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4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4篇

  • 页数:9页
  • 字数:约 6724 字
  • 大小:60.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曼达林演示
  •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4篇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一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有余数除法的内容。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的重、难点是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明确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这两个大知识点进行教学,至于竖式的教学,我想只要学生能较好的掌握余数的含义以及它与除数间的关系,这一内容学生知识不难掌握。

    2.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②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③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④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一)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自主操作、体验感悟

    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新知,我设计了一个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

    2、反思交流、应用提高

    让学生通过帮助小朋友分糖葫芦的环节,体会在生活中遇到有余数的情况,然后通过练习生产中遇到有余数除法的一道习题,引导学生用竖式来表示除法家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突破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通过实际动手发现余数,并在创设的情景中感受到余数问题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然后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让学生探究与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三、教学流程

    为了能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巩固新知,体验快乐”三个教学环节。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习了整数的除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新课之前一定要对这复习,为下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识,技能,经验和心理上的准备。

    我利用复习导入,“用15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能摆几个三角形?”让学生知道此题可以转化为“18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从中复习除法的意义。然后如果15根小棒每4根摆成一个正方形,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2、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此环节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意义,会正确用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1)学生操作:帮助小朋友分10串糖葫芦给自己和自己的两个朋友(2)学生展示:学生可以每个人分3串,还剩一串(3)全班交流:请学生分别说一说分的过程,明确余数的产生的意义。然后接着让学生做一道生产中遇到有余数的情况并列出竖式,进一步体验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最后依次列出用60、62、66个羽毛球来装,可以装多少筒还剩多少个,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观察黑板上几个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大胆猜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学生一般都会得出:余数﹤除数。

    3、巩固新知,享受快乐

    这部分我安排了课本中的一些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共同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二

    早在上世纪中叶,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针对当时中国教育界普遍存在的“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死教育”现状,提出了“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活教育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目标领域”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创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分析,不难发现活教育思想与当前实践的新课程之间存在着“貌离神合”的密切联系。鉴于这样的认识,我以活教育思想为理念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实践原则,努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探索出一条“活教、活学、活用”的新课程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是:以活教促活学,以活学促活用,活教、活学、活用合一。在《有余数的除法》一课的设计中,我就力图体现这一模式。

    《有余数的除法》是一节起始课,本节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有:理解余数的意义,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明白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原因

    据此,结合“活教、活学、活用”的教学思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理解余数的意义,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明白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原因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学习习惯。

    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的意义,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明白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原因

    为了很好地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体现活教育思想,我将本节课设计如下:

    一、游戏引入,体现活教

    课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的环节:出示21个圆,让学生说圆的序号,不论说哪个圆的序号,老师不看大屏幕就能说出这个球的颜色,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活教又活学

    新课的教学知识点,包括余数的认识,有余数除法竖式列法,从中还要对余

    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有所感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都作了很好地统一。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教学的开放性。当学生会计算94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思考10、11、12、13、14、15、16、17、18、19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又该怎么分?思考得出结果。再通过对结果的观察发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学得主动而兴趣盎然。

    三、知识的应用体现“活用”

    在课的最后,我再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想一想课前游戏时老师是怎样来猜圆的颜色的,学生明白是运用了余数的知识,真正地把知识用活了。

    总之,在“活教、活学、活用”思想的指导下,我努力想把《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教活了,让学生也学活了,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因为我明白只有教师教得活,学生才能学得活;只有学生学得活,学生才能用得活;只有活教、活学、活用合一,才能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当然,由于对这一模式的教学还在尝试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一教学模式将是我今后不断地追求。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三

    一、说教材:

    “有余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的知识。本单元知识可分为两块:一是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竖式计算及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一是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除法试商的基础,一位数除多位数的试商中,大量用到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所以本单元知识非常重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进行除法的计算。

    二、说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要让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了余数的由来;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理解竖式的含义。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我将教材略作变动,例1和例2合在一起。在学生自主摆小圆片的过程中,必然会得到两种结果:一是正好摆完没有多余,一是摆了若干堆后有多余。通过两种结果的对比,学生理解了余数的产生是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感悟了余数产生的意义。除法竖式的意义也是较难理解的知识之一。我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作为例题进行讲解,在小圆片的帮助下,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

    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媒体,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学法:

    1、观察、比较、发现的方法: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摆法得到的不同结果,然后进行比较进而发现余数,从而建立余数概念,不仅准确,而且学生印象深刻。

    2、合作讨论的教学方法:如今的课改相当重视学生建的合作与交流。我在引导学生进行新知探索时适当采用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合作与交流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协作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感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学会除法的笔算。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除法的笔算

    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及除法竖式的意义

    教学准备:小圆片,简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吃鸭肉吗?(喜欢)你们吃的鸭子是从那来的,(是妈妈从菜市场买回来的)。有一个买鸭的老板,他把32只鸭子排成5排,但他不知道每排可以排多少?我们来帮帮他好吗?

    二、探究新知。

    师接着问:你打算怎样摆这些鸭子呢?拿出小圆片,摆摆看。(生自由动手摆)

    给学生自由摆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摆,每堆几个,摆怎么样的图案。虽然花费的时间较多,并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和发现,但这样就赋予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权利,产生思维的碰撞。在摆设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正好分完和出现多余两种情况。学生就深切地感悟到了原来在生活中分东西时,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啊!如果规定了每堆的数量,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沿着老师铺好的路走下去了。这样一来,课堂的调控权就掌握在教师手中。

    三、知识应用。

    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练习题。

    在下列方框填写适当的数

    133=□□

    476=□□

    四、总结评价。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这样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总结,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更丰富、更全面,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教得轻松自如,适时点拨,比较好地起到了一个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四

    一、说教材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惊醒教学的,是对除法竖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从乘法口诀中求商,学生较难理解。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掌握这样一个知识跨度较大的内容,是有些困难的。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理解“余数”这一基本概念。

    2、能力目标: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以后还有余数的情况。会读,会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情感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的应用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及逻辑推理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确定了以下教法、学法: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