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法工作总结、“八五”普法中期工作总结素材汇编22篇
-
- 页数:130页
- 字数:约 65150 字
- 大小:112.08KB
- 格式:.docx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Inge设计
2023年普法工作总结、“八五”普法中期工作总结素材汇编(22篇)
目录平顶山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1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普法工作亮点综述5
延安市税务局“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8
商南县推进“八五”普法工作综述10
妇联组织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工作综述15
乐山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20
山阳县“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23
成都市新津区“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27
昆明市“八五”普法规划中期实施纪实31
安顺市政法系统全力推进青少年普法教育纪实36
成都东部新区“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40
成都东部新区“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44
六盘水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48
赣州市抓实“八五”普法工作纪实51
成都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54
焦作市“八五”普法工作综述58
陕西省“八五”普法工作综述61大兴安岭区各级共青团组织“八五”普法工作综述66
丹凤县“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纪实68
海西州“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72
甘肃省民委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综述77
浦北县“八五”普法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纪实79
法进万家润泽人心
平顶山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2023年10月30日)
“平顶山做得很不错,很多‘八五’普法经验对全省其他省辖市具有指导意义。”近日,省“八五”普法中期第六评估验收组来平开展实地评估验收,组长、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黄兴士充分肯定了我市“八五”普法成果。
“八五”普法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总抓手,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成功培育、创建了5个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6个全省法治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先进单位,10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1个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个河南省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个全省“八五”普法联系点2022年11月,我市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一、健全机制,扎实推进重点工作
健全机制,是常态长效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的有力保障。2021年12月9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平顶山市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2021年12月15日,平顶山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蓝图既绘,全面铺展。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每年制定普法工作要点,定期召开小组会议,研究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事项。我市将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建设总体部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责任目标管理、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考核。为全面压实普法责任,我市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市委巡察内容,为全省首创。市直各成员单位建立完善普法责任清单,落实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完善的机制,有效确保了各项重点工作的有序推进。我市着力普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等,开展“124”宪法宣传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宣传活动,持续推动法治观念深入
人心。同时,各级各部门深度参与。市纪委监委设置“纪律教育”板块,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参与党规党纪知识测试;市司法局、宝丰县司法局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普法办“党内法规专项答题”活动优秀组织奖;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803户,发挥“巾帼”力量,培养“法律明白人”1.6万余名,达成每个村(社区)5—8名“法律明白人”的目标。
二、建好阵地,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咱国家出了民法典,学法懂法心里明”在今年的马街书会上,全国“七五”普法先进个人、河南十大法治人物金素珍声情并茂地表演法治主题坠子书
《民法典照亮前路》,赢得台下观众拍手叫好。
依托中国曲艺名城、中国书法城等文化底蕴深厚优势,我市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法治文化资源,建好用好法治文化阵地,努力做好“三个一”,全面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着力下好法治文化阵地“一盘棋”。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基本实现市、县、乡、村全覆盖,每个县(市、区)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汝州市法治文化长廊等4个地方被命名为省级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叶县县衙等21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市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精心织密法治文艺创作“一张网”。《法治日报》“书法”系列活动走进“中国书法之乡”郏县,鲁山县组织开展“法治杯”全国征文、摄影大赛,宝丰县举办“书颂二十大法治伴我行”全国书法作品展,新华区、湛河区、石龙区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法治文艺会演、猜灯谜等活动,市纪委监委精心打造廉洁地标,不断完善廉洁文化建设体系。
——用力铆足传承保护创新“一股劲”。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发挥宝丰县马街书会、郏县三苏园、叶县县衙等历史文化优势,创作《忆屈原话廉洁》等法治文化作品,建好用好中原解放纪念馆等红色场馆,深入发掘我市红色资源中的法治文化。
同时,我市注重对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实施“三项工程”,分层分类分众开展普法工作。
——实施“领航工程”,每年组织开展旁听庭审活动,通过法治鹰城(法治政府)督导平台进行考核,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房国卫出席相关活动,推
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全覆盖。印发《关于建立平顶山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召开专题述法会议,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
——实施“强基工程”,推动建设“小橘灯”等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18所学校被评为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开展校园交通和消防安全专项普法宣传活动,举办专题活动1380余场,受教育群众68.4万余人次;聘任“法治副校长”,达成全市中小学全覆盖。
——实施“普惠工程”,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进工地”“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法润百企”、社区矫正法宣传等普法活动,分类分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三、创新模式,提高针对性实效性
“赵律师,您来得真及时,正好有些关于土地纠纷的法律问题想咨询您。”今年9月20日,叶县廉村镇沙渡口村党支部书记宋运卿拉着该村法律顾问赵孟尧的手激动地说。赵孟尧立即从专业角度出发,不仅详细解答了关于土地纠纷的疑问,而且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了关于分家析产、继承纠纷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以案释法工作,持续加强普法音视频供给,发动各方社会力量参与,探索“普法+”模式,提升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用好“普法+典型案例”,印发《关于加强以案释法工作的通知》,市司法局在官方网站开设以案释法专栏,上传180余期信息。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平顶山中院”微信公众号开设“鹰城说法”等专栏,推动各有关单位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中开展以案释法活动。
用好“普法+社会力量”,组建由130余名成员组成的市级普法讲师团和1000余名成员的普法志愿者队伍,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志愿服务乡村行法治教育进万家”“百名律师百场报告会”“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活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普法中的作用。
用好“普法+新媒体”,《平顶山日报》、平顶山电视台开设“法治鹰城”“小溪说政事”等法治专栏,“法治鹰城”微信公众号吸引1.87万余人关注,平顶山市位列全省职工法律知识网上答题活动第一名、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知识竞赛第二名、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普法知识竞赛第四名,13部作品在河南省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活动中获奖,市司法局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立足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在“八五”普法新征程上,我市将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心,以大力度、高标准、强举措推动普法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法治实践,不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为我市“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建设现代化鹰城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法暖黄河几字湾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普法工作亮点综述
(2023年9月8日)
八五普法以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瞄准时代发展新航向,找准普法宣传突破点,坚持以民需为导向,在“实”字上发力,推行沉浸式、精准式普法,让法治宣传接地气、暖民心;在“新”字上动脑,推行体验式、情景式普法,让法治宣传有活力、有灵性。精心打造了“法暖几字湾”普法新品牌,让和谐、稳定成为达拉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吹哨报到
让资源“融”起来
“把牢政治方向,夯实法治理念,推动全警主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不断提高公安机关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达拉特旗副旗长、公安局局长闫学军在“一把手”谈法治中讲到。
