案、办法等,然后才去付之于行动,给客观世界打上人的活动的印记。而动物的活动,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外界的某些变化;但它是无目的的,也不能预见其活动的结果。如蜜蜂筑巢、蜘蛛结网,是为了它们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的本能活动。实践的能动性还表现在自觉地运用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成果去指导实践,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东西,以满足主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与旧唯物主义不同,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实践不是抽象的彼此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和社会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一般来说,实践是人们社会性的活动、个人的实践活动,虽然具有单个人的性质和特点,但仍然离不开社会,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离不开共同的协作。实践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历史性。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实践主体的能力和实践的手段达到的程度、水平,以及实践活动的范围、规模和方式等,都受着历史条件的制约,都是历史的产物,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实践的客观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同时又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一,人类求索真理的历程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真理的历程,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才能认识世界,获得真理。第二,人类求索真理的历程是人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的历程,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地检验认识、发展认识,把已经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推向更高阶段。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突破这一重点,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发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从实践出发,认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再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从认识的发生可以看出,人的认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而对于有认识能力的人来说,人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仍然是由实践决定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首先让学生理解“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的观点。为什么真理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为什么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真理性认识会转化为谬误?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和方法,有相当太的难度。因此,“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突破这个难点,建议教师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运用感性的、形象的事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不顾过程的推移,真理也会变成谬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提出“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里所说的“造反有理”是指“人民要求解放是有道理的”,它是真理性认识,是正确的。20世纪60年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的大旗,要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义的反,这样的认识就是谬误,是反动的。离开一定的历史范畴,就无法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第二,引导学生自己列举社会生活或学习生活中的事例,从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来说明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引领提升,使学生列举的事例与抽象的哲学道理能够相互印证。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人类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有没有本质区别?

    教材第42页引用了杜威的实践观点。“杜威认为,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

    分析这个观点,首先要正确理解实践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马克思主义指出,站在彻底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理解人和人的实践活动,不是要把人降低到动物的水平,把人的活动归结为动物的自然活动。人是社会性的物质存在,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实践活动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最高级的、社会的物质运动形式。”(选自: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具有自主性,二是实践具有创造性。

    实践具有自主性,这是实践同动物本能活动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践的自主性表现在,人通过实践活动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从而使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动物的活动虽然也是“客观”的活动,但它不是实践.原因就在于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使其为自己所用。因此,动物不能因为自己的活动而使自己成为自主性的存在。

    实践还具有创造性,这也是实践同动物本能活动相区别的又一重要标志。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对世界的这种改变本质上就是创造。没有创造,就不会使地球变成今天这样能够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同样,没有创造,人类社会就不会向前发展。而动物只能利用自然界现成的东西,适应自己的需要,不能通过改造世界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可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创造新的物质对象。

    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共同体现了人和社会的主体性特征。在实践中,人按照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事物,把它塑造成适合于人占有和利用的形式,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同时,人在实践中自觉地把自己和自然界区分开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就具有了主体意识。对于这一点,动物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它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的本质区别。

    2.人的认识是来源于实践,还是来源于物质世界?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人的认识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科学研究,都是围绕实践的需要进行的。人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过程中发生的。人们在变革客观事物时,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反映到人脑中才形成了认识。因此,认识离不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反映的内容都来自于客观物质世界。但是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和现象不会自己跑到人脑中来,让人们去反映它、认识它。人们只有在变革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同客观事物发生作用,才能获得对它的认识,并使这种认识不断完善。因此,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只有通过实践,客观事物成为人们改造的对象,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被改造着的客观事物才真正构成人们认识的源泉。

    3.如何全面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怎样判定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怎样来区分真理和谬误?这就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几千年来,对什么是真理的标准,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这才真正解决了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问题。

    教材第45页指出:“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

    正确理解教科书上的这一段论述,我们要这样把握以下两点。

    第一,任何主观标准都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个人的认识、权威的观点、多数人的意见不能用来检验认识;同样,被实践证明其科学性的理论,也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科学理论所反映的规律是普遍的,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具体的。科学理论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因而它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获得成功。但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否获得了成功?不能靠理论本身来检验,而要靠实践活动的结果来检验。

    第二,客观事物也不能回答认识的正确与否。只有实践,能够把主观、客观联结起来加以对照,指导实践获得成功的认识,是正确认识,是真理性认识;否则是错误认识,是需要修正的认识。我们在前面所说“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与教材上“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都是这个意思。

    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真理是因为“有用”而“真”,还是因为“真”才“有用”、?

