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4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4篇

  • 页数:15页
  • 字数:约 11103 字
  • 大小:95.5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梁小A-PPT
  •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4篇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及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

    《圆柱与圆锥》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后一个单元的知识。教材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圆柱和圆锥的基础。


    而《圆柱的表面积》这个内容又是《圆柱和圆锥》这个单元中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面的旋转》了解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和认识了圆柱和圆锥及其基本特征后安排的一个具有探索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想象、操作等探索活动运用迁移规律把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新知识转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即圆的面积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另外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其它几何形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2、《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教材十分注重把学生的视野拓宽到自己生活的空间,注重以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习素材,使学生经历用观察、操作、想象、思考等多种方式探索图形的性质、运动、位置、度量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结合《圆柱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教学:

    ①通过想象和操作等活动,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理解圆柱表面积的的含义,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

    ②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能力训练: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

    (3)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在本课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它们是学习其它几何知识的基础,所以本课的重点是:探索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较为抽象,加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所以本课的难点是:理解圆柱侧面展开的多样性,将展开图与圆柱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并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所得到的长方形各部分同圆柱体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

    本课由于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探索的可操作性难把握。为了化解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结合学生的特点,我把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为:“以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为主体,以探索学习和合作交流为主线,以教师的引导点拨为副线,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即以教师的引导带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辅之以小组合作交流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等,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为教学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活动全面、全程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以及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总结出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运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强化,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及时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说学法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所以学生的学法以教师设计的多媒体演示为依托,以学生自备的圆柱形纸盒、长方形纸、剪刀等学具为载体,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以小组共同探索、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创设平等、自主、和谐的教学环境,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推理、概括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并学会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学会想象,学会与人交往。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个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突出《空间与图形》这个内容的教学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引新巧妙入境

    这个过程我用课件展示4个方面的复习内容:(1)我知道圆柱的特征是……(2)圆的周长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说一说,并用字母表示出来。(3)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吗?(4)我会列式计算解决问题(两个小题:一是计算圆的周长,一是计算圆的面积。)

    以上设计让学生逐题完成,通过个人汇报——集体评价的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掌握圆柱的特征,回顾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及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完全与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有关,为下一步探索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作好铺垫,让学生体验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前后连贯性。

    (二)设置悬念,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出本课的探究主题

    在此我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你想当设计师吗?”“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纸盒,这是我给大家准备的一个模型,现在我请大家帮助我设计一个和你手中的模型一样的圆柱形纸盒,你能告诉我你需要多大面积的纸吗?”(让学生沉思一会儿后请学生起来汇报,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回答,慢慢引导学生理解这实际上是求圆柱的表面积,然后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对圆柱表面积的认识)“你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吗”(这样通过说一说让学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进而引出新课,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圆柱的表面积》”这样设计让学生明白探究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和探究方向,同时又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动手操作合作研究汇报交流发现联系总结方法

    1、动手操作。“你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个什么面吗?你能想办法让它成为我们认识的图形吗?请你用手中的长方形纸、剪刀动手做一做,试试看”

    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尝试,教师进行巡视、引导和点拨,让学生想办法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或者用长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的侧面,让学生明白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获得直观的感受。

    2、合作研究。“你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什么图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呢?请你和你的同伴说说看”

    这是让学生明白用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也就是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形成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得到平行四边形,在什么情况下得到长方形,在什么情况下得到正方形。

    3、汇报交流。让学生把自己的展开结果展示给大家看,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所用的方法。同时又让学生明白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这样来化解教学的一个难点。

    4、发现联系。

    首先用课件演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刚才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现在我以电脑中的圆柱形为例同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课件展示展开后的图形“你们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成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这一过程是让学生明白,不管展开成什么图形,圆柱的侧面积是不会变的。

    其次,用课件把圆柱展开成长方形让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开展讨论交流:“你发现展开后的长方形各部分与圆柱体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了吗?请和同伴说说看。”然后再次引导学生进行汇报,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也就是圆的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也让学生感受到前后知识的联系,同时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学生理解了之后再用课件进行演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5、进行推理,总结方法。

    学生理解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后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吗?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因为有了上述的探究过程,学生很自然而然的就会概括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底面周长乘高,也就是圆的周长乘高。学生概括出公式以后让学生写下来,并读一读,用课件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思考:“要求圆柱的侧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呢?”