工作好不好,关键看领导。为将法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作为牵头抓总部门的达拉特旗司法局探索出“一把手”谈法治新路径,以此倒逼各法治建设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带动和引领全社会形成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的良好格局。
“只要有普法宣传的‘哨声’响起,我们就会第一时间与其他普法主体集合,围绕群众的法治需求,精准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牵头部门的‘哨声’,就相当于‘督促声’和‘提示音’,凝聚起强大普法合力。”提起联动普法,达拉特旗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郝治国深有体会。
正如郝治国所言,达拉特旗在普法宣传工作中,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做实了“联”字文章,并以“吹哨报到”的形式,努力让法治资源“融”起来,形成普法联盟,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独具特色的普法新产品,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法治。
“麦穗儿”普法就是达拉特旗司法局通过普法联盟,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依托,“研发”培育的普法新产品。其包含了“麦穗儿”普法志愿服务队、“麦穗儿”剧场、“麦穗儿”普法广播、“麦穗儿”志愿普法宣传车队等系列产品,并通过“四帮六进”的形式,将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化解等法治服务送到单位、企业、学校、农村等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注入活力
让法治“动”起来
近年来,达拉特旗司法局着力将普法形式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精心打造流动普法新阵地,让法治元素“活”起来,让法治宣传“动”起来,让法治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法治公交,让法治与你“同行”。在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有一条特别的公交线路,该线路上的公交车车身及内饰随处可见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法治内容,而且还辐射到了沿途的站牌、公园和小区。达拉特旗司法局持续在创新普法载体上出实招,将法治文化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让群众在出行的同时也能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
流动普法影院,让法治与你“同场”。“夏天休闲纳凉的时候,还能看上法治电影,尤其是暑假里的孩子们也能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法治的力量,非常好!”家住达拉特旗锡尼街道的居民李大姐一边说着,一边搬来小凳子和孩子们聚集在银屏前一起观看法治题材电影。
流动普法影院是达拉特旗司法局根据群众夏季休闲纳凉的特点,以公园、广场、小区为主阵地,为辖区群众量身打造的“普法新产品”。该“产品”一经推出,便冲上了“热销榜”,各街道、社区争相“抢购”。
普法大篷车,让法治“直达”心田。达拉特旗司法局针对辖区农牧业属性浓厚的特点以及农牧民法治需求现状,开启了“普法大篷车”新模式,下沉法治资源,采用“普法+调解”“普法+执法”“普法+服务”的模式,让面对面普法、点对点送法深入村居,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
萤火虫行动,让法治“照亮”美好。达拉特旗司法局针对农牧区法治宣传教育再打“创新牌”,巧妙地将法治元素通过反光贴粘贴到农用车上,让车灯照耀下的“法治”成为新农村亮丽的风景线。
创新发力
让宣传“嗨”起来
达拉特旗司法局坚持用活用好“实新”工作法,精心设计打造了一批诸如“法治夜宵”“法治游戏”“法治超市”等合民心得民意的“法治新产品”,让大家在休闲娱乐中就能实现轻松学法。
法治夜宵,让群众感受“吃出来”的法治。“傍晚逛公园的时候,我被‘法治夜宵’的活动深深吸引住了,经过‘品尝’后,浓郁的法治味儿更是给我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普法形式非常好!”达拉特旗居民刘女士感慨道。“法治夜宵”将人们休闲纳凉的广场、公园作为“营销”主阵地,通过宣传咨询、打卡留念、互动答题等形式,让老百姓感受到“吃出来”的法治。
法治游戏,让群众体验“玩出来”的法治。达拉特旗司法局在“法治夜市”“法治赶集”等活动中,专门设置了“法治游戏”环节,让群众通过“与法同行”“看图说法”“法治拼图”“法治百宝箱”等普法游戏,亲身体验“玩出来”的法治。针对未成年人,该局还推出了“法治趣味运动会”,以游戏和竞赛的形式播撒法治种子、传递法治阳光。
法治超市,让群众感知“买回来”的法治。“猪皮牛皮羊皮,夫妻共债不扯皮”“民法典知识心里记,关键时刻很给力”在达拉特旗易尚客超市里,充满趣味的法治顺口溜宣传牌,吸引着众多过往群众驻足围观打卡拍照。达拉特旗司法局利用超市人流量大、辐射面广等特点,在群众接触频率较高的点位设计普法宣传标语,让百姓在购物时感知到“买回来”的法治。
一个个“实新”普法产品,成就了“法暖几字湾”新品牌。达拉特旗司法局在推进八五普法进程中,勇打“创新牌”,紧盯普法重点对象,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普法宣传活动,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法润税心治显新颜
延安市税务局“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2023年10月25日)
自“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延安市税务局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工作与税收工作同部署、同推进,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活动,营造了全民学法用法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为全市普法工作高质量开展贡献了税务力量。
构建机制
落实普法责任
为做好“八五”普法工作,延安市税务局第一时间成立“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及时制发《第八个五年规划》等,并将普法工作纳入组织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有力推动税收普法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
延安税务张思德服务队结合当前纳税人关注的涉税热点问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对一”开展税费政策和办税流程辅导,帮助纳税人缴费人解决其在涉税缴费过程中遇到的“申报操作难,政策理解难”等难题。我市税务系统坚持全市“一盘棋”普法格局,把税收普法宣传主动融入地方“大盘子”,形成协同共治的税收宣传合力,创建了延安税务张思德服务队21支,成立公职律师团队,组建主播类人才队伍,为税法宣传普及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精准发力
营造普法氛围
4月4日上午,延安市税务局在富县成功举行第32个税收宣传月活动暨“税务管家”服务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启动仪式,积极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有力推动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
6月1日,宝塔区税务局张思德服务队走进宝塔德睿幼儿园,化身老师,向小朋友介绍了“税是什么”“为什么要收税”,引导小朋友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纳税人,鼓励小朋友争当小小税法宣传员。
…………
延安税务系统坚持分类宣教,将“青少年普法”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持续加强与中小学在税收普法工作方面的沟通协作,切实开
展“税法进校园”系列普法教育活动。
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税法进校园”活动80余次。
“普法+”打造法治宣传“新高地”
延安税务系统积极打造“普法+”模式,助力全民法治素养提升,不断打造法治宣传“新高地”。
市税务系统通过“普法+红色文化”,开展“我为边区税务总局旧址保护‘做件事’”、参观陕甘宁边区税收历史展列厅、开展“传承红色税收法治”主题普法活动,切实增强普法效果;打造税收法治基地,建成全国税务系统法治基地1个,省级税务系统法治基地3个,市级税务系统法治基地8个;依托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渠道,大力开展税法宣传,“延安税务”公众号制作普法文稿200余篇,阅读量10余万,形成各类新媒体普法产品30余个;运用12366、纳税人学堂等渠道,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多维度服务。
新时代新征程,延安税务系统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勇前进,奋力完成好“八五”普法税务答卷,以高质量税务普法推动延安高质量发展。
法治种子播撒基层法治精神浸润鹿城
商南县推进“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2023年8月31日)
2022年,商南县先后获得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全省平安县称号,商南县司法局被表彰为全省法治建设先进集体,赵川镇店坊河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明法于心,守法于行。在商南县,“法治精神”宛如一颗富有生命力的种子孕育、开花、结果,法治阳光照进了广大人民群众心里,为红火日子增添了法治亮色。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秩序进一步强化。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商南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为主线,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着力点,完善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以高质量法治宣传教育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依法治县迈出坚实步伐。崇尚法律、尊重法律、运用法律的良好氛围在全县逐步形成,法治之花开满鹿城,结出丰硕成果,为全县培育“四大产业”、打造“四大名城”、实施“五大工程”,奋力谱写商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一、健全机制凝聚合力
商南县制定印发了《法治商南建设实施规划(2021—2025年)》《商南县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民普法的全过程、各方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理念和工作导向,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坚持全民普法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一体推进,把普法融入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融入全面依法治县全过程。细化法治建设考核内容,把全县96个部门和镇(街道)纳入法治建设督察和年度法治建设目标考核范围,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由主管部门“独唱”,变成各部门和镇(街道)“合唱”,形成了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普法新格局,加大了全民普法力度。
商南县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镇(街道)各负其责、社会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形成大普法
工作格局。把公民法治素养基本要求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融入文明创建、法治示范创建、平安创建活动,并将公民法治素养与诚信建设相衔接,建立健全信用奖惩机制和信用修复机制,完善激励制约机制,注重选树群众身边的普法先进典型,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风尚。
商南县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立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细化普法内容、措施、标准和责任,提高普法质量;加强基层建设,激发基层活力,从政策、制度、机制上,从人员配备、待遇、经费、装备等方面,切实向普法基层一线倾斜;落实经费保障,强化县级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把普法工作经费按人均1元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适时调整;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普法工作,加强规范管理;重视加强普法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人员,为全面完成“八五”普法规划任务提供人才支持。
二、分类普法提高实效
商南县不断深化“法律九进”,持续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传活动,精心策划“315”“124”等时间节点系列宣传活动,抓好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等重点人群法治宣传教育。