    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反映是真理;与客观对象不符合的反映是谬误。

    在价值论中,“有用”是指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的主观需要。价值是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人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一种事物或现象由于其具有的一定属性或性能,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于主体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有用”的,即有价值的。反之,如果不能满足甚至妨碍主体的需要,对主体具有消极的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无用”的,即无价值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因而它是“有用”的。

    但“有用”却不一定都是真理。因为人的价值观不同,人们的价值评价标准,即“有用”的标准是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以“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为评价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根本标准,因为人类根本利益与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所以在这样的价值观中,有用性与真理是统一的。例如,元素周期表是“有用”的,也是真理性认识;万有引力定律是“有用”的,也是真理性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有用”的,也是真理性认识;等等。但是,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剥削阶级价值观,他们以一己私利或极少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有用”与“真理”往往相脱节。例如,“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命题对美国政府是“有用”的,他们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获取了巨大的石油利益。随着战争的进展,布什政府不得不承认“在伊拉克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时,曾经是战争借口的“有用”的命题就沦为彻头彻尾的“谎言”,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

    运用以上观点分析教材第46页引用的实用主义者詹姆士所说“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一说,可以得出:“它是有用的,因为他是真的”和“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两个说法是不同的,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强调客观评价标准,是正确的;后者以主观需要为唯一评价标准,是片面的。

    5.如何理解“认识在‘循环往复’中的前进与发展”?

    教材第49页引用了毛泽东的名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的这段名言准确概括了认识在“循环往复”中的前进与发展。

    第一,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制约认识的条件包括认识主体的制约,即人的实践水平、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制约人的认识;还包括认识客体的制约,即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发展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些条件的制约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第二,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是因为,认识的主体和对象都是无限发展的。从主体的无限性看,人类是世代延续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从认识对象的无限性看,物质世界的广度是无限的,每一具体事物的深度是无限的。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螺旋式的前进和上升。因此,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四、教学方法建议

    (一)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3课时。

    (二)教学方法建议

    1.讲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同、理解并能够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重点知识。案例可以是教材上的,也可以由师生共同补充一些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的鲜活的事例,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加深对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建议采用以下具体步骤。

    第一步:案例导人。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副斗牛图,一副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斗牛图》,一副是现代斗牛的实际照片。通过对比,(参看“教学资源链接”中“实践出真知”的故事)由学生分析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从而引出新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二步:探究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袁隆平的事例和生活中的实例,讨论有关实践的含义和特点问题,教师作最后的归纳总结。结合袁隆平的事迹,可以提以下几个问题。

    (1)袁隆平是当之无愧的水稻专家,关于水稻的渊博知识是他生来就有的吗?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通过讨论这个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的结论是:袁隆平的水稻知识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袁隆平“乐而忘暑”地辛勤实践的成果。所以,实践才是认识的来源。

    (2)从无性杂交到野生的雄性不育系水稻“野败”的发现,袁隆平“乐而忘暑”地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的动力是什么?

    通过讨论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的结论是:“无性杂交是否可以创造新品种”的课题,DNA螺旋结构的发现,西方的遗传学研究成果,促使袁隆平继续研究自己的杂交水稻科学。所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无性杂交是否可以创造新品种?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如何得出的?

    学生阅读材料后,一定回答不能。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正是由于袁隆平用番茄、马铃薯、西瓜、南瓜做了几年的反复科学实验,才得出了“无性杂交不能创造新品种”这个结论。所以,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里需要告诉学生,科学实验的成功与实验结果的成功不是一个意思。如果实验结果失败,证明某种做法是不可以的,同样是科学实验获得了成果。

    分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就比较容易了。

    第三步:理例印证。

    请学生分组、分专题讨论,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2.讲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时,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合作式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列举、分析身边具体、形象的事例,印证“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观点,从而突破难点。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学习要有分有合,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归纳提炼,引领提升。

    3.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可以通过局域网BBS论坛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讨论,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三)探究活动操作建议

    探究活动1(教材第42页):“如何正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

    杜威认为,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没有本质区别。(参考“相关疑难问题

    解答”中“1.人类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有没有本质区别?”)