    接着出一道尝试题(课件展示):已知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求圆柱的侧面积。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和方法。

    6、归纳新知:“你现在知道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了吗?先自己写出你的研究结果,再和同伴交流交流,然后向大家展示你的成果,让大家分享你的成功”通过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全班汇报——课件演示来完成。(这一环节,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做到了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这样能够更好的突破难点。)

    7,及时练习:课件展示求圆柱的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然后全班评价,结合实际进一步理解求圆柱表面积的步骤和方法。

    (四)联系生活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这一环节是内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因而我设计的练习题在注重知识运用的前提下,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这一过程我安排了三道大题,都是用课件展示:一是填空题,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的特征、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二是两个图形题,分别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三是解决问题,有四小道,在内容上注意采取秩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这样即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又能兼顾大多数学生。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结合实际进行计算。

    (五)全课总结促进构建

    这是作为新课必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评价,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兴趣。结合板书,让学生说说本课学到的知识,并说出是怎样学到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二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第13-14页内容

    教学目的:

    1、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探究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学生通过触摸、观察、操作等多种方法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并能利用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利用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纸板做的大、小不同的圆柱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出示一个圆柱教具

    问:1、它有什么特点?

    2、它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侧面积S怎么求?

    练习1: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1)底面周长2.5米,高0.6米。

    (2)底面直径4厘米,高10厘米。

    (3)底面半径1.5分米,高8分米。

    二、学习新知

    师: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面?

    师:圆柱的三个面的总面积就圆柱什么?这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内容。并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师:1、怎样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拿出自己制作的圆柱,摸一摸表面积指什么,想一想怎样求?并自学课本P13页。

    2、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板书:S表=S侧+2S底

    S侧=Ch

    练习2:

    (1)圆柱的表面积一定比它的侧面积大。( )

    (2)圆柱的表面积等于( )加上( )的面积。

    (3)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5米,它的侧面积是();它的表面积是()

    三、解决问题

    出示:例3一个圆柱的高是4.5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课件演示)

    1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2反馈评价:

    (1)侧面积:223.14=56.52(平方分米)

    (2)底面积:3.1422=12.56(平方分米)

    (3)表面积:56.52+12.56=81.64(平方分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81.64平方分米。

    3 让学生质疑。

    4 师强调:答题过程的注意地方。

    5 小结: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可分成几步?

    出示例4:课本第14页

    a让学生独立尝试 指名板演。

    b学生交流练习结果(注意计算结果的要求)。

    c师生评议。

    师:在实际运用中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师强调:计算使用材料的用量时,为确保使用材料的充足通常都使用进一法,计算结果如果使用四舍五入法也许会出现使用材料不足的现象。

    四、巩固应用

    1要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50厘米,底面直径为3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2一个圆柱形油桶,高是5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铁桶,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我们在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六、布置作业

    1、课本第679题

    2、每课一练第8页训练二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三

    一、教材

    (一)教材分析

    《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2单元的学习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长方形以及圆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打下基

    础。是一节数学探讨课,与生活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圆柱体实物及相关课件;

    二、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精神。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认为运用活动教学形式,采取“引导-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因此,按小学认知规律从“具体感知-形成表象-进行抽象”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等系列活

    动认识形式,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答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3、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课件演示:圆柱体的侧面积)

    1、利用圆柱体模型的侧面展开图,引导学生概括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学生议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和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关系.

    (2)引导学生概括: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2、教学例1.

    (1)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独立解答

    板书:3.140.51.8

    =1.75l.8

    ≈2.83(平方米)

    答:它的侧面积约是2.83平方米.

    (2)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订正.

    3、教学圆柱的表面积.

    (1)教师说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比较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

    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

    4.教学例2.

    (1)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答

    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55=78.5(平方厘米)

    表面积:471+78.52=62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2)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指名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做,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讲解题方法.

    5、教学例3.

    (1)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2)教师提示:解答这道题应注意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这道题是求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实际上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题里告诉我们的“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计算时就是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3)水桶的侧面积:3.142024=1507.2(平方厘米)

    水桶的底面积:3.14

    =3.141010=3.14100

    =314(平方厘米)

    需要铁皮:1507.2+314=1821.2≈190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水桶要用1900平方厘米.

    (4)教师说明: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5)“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值时,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5或比5大的舍去尾数后向前一位进一,是4或比4小的舍去.

    “进一法”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4或比4小的舍去尾数后都向前一位进一.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所研究的例1、例2、例3都是有关圆柱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圆柱的表面积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什么呢?

    (同步教师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归纳:圆柱的表面积,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必须灵活掌握.如油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无盖的水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烟筒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生产中备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就是为了保证原材料够用.

    (四)随堂练习

    1、求出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低面半径是3.2分米,高是5分米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3、拿一个茶叶桶,实际量一下底面直径和高,算出它的表面积.(有盖和无盖两种)

    (五)布置作业

    1、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是2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多

    少分米?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四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柱的表面积》。下面我将从以下五点来介绍我对这节课的构思与理解。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及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以上述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想象、操作等探索活动,运用迁移规律把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这一新知识转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独立推导并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并能灵活运用求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收获,体会合作的愉悦。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由于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较为抽象,加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因此本课的难点是: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由于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探索的可操作性难把握。为此,我注重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