“八五”普法以来,商南县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扎实开展了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不断压实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举办全县新任镇(街道)科级领导干部法治专题讲座、全县科级领导干部《民法典》专题讲座、“商南大讲堂”依法行政专题讲座,加大学法用法培训力度。
商南县全面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学法用法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法治建设和干部考核考评内容;组织开展全县公职人员学法用法考试,每年组织一次,参考率和优秀率均达到95%以上,全县各级干部尊法学法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持续提高;加强全县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教育培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村(社区)“两委”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水平和依法治理能力;对全县3343名片长线上进行普法宣传和培训2场次,引导片长当好群众心中的“宣传员”、矛盾调解的“排头兵”、服务百姓的“贴心人”。
青少年是“八五”普法的重点对象。目前,商南县中小学、幼儿园聘请了
50名校外法治副校长,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治理体系,健全学生权益保护机制。县委依法治县办、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科教体局共同发力,形成合力,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共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同时,开展“法治学校”“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内部治安管理和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扎实推进依法治校。
为增强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引导员工遵纪守法,商南县严格落实《全县政法机关联系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十项制度》,扎实开展“百名律师进企业”活动,选派9名律师到12个重点企业担任法律顾问,4个法律服务机构与139个重点企业结对开展法律服务,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137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民法典进企业”法律宣传、法律服务30多场次,解答法律咨询80多人次,企业诚信守法意识明显增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同时,加强对行业社会组织、团体商会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和从业人员法治教育培训,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法治教育。根据农民工、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退役军人等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使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三、普治并举有力有效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的问题,村上也时常会处理一些因村民间土地使用权转让而产生的纠纷,今天李法官的宣讲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以后再遇到这方面的纠纷,我们也能从法律角度向村民进行普法说理了。”商南县试马镇毛河村一名村干部说。
6月27日,商南县法院驻村法官李有根前往其包联的毛河村开展民法典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案例,向村干部、村小组组长及人大代表们讲解相关法律知识。
商南县大力实施乡村法治建设提升行动,健全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联动机制。加大镇(街道)、村(社区)普法力度,为全县128个村(社区)配齐了法律顾问;大力实施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制定了工作规范,建立激励机制。全县遴选出677名乡村“法律明白人”,建成10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28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落实了法律顾问每月在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值班工作制度,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向社会治理末端延伸。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各项措施在镇(街道)、村(社
区)落地生根。
立足不同受众的法治需求,商南县全力推动“每月一主题”法治宣传工作深入开展,做到了“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60多场次、法治讲座120多场次,为群众现场解答关于婚姻家庭、劳务纠纷、土地纠纷等方面法律咨询,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武器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过程、法律服务过程。商南县制定在行政执法、司法办案过程中开展普法工作的指引,加大以案释法力度;持续推动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调处矛盾纠纷、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理时,加强释法析理,引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针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遇到的具体法律问题开展实时普法,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典型案件向公众进行法律解析,上好全民普法公开课;创新落实“警员+网格员+群众+N”反电诈宣传防范工作机制,将520名民辅警编入936个网格单元和村组社区,每周在微信群推送反诈常识、经典案例,全面增强群众防诈意识和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学教师的作用,商南县组织、支持退休法官、检察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开展普法志愿服务,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建立法律人才库,推动普法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四、法治文化浸润人心
“法治文化小区”“法治长廊”“普法亭”行走在商南县城街头、乡村院落,法治广场、法治宣传长廊、法治宣传趣味墙等法治文化元素,形成独特的法治文化风景线。群众可以在休憩、游玩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领略法治文化、感受法治之美。法治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接地气、润人心,这是商南法治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商南县注重挖掘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法治人文历史的丰富内涵,高标准打造“法润鹿城”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积极通过秦腔、商南民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民俗文艺活动开展法治宣传,促进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将法治文化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设计,将法治元素融入长廊、亭台、灯箱、指引牌等设施建设中,在全县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有特色、接地气、高品位的法治文化小区、街道、广场、
公园、景区、长廊、学校等,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全覆盖;积极打造十里坪镇“法治文化一条街”、城关街道金福湾社区“民法典主题公园”、过风楼镇龙山社区“宪法主题广场”、富水镇油坊岭村“法治文化广场”4个特色鲜明的法治文化阵地,农村法治图书角(室)、普法大讲堂、法治长廊、普法亭等处处可见的法治元素,深受群众喜爱。
商南县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将普法融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创作一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育效果好的法治文化精品,以新媒体、自媒体创作为主,大力组织开展法治动漫、微视频、微电影创作,在大型电子屏、显示屏巡回播放法治节目、法治电影、法治公益广告等视频,开展微普法;组织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艺团体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推动法治文化惠民行、普法宣传入人心;组织开展红色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建设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讲好红色法治故事;汲取秦腔、秧歌、商南民歌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精华,推动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健全完善乡村法治文化体系,繁荣乡村法治文艺,以秦腔、秧歌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加强乡村法治题材资源的挖掘、编排和演出,推动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实践创新;依托县镇村图书馆、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场所,全面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工程,组建了“八五”普法文艺演出宣传队,先后创作出音乐快板《“八五”普法再扬帆》、三句半《民法典是咱百姓的宝》等一批优秀的民间法治文艺节目,每年开展大型法治文艺演出20场次以上;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先后在镇、村巡回开展“送法下乡”等法治文艺演出100多场次,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和成效,让法治信仰日益深入人心,法治氛围日益浓厚,法治社会的基础日益稳固,一个更高水平的法治商南、平安商南昂首阔步走来。面对依法治国新形势,商南县将进一步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自我加压,创新进取,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优化法律服务环境,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手段,持续推进法治商南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广覆盖多层次齐参与精准普法彰显实效
妇联组织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工作综述
(2023年10月20日)
夏秋之交,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梅花镇打土村的村委会院子里传来欢声笑语,巾帼宣讲队与30多个彝族姐妹围坐一起拉家常,她们正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向彝族姐妹们宣讲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这是不久前全国妇联赴凉山接力工作队因地制宜,送法进田间地头、村镇园区的生动场景。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信仰和守护,妇女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全国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妇联实际,出台了《全国妇联落实〈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全国妇联关于深化“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活动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妇联系统普法各项工作。各级妇联组织上下联动,用心用情用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推进一部部法律法规深入妇女人心,“飞入寻常百姓家”,厚植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群众根基。