    费尔巴哈认为,理论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则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费尔巴哈的观点割裂了理论(认识)活动与实践的联系。他认为活动有两种:一种是理论活动,这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另一种是物质活动。他崇尚第一种活动,鄙视第二种活动,认为物质活动(即实践)是一种牟利行为,是一种“卑污的犹太人的活动”。所以,他认为真正的实践应该是一种理论活动。但是,理论活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离开了实践,人类就没有任何理论活动可言。

    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但他所说的“规定”和“改造”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不是物质性的活动。黑格尔的观点把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混为一谈,抹煞了二者的区别,否认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比这三个观点,进行分析,进而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观点的认识和理解。

    探究活动2(教材第44页):“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此探究活动引用了毛泽东的名言,第一个冒险品尝西红柿的人等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参考“相关疑难问题解答”中“2.人的认识是来源于实践,还是来源于物质世界?”)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用几个设问来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如,人的认识能不能从人脑中自己生出来?能不能从天上掉下来?能不能由客观事物自己跑到人脑中来?为什么不能?通过学生讨论后得出,当主客观相分离时,任何一方都不能自行产生认识。只有把主客观联结起来,让客观事物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人脑才有可能产生认识。因此,只有实践能够把主客观联结起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探究活动3(教材第44页):“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此探究活动引用了恩格斯的两句话,这两段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发展、科学的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在实践中遇到了新问题,产生了新要求,为了解决问题而研究探索的结果。无论是古代的天文学、力学还是数学,都是由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并不断向前发展的。

    可以结合学生已知的科学发明和发现的实例展开讨论。

    探究活动4(教材第45页):“‘是非’是否能够说清?”

    你认为是非能够说清楚吗?怎样才能说清楚?这个问题涉及真理标准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庄子的话归根到底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主观认识不能检验主观认识。任何人的意见都是主观的,所以不能以人的意见来检验是与非。由于庄子的认识的局限性,不能提出正确的检验标准。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以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才让我们找到了判别是与非的真正标准。(参考“相关疑难问题解答”中“3.如何全面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探究活动5(教材第46页):“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此探究问题是由一个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博士到草原养牛引出的,最终落脚点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这样的认识就毫无意义。因此,博士回国后去尼勒克草原养牛,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牧民实现共同富裕,才真正达到了认识的目的。

    探究这个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探究活动6(教材第46页):“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

    教材引用了实用主义者詹姆士的一个观点:“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是谬误。有用或无用,不是区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的“相关疑难问题解答”中做了分析。(参考“相关疑难问题解答”中“4.真理是因为‘有用’而‘真’,还是因为‘真’才‘有用’?”)

    探究活动7(教材第47页):“真理是不是永久的?不变的?”

    此问题是探讨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前面的“本课重点、难点分析”中介绍了一些突破难点的具体方法,可以供教师参考。需要对学生说清楚的是: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并不能否认欧几里得定理的真理性,它只证明了真理的条件性。欧几里得定理在平面上是正确的,但是在凹曲面或球形凸面上,就不正确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我们不能用凹、凸面上的结论来否定欧几里得定理在平面上的正确性,同样不能用它在平面上的正确性来取代凹、凸面上的结论。

    探究活动8(教材第48页):“我们为什么会遇到失败?应该如何对待失败?”

    此探究问题的核心是,要正确认识追求真理的过程性和反复性。教科书用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例子引入,导出问题:当我们遭遇失败时怎样看待已经获得的认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应该怎么办?对这个问题,俄罗斯“进步一47”货运飞船和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已经是很好的回答。“哥伦比亚号”的失事并没有使各国停下向太空探索的步伐,人们在继续向新的探索和研究领域进发。教材第49页的探究问题与这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的,因为探究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挫折,不怕困难,再接再厉,不断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关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参考“相关疑难问题解答”中“5.如何理解认识在‘循环往复’中的前进与发展?”)