一、精准发力让普法宣传有料又有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普法工作的首要任务。全国妇联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带头学习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保障妇女权益的重要论述,推出《促进新时代妇女权益更有保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奋力推进新时代妇女权益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等理论学习文章。各级妇联组织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学习重点内容,强化法治意识和责任担当,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妇联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为树立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引导妇女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各地妇联抓住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异彩纷呈的宪法宣传活动。如去年“宪法宣传周”期间,广东省各级妇联举办宪法知识讲座220场,外展宣传活动230场,悬挂横幅标语等1000多条,派发宣传资料2万多份;山西吕梁、云南红河等地妇联干部、执委进村入户,面对面向妇女讲解宪法和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知识;甘肃武威市妇联在线举办“宪法进万家守护身边的她”直播宣
讲等。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注重对妇女权益的特殊保护。配合民法典的宣传实施,全国妇联策划出版《漫画民法典-妇女权益保护》《防治职场性骚扰指导手册》,录制“民法典与你的一生”课程等。广西来宾市妇联联合市司法局等部门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暨“送法进企业”主题宣传活动,《山歌传唱民法典》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重庆市各区县妇联今年以来大力推进“民法典进农村”,向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普及民法典知识300余场次,发出宣传资料11万余份,覆盖21万余人次。
“在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给每一位女性绽放的力量。”2023年1月1日,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全国妇联在央视及时推出普法公益广告。在各地,公交车站、地铁站台醒目处张贴着主题海报,社交媒体、网站、电视台滚动播出公益广告,系列微课、直播讲堂也陆续推出,深入解读法律内容,方便妇女群众和妇联干部随时随地观看学习。据统计,北京市妇联在东直门、四惠、宋家庄、北京南站等8个交通枢纽以及各社区、村等张贴海报1.2万份,投放地铁大屏、电梯轿厢电视、公交电视1.1万余台。
“不动手也会发生家暴吗?”“家暴的方式有很多种,精神暴力也属于家庭暴力,我给您具体讲讲怎么保护自己。”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农场祥和社区,面对妇女群众的疑惑,当地妇联干部耐心细致地讲解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在“学习强国”App推出反家庭暴力法专项答题,通过央视新闻频道、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平台发布《家庭暴力受害人证据收集指引》,在央视“东方时空”栏目向公众普及反家暴知识随着普法宣传的广泛开展,“家庭暴力违法”“反家庭暴力人人有责”等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反家暴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
二、聚力创新普法宣传让群众喜闻乐见
4月7日,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镇埔仔村的居民们纷纷相约,来到文化中心“擂茶”。一边是双手持棍擂茶的志愿者和倒茶喝茶聊天的村民们,一边是被人们围着的律师,边聊天边接受村民们的咨询,还有普法工作人员给小朋友们读普法小人书一场以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反家庭暴力为主题的“擂茶普法”活动正在这里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这为守正创新开展普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依托新技术新媒体,让普法传开来、热起来——“女性在求职中遭遇性别歧视该怎么办?”“预防性侵,保护未成年人,家长和社会都有哪些责任?”围绕家庭暴力、就业性别歧视、性骚扰、性侵未成年人等社会关切话题,全国妇联制作了一系列三分钟动漫普法微视频,让群众在动画人物生动鲜活的解读中轻松掌握法律知识。
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打造“妇联在你身边”维权小程序,设置心理咨询、法律咨询、法律宝典等功能模块,讲解妇女儿童维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提供专业的“一对一”法律、心理、婚姻咨询,让群众一键找到妇联组织。
陕西省妇联开办“秦小妹说法”栏目,针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热点问题,邀请律师、专家开展以案说法,通过通俗易懂的文章,普及法律知识,已发布105期。
打造活动品牌,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
2015年,全国妇联推出“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利用遍布城乡的“妇女之家”,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八五”普法规划实施至今,已开展普法活动近200万次,参与超过2亿人次。各地妇联因地制宜,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送法到家。河北省妇联联合省女检察官协会、省女法官协会、省女律师工作委员会等组成“木兰有约”燕赵巾帼法治宣讲团,采取“妇联搭台,协会唱戏”的运行模式,2015年以来已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讲4000多场,受众达百万余人次,形成了普法工作“大合唱”的生动局面。
发布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
全国妇联联合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中国女法官协会、中国女检察官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女律师协会等连续发布四届“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妇女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十大典型案例、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北京、天津、河北、福建、重庆等地妇联也连续多年发布“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典型案例的发布,为各地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有力促进了法律的宣传普及。
呵护幼苗,普法从娃娃抓起——
“如果有人触摸我们的身体,我们要敢于说‘不’;一旦遇到不法侵害,我们要记住生命是最重要的,要保护好自己。”2018年以来,黑龙江省在全省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幼儿园、小学及社区打造175个“女童保护”小屋,组织开展“女童保护”观摩课,提升家长和女童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已实现全省125个县(市、区)100%全覆盖。
利用“六一”儿童节、寒暑假期等节点,各级妇联组织与文明办、教育部、团委等部门合作,广泛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儿童关爱服务等活动,重点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儿童健康成长护航。
培养妇联“法律明白人”为基层社会治理凝聚“她力量”“非常感谢‘渼
姐说事团’,不仅向我们宣传法律知识,还帮助我们化解纠纷、排忧解难。”家住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的梁女士激动地说。近年来,由35名社区“妇女
法律明白人”组成的“渼姐说事团”,活跃在吉安市青原区的大街小巷,她们
宣传法律知识,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极当好妇女群众身边法律上的“明白人”、维护权益的“贴心人”,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江西省妇联自2018年起,就开始实施妇女“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先后启动农村妇女、城市社区妇女培养计划,2.4万余名村、社区妇联主席成为骨干,成为法律政策宣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和维权关爱服务员。
海南省启动“法律明白人”巾帼护航行动暨“椰姐姐”说法大篷车社区乡村行活动,充分发挥大篷车走村串乡的优势,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宣讲和培训,让基层妇联干部和群众轻轻松松学法、明明白白用法。
云南省景洪市妇联组建以检察官、律师等参与的专家队伍,走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将边境村寨的女子禁毒队成员培养为义务普法宣传员,2022年以来,开展普法宣传276场次,1.9万人次受益。
各地妇联注重加强与司法行政部门合作,联合打造“巾帼法律明白人”队伍,如内蒙古自治区妇联联合区农牧厅、司法厅实施“农村牧区学法用法示范户”与“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加强农村牧区女性法治人才培养;河南省妇联与省司法厅联合发文,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将逐步实现村民小组“巾帼法律明白人”全覆盖等;青岛市妇联联合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巾帼法律明白
人”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力量联合、培训融入、典型示范”,增强村、社区妇联干部和工作人员法治素养和维权能力等,充分发挥“巾帼法律明白人”在人民调解、普法宣传、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平安建设注入“她力量”。
国家的繁荣进步,离不开法治的支撑;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妇联组织将进一步扎实做好普法工作,不断增强妇女儿童和家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主动性,助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精准普法显实效法治建设全覆盖
乐山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2023年10月28日)
乡村法治建设阵地覆盖率达100%,全市16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宣传活动惠及群众158万余人次自“八五”普法规划启动实施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紧扣市委“345”工作思路和“重大产业项目提升年”经济工作主基点,丰富完善乐山司法行政“1236”工作思路,服务“十四五”时期乐山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实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乐山奠定坚实法治基础、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坚持思想引领
为普法工作凝心筑魂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今年3月,一场新任命科级领导干部宪法宣誓仪式在市司法局举行,新任职科级领导干部许下铮铮誓言,字字千钧,是荣誉,是承诺,更是责任。
近年来,我市坚持思想强化引领,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制定出台系列学习方案,并纳入党委(党组)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政府常务会专题学法重点内容,定期组织专题学习。
坚定维护宪法尊严权威。全面落实《四川省宪法宣誓制度实施办法》,组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54人次开展宪法宣誓,每年常态化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法治宣传系列活动,推动宪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等场所。
持续抓好民族地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开展“‘典’亮乡村守护美好生活
——法治大讲堂走进彝家新寨”“送法进彝乡”法治大讲堂专题网络直播活动,吸引35万余人次收听收看,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民法典普法“直通车”驶入彝乡,全面提升彝区基层治理能力。
健全保障机制
锻造普法工作强韧筋骨
2022年9月,全市“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召开,邀请2019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的莫鸽鸽,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犍为县孝姑司法所所长周池为100余名“法律明白人”代表开展培训。
近年来,我市建机制、强保障,牢牢夯实普法工作的基层基础。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列入“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持续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目前,全市共培养“法律明白人”4759名,其中,沙湾区嘉农镇嘉农社区党委书记余洁获评四川省最美“法律明白人”称号。
健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遴选专家290人,市县两级实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全覆盖。全市全面实施“一村(社区)一阵地”建设,乡村法治宣传栏、法治图书室、法治夜校等阵地覆盖率达100%,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1517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建成。
积极开展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我市16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个村(社区)被评为第一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持续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提升法治素养
唱响乐山普法“好声音”
我市持续搭建区县、部门全覆盖网上学法考法平台,目前已实现全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平台全市全覆盖,有效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组织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837户,有力推动农村农户农民学法用法。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自2021年以来,我市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820次,发放宣传资料186万余份,惠及群众158万余人次,覆盖全市3.48万名学生。
“感谢县司法局的党员干部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帮忙化解矛盾纠纷。”今年2月,一面印有“替民解难,为民排忧”字样的锦旗送到了夹江县司法局黄土司法所工作人员手中,当事人吴某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感谢。
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全市共建成法律援助中心12家、乡镇法律援助站132个、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室1370个,形成覆盖城乡的“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为农民工追讨工资1000万余元。常态化开展“农民工
劳动合同普查与体检”“法律七进”等活动,延伸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依法维护群众、企业合法权益。
以教促学,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全市共聘请1186名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建成各级各类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32个,打造未成年人保护法治精品课22个,开展校外法治学习教育活动500余次,覆盖全市3.48万名学生。
抓好品牌建设
普法“菜单”精彩纷呈
近年来,我市推动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利用,深入开展智慧普法,创新打造市中区“海棠花开”司法品牌、沐川县“天街习法驿”等普法品牌,推动“一县一品”建设。五通桥区创建“检影说法”普法栏目,马边彝族自治县组织编撰“玛牧吉威”彝汉双语法治系列读本,获得社会良好反响。
提供菜单式普法产品。创新打造以《宪法》《民法典》等为主题的“法治三画”(井研法治农民画、夹江法治年画、峨眉法治漫画),把法治宣传变成可体验、可消费、可带走、可传承的法治文化产品。
舵正风满立潮头,不忘初心谱新篇。踏上新征程,我市将继续围绕中心大局,勇于创新,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八五”普法工作落地落实,不断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续写更加辉煌的法治建设乐山篇章。
聚合法治之力绘就幸福底色
山阳县“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2023年9月8日)
法者,治之端也。
自“八五”普法实施以来,山阳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八五”普法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始终坚持“普治并举、整体部署、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工作思路,建立健全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努力为建设“五好山阳”、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推进山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措施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拧紧责任螺丝。山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普法工作作为法治山阳建设的“公开讲话”,严格履行党政“一把手”法治建设第一责任,县上成立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县级领导任副组长,31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办、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了“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工作格局,为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好谋篇布局。县上制定《山阳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
—2025年)》,全面部署“八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县人大通过《关于在全县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就“八五”普法工作进行视察评议。2021年以来,每年下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分层有序推进“八五”普法向纵深开展。
落地落实责任。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实行山阳县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严格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落实普法主体责任,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完善普法档案资料。同时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县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并与全县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县财政将“八五”普法宣传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每人1元标准,每年46万元,专款专用。各镇办、各部门也相应落实了“八五”普法经费,确保普法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目前,全县成立了
“八五”普法领导小组262个、普法讲师团13个,配备普法联络员1231人、法治宣传员169人,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1832人,实现全县244个村(社区)“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为普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员保障。
二、瞄准重点精准普法提升学法用法质效
瞄准“关键少数”。山阳县紧贴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单位”,坚持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集体学法,新提拔人员任前考法等制度,在全县干部职工中开展法律讲座培训等活动。坚持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持续开展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述廉述法和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健全完善公务员学法培训、考试、考核机制,把法治教育作为公务员任职培训、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全面推广法宣在线学法考试,灵活运用书面和无纸化考试方式,全县公职人员实现年度学法考试全覆盖。目前,邀请法官、检察官、教授、律师等开展领导干部集中法治培训学习20多场次,3000多人次国家公职人员开展了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征订《宪法》读本4500本,编写《山阳县“八五”普法读本》5000本,发放《领导干部普法教材》1.5万本、
《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2076本,印发各类宣传彩页2万份。
瞄准“关键阶段”。山阳县聚焦青少年“关键群体”,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在全县农村小学以上的校园开设法治课堂,配备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落实普法教材,充分利用“法治教育第一课”和“法律进学校宣传周”,全面贯彻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常态化开展普法教育,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法治宣传教育网络。围绕防范校园欺凌、性侵、猥亵、电信诈骗、涉毒等突出问题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积极开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主题活动和“平安校园”“红领巾法学院”创建活动,大力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实践中学习法律,更好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守法者、坚定捍卫者。截至目前,全县105个学校实现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开设法治课堂全覆盖,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80多场次,受益学生达10万多人。2022年6月17日,县第一小学16名学生走进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观摩学习,参与省高级人民法院、团省委、省少儿工委联合西部影视频道录制的《红领巾法学院》模拟法庭节目并在陕西8套播出。山阳县第一小学“红领巾法学院”实景式普法模式在全市进行推广,山阳县漫川关镇中心小学在平安校园创建中,于2023年6月20日通过评估认定,被命名为陕西省平安校园。
瞄准“社会公众”。山阳县紧贴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深入推进法律“进农村、进社区”,提高基层依法治理水平和能力。各镇办建立了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组成的普法讲师团;各村(社区)组建了由村(社区)“两委”会干部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组成的村级普法宣传队,每组选配一名普法宣传员,持续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开展与农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持续加大对村干部、法治宣传员、普法联络员和人民调解员培训,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与化解矛盾纠纷相结合的以案释法活动,全面提高村民法律素质。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征地补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涉农法律法规,助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大力宣传劳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进依法保障和改善民生。目前,全县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1800多人,依法调解农村矛盾纠纷300多件,7个村(社区)被评为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瞄准“关键群体”。山阳县紧贴提高企业合法合规诚信经营意识,深入推进法律“进企业”。定期组织县法院、公安、安监、环保、市监、税务、水利、林业、交通等部门单位,深入企业单位,大力宣传有关平等保护、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防范风险、绿色循环发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采取集中学习和深入企业一线现场讲授的方式,选取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共性法律问题进行说理释法,常态化开展“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培训宣传,强化企业普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升了企业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水平。