    五、教学评价建议

    (一)评价方式建议

    1.对每位学生学习“实践及其特点”后设计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进行评价。

    2.对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动力、检验标准、目的”的不同角度谈自己真实的体会和感受作出自我评价。

    3.对收集反映实践重要作用的案例进行交流。

    (二)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一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思考提示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3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新理论。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

    2.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的知行观是“行可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请用所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道理分析王夫之知行观所含的合理因素。

    思考提示

    王夫之知行观的哲学含义是认识依赖于实践。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获得认识,但是认识不能代替实践,实践才能使人们的意图获得成功。事情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力行,实践能使人的认识获得客观效果,而认识本身则不可。上述观点的合理因素是:在知与行的矛盾中,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知行统一的基础。

    3.“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

    思考提示

    (1)马克思这段著名的论断是说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也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2)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生理素质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知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基于非典型肺炎防治的需要,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集中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的知识与技术手段,对SARS病毒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2003年5月27日武汉大学宣布: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研制出抗击SARS病毒侵人细胞的多肽药物。经科学实验证明,它可以阻断SARS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具有预防和治疗两种功效。武汉大学在世界上率先找到抗SARS药物,这对中国科技工作者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观点?这些观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思考提示

    (1)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2)应防治非典型肺炎的需要而进行科学研究,通过科学实验获得正确结论,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基于非典型肺炎防治的需要”、“集中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研究,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的知识与技术手段”,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经科学实验证明,它可以阻断SARS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具有预防和治疗两种功效”,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列宁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思考提示

    列宁的观点,正确地说明了对真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会抽象地理解真理,使真理变成谬误。

    (1)真理是有条件的,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抽象地谈论真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质规定的综合,片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3)真理是历史的,是一个过程,静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4)真理是具体的,即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不因人而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真理客观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反对抽象地谈论真理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真理观。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吗?

    思考提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真理是客观的。

    六、教学资源选辑

    1.实践出真知

    相传唐朝名画家戴嵩善于画牛。他精心绘制了一幅《斗牛图》,被人们视为珍品。一次,藏画家把这幅画拿出来晒,恰巧被一个牧童看到了,牧童不禁哈哈大笑。藏主问他为什么发笑,牧童答道:“牛在角斗时,尾巴总是夹在两腿中间,绝不会翘起来。这画上的牛尾巴翘得像一根竖起来的棍子,叫人不由得发笑。”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不能离开社会实践。戴嵩是一位画坛高手,但他对牛的习性的了解,还不如一个小牧童,因为他没有深人观察牛的习性的实践。中国古语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马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生活在19世纪美国的摩尔根,为了撰写研究原始社会的《古代社会》一书,早在青年时期就多次探访印第安人的住地,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与印第安人交朋友,频繁往来。为了取得对印第安部落社会更深一层的认识,摩尔根后来干脆当了印第安民族易洛魁人的养子,成为这个部落的一个成员。这样,就使他得以了解印第安人不向外人透露的习俗和仪式,了解他们的经济、社会组织、婚姻、家庭、艺术和宗教等,掌握了极其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他还到美国和欧洲其他地区旅行、调查,最终以极为翔实的材料写成轰动一时的《古代社会》一书。

    2、乐而忘暑

    2004年是世界水稻年,我国袁隆平和非洲水稻专家蒙蒂琼斯博士获得“世界粮食奖”。世界粮食奖设立于1986年,由总部在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市的世界粮食奖基金会每年颁发一次,授予“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粮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此奖被看作是国际上在农业方面的最高荣誉。

    在2004年3月举行的“世界粮食奖”发布仪式上,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主席肯尼斯’奎因表示,在今年联合国国际水稻年授予两位水稻科学家本年度世界粮食奖尤其显得重要,因为稻米目前是世界大约30亿人的主要食物,而这两位科学家“为大大提高亚洲和非洲亿万人民的粮食安全取得了突破性的科学成就”。

    然而,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时,没有考虑过这些。科学研究和发现发明是一名科学家最为快乐的事情,袁隆平为了研究杂交水稻,简直到了忘我的境界,总是在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下田,真可谓是乐而忘暑。

    人们常说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而独具慧眼的袁隆平在农业研究中找到了快乐。过完74岁生日,是享福的年纪了,他却仍然和年轻人一样天天下田。他所有的快乐仿佛都来自稻田,乡土的味道和稻穗的喷香总是让袁隆平流连不已。“我每天都要下田,要是哪天没有去就觉得吃不下饭,总觉得什么事情没有干。”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偏僻的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开始了一段奇特而又充满快乐的科学之旅。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什么都学苏联,政治“一边倒”,连科学研究也“一边倒”,农业科学迷信苏联科学家米丘林、李森科的学说。袁隆平被他们误导了好多年。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课件教案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