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普法创新发展
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315”消费权益保护日、“65”世界环境日、“626”国际禁毒日、“119”消防宣传日、“122”交通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治宣传专题教育。
共筑法治网络阵线。创新大力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积极利用政府网站、平安法治山阳、山阳宣传微信公众号,建立“山阳普法微信群”、开通山阳普法微博、发送普法短信,定期在县融媒体中心开播法治讲座,推动智慧普法创新,弘扬法治新思维,传播法律最强音,扩大普法覆盖面。
强化普法阵地建设。坚持法治文化与机关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乡
村文化相融合,大力开展“一十百千万”工程、“十个一”法治文化活动,全力推进县、镇、村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目前,打造了十里街办等5个法治文化示范镇办、城关街办五里桥社区等10个法治文化示范村(社区)、城区三中等73个法治示范学校、盐业公司等25家诚信守法企业,建立法治文化公园8个、法治广场26个、法治文化长廊12个。
四、深化普法依法治理营造良好社会生态
山阳县推进地方依法治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深入推进“平安山阳”“法治山阳”建设,全面开展公共安全、森林防火、食品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文化娱乐场所、学校周边环境等领域专项排查整治,持续开展“反电诈”“盗抢骗”“环食药”“黄赌毒”等涉及民生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摸排整治治安问题突出居民小区,从严查处酒驾、毒驾,严厉打击“老赖”行为,为山阳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推进基层依法治理,联系微信32311699,净化村风民风。山阳县紧紧围绕征地拆迁、棚户区改造等重要领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减少社会矛盾。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工作,建立了人民调解室,落实了专职人民调解员。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四民主、两公开”等制度,将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得到加强,村风民风不断净化。
推进行业依法治理,规范行纪行风。山阳县深入开展“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创建活动,全县执法部门紧密结合自身特点,推行执法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做到执法权限法定、执法内容明确、执法程序公开,行业执法行为不断规范,行政复议率、行政诉讼率逐渐下降。
舵正风满立潮头,不忘初心谱新篇。在“八五”普法征程上,山阳县将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普法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法治实践,续写法润丰阳更加辉煌的篇章。
普法“有温度”群众“可感知”,形成“大格局”
成都市新津区“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2023年10月25日)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成都市新津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引领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涵养法治,以法治沁润人心,上下联动、通力合作,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环境,为加快建设“成南新中心、创新公园城”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良法善治,民之所向。两年多来,新津区坚持普法方式“有温度”,普法效果“可感知”,群众参与的普法“大格局”正在形成,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强化顶层设计
实现“八五”普法良好开局
谋篇布局、上下联动,强化普法“推动力”。一直以来,新津区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区的长期基础性工作,科学谋划,统筹推进。2022年8月12日,新津区委、区政府印发《成都市新津区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同年8月31日,新津区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增强普法“执行力”。为严格贯彻落实《成都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方案》,新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先后多次通过召开会议、实地调研等方式,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推动形成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格局进一步形成。
智慧赋能、科学考评,激发普法“内驱力”。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普法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评价结果与表彰奖励、通报批评、整改落实等方面相结合,新津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每年年初都会印发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当年各单位部门的普法工作计划和分工安排。区级各部门和各镇(街道)均设立有相应科室承担法治宣传职能。
创新方式、完善举措,提升普法“保障力”。2021年以来,新津区成立了由60名专业讲师组成的“八五”普法讲师团,吸纳社会组织、社区网格员、律师、在校大学生等热心公益普法的社会力量,组建普法志愿者队伍和法治文艺团体。2021年以来,区财政投入专门法治宣传教育经费315万元,切实保障各项普法活动的顺利开展。
紧扣重大主题
提升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这对深入开展普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八五”普法开展以来,新津区坚持提升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法治需求与普法供给之间形成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在实时普法、公益普法、精准普法上下足功夫。大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活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区政府常务会集中学习重要内容,在“法治新津”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奖答题专栏,9000余名干部群众参与答题活动。
在全区范围内持续开展宪法宣传,近几年的“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期间,新津区先后集中开展了“国家宪法日法律服务伴我行”“法治新津共建共享”等主题活动,开展宪法法律知识竞赛、宪法主题法治文艺作品创作等,组织新任职干部进行宪法宣誓,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宪法学习氛围。
“八五”普法以来,新津区还积极开展民法典专项普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乡村振兴与‘典’同行”等为主题,邀请民法典专家走进社区、军营,开展主题宣讲120次,累计印制和发放《民法典三十问》等普法读物、文创产品3万余份,在“法治新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展播民法典公益广告、宣传视频100余条。
针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新津区将党内法规宣传教育纳入常态化工作进行推进,制定《成都市新津区开展常态化普规普纪教育工作方案》,开展“规纪法”专题宣讲、以案“说规释纪”活动200余场次,让法治教育融入公职人员初任、任职、在职全过程。
凝聚普法合力
全面压紧压实普法责任制
为增强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和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今年8月11日,新津区司法局按照省司法厅“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活动要求,聚焦园区重点产业项目,联合区人社部门,组建企业法治体检服务9人团队,深入园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提供“一对一”“手牵手”式的纾困解难、针对性的法律建议,“以检促普”为园区企业和职工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落实普法责任,凝聚普法合力,提升普法实效。近三年来,新津区每年都会编制“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清单,明确区级部门重点宣传内容、时间节点、方式和载体,并根据机构改革、职能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更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重大主题普法活动安排,构建了社会大普法格局。为确保普法责任制清单要求落到实处,该区还制定了“一月一主题”普法活动方案,各成员单位围绕各自普法责任,广泛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妇女维权、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禁毒、生态环境保护、网络安全等专题普法活动200余场次。
建立健全“以案释法”制度,在“法治新津”新媒体矩阵开辟《小津说法》
《津姐讲法》专栏,编制了《刺梨青少年普法案例汇编》等“以案释法”读本,适时向公众发布典型案例,解读热点法律法规。
勇挑试点重担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取得实效
作为全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8个试点地区之一,成都的试点工作目前正处于全面实施阶段。作为试点地区的一分子,新津区勇挑试点重担,在精准普法方面下功夫,第一时间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细化24条措施,新津区普兴街道岳店社区、新津实验高中被确定为成都市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位。
在实施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提能”行动中,新津区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区政府常务会开展会前学法72场次,全区66家单位接入四川省学法考法平台,共计2766名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年度学法考法。
实施青少年“学法筑基”行动的关键,就是要把法律知识变得有趣,让青少年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为此,新津区选派54名政法干警担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打造新津中学、新津一小、新津实验高中3个特色青少年法治教育阵地,并依托法治教育阵地开展专题教育活动180余场。
实施村(社区)人员“识法明理”行动以来,新津区累计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246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37户,邀请法学专家进行全覆盖轮
训;普兴街道岳店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骑龙社区获评第一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宝墩镇太平场社区正申报创建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在实施企业(单位)人员“守法聚力”行动中,新津区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牵住“谁执法谁普法”这个“牛鼻子”,督促各重点领域主管部门从本部门工作特点、工作重点和执法司法工作实际出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护航企业依法健康发展。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组织律师服务团队、法官等深入产业功能区开展“法治体检”等法律进企业活动42场,组织企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8场。
坚持以文化人
法治文化建设亮点纷呈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八五”普法以来,新津区坚持以文化人,持续深入打造普法品牌、建设法治文化阵地,法治文化建设结出累累硕果,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日益浓厚。
充分挖掘本土传统文化元素,新津区先后打造了新津法治文化公园、纯阳观廉政教育基地、新津一小交通安全教育基地、新津中学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柳江法治巷道等法治文化阵地,并按照“一村(社区)一品”原则,推行“法治+文旅”“法治+拥军”“法治+社企”等“法治+”建设模式,因地制宜打造了五津城东、普兴骑龙等特色法律之家12个。
为顺应新时代法治宣传新趋势,新津区还依托“法治新津”宣传品牌,开发了雨伞、毛巾、马克杯、移动电源、钥匙扣、环保布袋、围裙等周边文创产品20余类,深入村(社区)、商超、集市、在建工地等开展“法治文艺进万家”活动1200余场,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同时,大力推广“云学法云普法+”智慧普法平台,通过“法治新津”新媒体平台推送法治微视频、微动漫等法治文化作品1.5万条,开展宪法、乡村振兴、法律援助法、社区矫正法等主题有奖知识问答活动,5万余人次参与。
普法惠风吹万家法治甘霖润春城
昆明市“八五”普法规划中期实施纪实
(2023年10月25日)
全市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实现100%配备和轮训全覆盖,全市累计建成15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市各级各类法治文化阵地实现全覆盖一项项目标的实现和突破,都折射出昆明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已悄然改变每一名春城儿女的生活,良好的法治环境成为昆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的“增速剂”。
和谐春城,普法先行。自2021年“八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昆明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法治建设摆在昆明市工作大局中思考和谋划,让法治之光照亮生活融入人心,推动法治昆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昆明市“八五”普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稳步推进,群众法治观念进一步加强,刑事案件发生数持续下降,命案数、特殊人群违法犯罪情况、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情况、酒驾醉驾查处人数均同比减少,突出矛盾纠纷综合化解率达92.62%,政府依法行政满意度、法治建设满意度、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逐年上升,普法工作成效明显,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不断增强。
一、普法主线抓重点点燃高质量发展“法治引擎”
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八五”普法工作,紧扣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普法主线和当好全省经济社会排头兵总目标,围绕重点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夯实法治基础。
昆明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学习内容、昆明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重点课程和中小学校思政课程,持续加强全社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
昆明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与普法重点内容相结合,每年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124”国家宪法日、党内法规学习等系列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络。
2021年至今,昆明市组织开展宪法、民法典等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活动1.5万
余场次;组织市人大常委会拟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开展任后宪法宣誓108人次;每年组织各类线上法律知识答题活动,参与人次23万余次;2023年普法强基在线答题参与数达200余万人次。
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昆明市每年制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深入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主题实践活动,针对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劳动就业、防诈反诈等开展专题法治宣传。
2021年以来,昆明市各单位各部门对《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开展专题宣传70余场次,举行“法律服务进企业”“法治体检”等惠企普法活动280余场次,国有企业法律顾问配备率实现100%全覆盖。
二、聚焦重点群体强引领扩大全民性普法“辐射半径”
昆明市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青少年法治教育、民族地区法治宣传等重点群体普法工作,带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
领导学法是牵引,全民学法是根本。昆明市健全落实领导干部述法、任前考法等制度,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依法履职和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庭审旁听情况纳入年度法治建设成效考核,切实提高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昆明市领导干部述法考核覆盖率达到100%,开展现场或网络旁听庭审150余场次,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考法率达10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八五”普法的“关键群体”。昆明市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等制度,开足开齐开好各学段法治课程,完善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阵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宪法、民法典和防欺凌、防性侵、防“校园贷”等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2021年以来,昆明市开展法治教育主题班会、“法律进校园”等活动2.7万余场次,组建中小学法治学科名师工作室5个,组织市、县、校三级教师开展法治培训9.1万人次,建成省级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4个,全市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实现100%配备和轮训全覆盖目标。
依托“法律六进+N”“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方式,昆明市针对民族地区群众、村(社区)“两委”干部、基层管理服务人员等群体,分门别类制定“普法清单”,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持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八五”普法期间,昆明市在民族群众集中的县区组建“阿黑哥”“阿诗玛”等特色“双语普法”队伍近10支,开展“法治夜校进苗寨”“彝语诵民法”
等普法宣讲工作800余场次;对村(社区)“两委”干部、基层行政管理服务人员、执法人员开展专题法治培训220余场次;利用“法援惠民生”等活动,对老弱病残妇幼和农民工、失业待业、留守儿童等群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1000余场次。
三、推进普治融合“接地气”激活法治化建设“基层动能”
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昆明市坚持普法与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有机融合,聚力基层普法短板弱项,深入推进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昆明市委书记主持召开动员部署会,印发专项行动方案,在全省率先出台专项行动工作考评细则,组建市、县、乡三级和六大行业领域近800支、超1.5万余人的普法工作队,摸排建立重点普法对象动态管理数据库。
村村都有法律明白人,就能多办法律明白事。昆明市聚焦村(社区)普法一线,以“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加强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培育建设,打通法律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昆明市依托“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法治乡村品牌,法治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日益凸显。
“八五”普法期间,昆明市创新推出“扫黑除恶花灯进村(镇)”法治宣传巡演、“花灯小戏”普法、“普法直通车”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依托39处红色教学点,昆明市开展《情满圭山》等红色故事、歌舞剧整理和创作工作,为营造“出门有法、抬头见法、休闲学法”的良好氛围,昆明市共建成法治文化阵地169个、法治文化主题广场(公园)41个、法治文化设施1272个,建成的法治文化公园(广场)已有150万人次参观使用,全市法治文化阵地实现全覆盖。
四、突出多元聚力求实效增强全方位普法“乘数效应”
昆明市发挥政法系统、媒体和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强化普法供给,在实时普法、公益普法上下功夫,开展个性化精准普法,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昆明市严格执行国家执法、司法办案中开展普法的工作指引,落实执法办案人员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开展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调处矛盾纠纷、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理等过程中的全员全程普法,切实将普法融入立法、司法、执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
依托各类新闻媒体、新媒体平台,昆明市打造“指尖”普法“网络普法矩阵联盟”,形成以“昆明发布”为核心,“昆明司法行政”引领全市50余个机关单位和综合性融媒体的矩阵群。目前,昆明市已建立汇集1100余个普法产品的市县两级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制作推出“昆明市青少年普法教育系列动画片”等普法产品70余件;2021年至今,全市共收集整理以案释法典型案例100余件。昆明市在“掌上春城”App开设《以案释法》专栏;每年播出“以案释法”电视栏目《普法进行时》和原创节目《法治昆明》104期;各级普法责任单位官方网站、“两微一端”等平台年均发布各类普法信息1万余条,总访问量达350余万次;多篇稿件被中央、省级媒体平台采用、转载;先后获全国普法办公室组织的各类在线答题活动“优秀组织奖”3项;20余部普法“三微”作品和新闻作品获中央、省、市级奖项,营造了多维展示、全民参与的法治宣传浓厚氛围。
在四季如春的昆明,活跃着“八五”普法讲师团、“云小普”普法志愿团队和市县两级普法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们积极开展“关爱困难群体”“助力职工维权”“关爱巾帼”等6类法治志愿服务活动。
目前,昆明市已组建市县两级普法志愿者队伍和“云小普”志愿者队伍1875人,开展志愿活动744场次,服务群众8万余人;“八五”普法以来,组织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1600余场次,覆盖群众154万余人次。
五、强化组织领导抓统筹构建条块结合“普法格局”
昆明市坚持以“大普法”格局健全体制机制,把普法与依法治市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出台全市“八五”普法规划,制定印发“法律六进”活动3年工作方案等文件;3次组织召开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暨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研究推进普法工作;强化工作保障,进一步凝聚普法合力。
昆明市将各单位落实普法责任工作情况纳入全市法治建设成效考核、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等考核指标,与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昆明市深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压实各级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修订公示市直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制定健全完善普法责任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昆明市建立并推行市直单位履行普法责任“三单一书”“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等制度,打造了“党建+普法”“楼宇经济+普法”“民族地市+普法”等一系列兼具行业和社会
普法特色的“双普”重点项目,形成“一方搭台、多方参与”的普法“大合唱”局面。
昆明市不断加强普法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将县级普法机构专职人员不少于3人的标准纳入全市“八五”普法规划内容,各级财政把法治宣传教育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人均经费不低于1元的标准予以保障,并对民族自治县等给予适当补助。
“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昆明市县两级均已配备普法依法治理专职人员,全市财政累计投入普法工作经费3277万元,人均普法经费保障达1元以上。
普法如春雨滴滴润童心
安顺市政法系统全力推进青少年普法教育纪实
(2023年3月30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国法治的未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对于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关键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明确提出“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牢记使命,感恩奋进;实干担当,踔厉奋发。
安顺市政法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提升青少年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普法工作犹如春雨般滋润着菁菁校园。
一、联动式协作让普法队伍强起来
普法宣传,重点在人,关键在队伍。
普法队伍在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关键少数”,才能带动引领青少年群体这个绝大多数。如何增强青少年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安顺市紧紧地抓住了“法治副校长”这个有效载体。
2022年4月28日,安顺市法治副校长履职动员大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开到各县
(区),就法治副校长的培训、履职、考核等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
而这一天,距离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教育部制定,并将于5月1日施行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还有3天。
从涵盖范围上看,《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适用于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以及专门学校。幼儿园聘任法治副园长的,参照该办法执行。而据《安顺市学校普遍设立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显示,聘请法治副校长的学校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含公私立学校和幼儿园)。
“政法系统除了在贯彻执行上级单位决策部署时提前部署、自我加压外,还联合教育系统明确时间表、细化任务书,由市委政法委统筹指导法检公司等单位法治副校长选聘培训等工作,并将其纳入法治安顺建设考核内容。”据安顺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处处长王正文介绍,目前,安顺市所有高职院校、中小
学及公私立幼儿园共1429所学校均配有一名以上法治副校长,实现学校全覆盖、培训全覆盖、宣传全覆盖。
“按标准选派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目的在于推动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王正文认为,受聘担任法治副校长不仅是挂名,更是责任与担当。截至目前,安顺市政法系统还组织制作法治副校长标准课件60个,开展法治宣讲4300余场次。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对青少年来说,法律信仰的形成,离不开潜移默化的法治文化滋养与熏陶。
2021年6月22日,贵州星藤律师事务所“星蕾计划”公益普法进校园活动迎来第100场收官。该律所律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却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为50余所中小学上了100场法治教育公益课,接受普法人数4万余人。
“律所在安顺市律师行业党委领导下,立志让法律成为青少年心中的‘繁星’,照亮他们前行的路。”贵州星藤律师事务所主任罗莎莎说。
普法的实效是检验普法工作成败的关键。今天的普法早已不是哪个部门单纯地宣讲法律条文,而是更侧重于法治的应用和多部门协作参与。
安顺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优势,依托60家律所约600名律师组建普法讲师团,广泛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引导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截至目前,安顺市律师行业共开展青少年普法440余场次,接受普法人数15万余人次。
二、沉浸式体验让法律法规“活”起来
“模拟的毒品危害太真实了,吸毒后身上会长红斑,既恶心又可怕。”“模拟灭火让我知道了不同起火原因要使用不同灭火器,回去之后要告诉
爸爸妈妈。”
3月16日,安顺市风雷小学50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到贵州省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参观,同学们纷纷沉浸其中。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2021年底在安顺市人民检察院落成开放,是安顺市检察机关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的成果之一。该基地以“法治护航,点亮未来”为主题,除序厅和尾厅外,分为6个主题展区。基地内运用大量高科技互动体验技术,将法治教育、警示教育、道德教育融为一体。
“学生可通过触摸识别系统、VR系统及多媒体互动系统等沉浸式体验,直
观地认识和了解毒品危害、交通安全、防范网络诈骗、环境保护等知识点,树立法治意识。”安顺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负责人田颖表示。
近年来,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安顺市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方式,让普法教育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拓展普法载体,探索提供全方位、沉浸式普法教育新体验。2022年10月20日,该院联合西秀区人民法院、安顺市文联“双阅读”文艺志愿者阅读陪伴中心,举办了一场“寓教于乐”的法治研学活动。
“报告审判长,原告王某某诉被告金某某网约车交通事故纠纷一案,双方当事人均已到庭,法庭准备工作就绪,可以开庭。”当天,在西秀区人民法院第六审判法庭现场,学生们旁听了解了民事庭审中诉讼与审判的程序,以最真实、最直观的案例“零距离”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培养学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
“研学活动变填鸭式灌输为精准式教育,使青少年在玩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在寓教于乐中得到生动的法治熏陶。”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外宣办负责人张娣说,对青少年来说,法律是抽象的,而研学把抽象化为了具体,让法律“活”了起来。
三、融合式宣传让普法产品多起来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自198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实施完成了七个五年普法规划,现处于“八五”普法阶段。以普法为主要内容的媒体传播形态越来越多元,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个性化的普法产品频出。打开由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开发的“安法护航少年的你”微信小程序,界面鲜艳明亮,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矛盾纠纷化解等栏目操作方便。任意点击其中一个,则弹出众多专家介绍,填写咨询表单即可咨询相关问题。
点击由安顺市人民检察院注册运维的“检爱护航点亮未来”微信公众号,“花花说法”栏目十分显眼,吸引青少年及家长关注。该栏目由安顺市“向阳花”团队未检检察官作为讲述人,采取“检察官说法+微动画普法”的形式定期推出青少年法治教育、自护教育、安全教育等网络视频课,为青少年打造互联网普法第二课堂。
“视频课程全是真实案例、视频脚本由办案检察官创作、检察官真实出镜以真实案例普及法律知识,旨在为青少年普法搭建新平台,增强法治意识、
提升法治素养。”田颖说。
近年来,安顺市政法系统聚焦青少年法治需求,探索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推进融媒普法宣传“多元化”“指尖化”“专业化”“趣味化”,提升融媒普法宣传教育实效性,增强青少年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
3月29日,以安顺市委政法委、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任组长指导的“安顺市融媒普法中心”建设方案已会签,即将印发执行。
“融媒普法中心将紧跟普法宣传需求,融合现代传媒技术,开发短视频、普法游戏、H5、动漫、长图、方言短剧、主播说等法治宣传新媒体产品,有组织、有计划为全市普法宣传提供原创优质产品。”安顺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戴波说。
该融媒普法中心还将推出“点单式”融媒普法模式,依托数据分析中心,收集群众法律需求,点对点服务,由群众“点单”,涉法部门来普法,实现法治宣传从“我有什么给你讲什么”到“你想听什么我来讲什么”的转变。
普法力行,实干为民。安顺市政法系统未来将以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工作着力点,持续完善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不断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安顺、法治安顺,为推动安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普法为民促和谐初心不改绘新篇
成都东部新区“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2023年10月27日)
“你们不赡养爸妈,为什么要求我们养”近日,成都东部新区养马司法所联合社区综治干部,组织调解一起因征地拆迁财产分配引发的老人赡养纠纷,通过和老人的5个子女耐心沟通,最终确保了老人赡养无忧。
自“八五”普法开展以来,成都东部新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普法依法治理“小切口”夯实法治新区建设“大基石”,以法治之力守护新区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未来之城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前期做了些什么?
一、规划引领,深层次完善普法责任体系
成都东部新区坚持规划法定、建管法治,制定并实施《成都东部新区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2021年成都东部新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22年成都东部新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23年成都东部新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为普法工作提供科学指引。
常态化开展会前学法,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党工委委员会议、管委会主任会议集中学法。2021年以来,每年制发《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委员会议、管委会主任会议学法安排》,累计开展会前学法98次,其中,党工委委员会议学法36次,管委会主任会议学法62次,实现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
制发《关于组织开展成都东部新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工作的通知》,落实学法考法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实现85个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学法考法全覆盖,确保每年参考率、及格率均达100%,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二、多点发力,高水平推动普法依法治理
成都东部新区以法治保障村(社区)有效治理,建立健全镇(街道)、村
(社区)重大决策征求法律顾问意见机制,实现177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累计参与镇(街道)、村(社区)重大行政决策181次,指导法律顾问审查
重大对外协议53件,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1239名,创新推动村(社区)法律之家和群众工作之家融合发展,打造示范点5个。成都东部新区养马街道尹家祠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川省首批“民主法治示范村”。
该区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推动法治元素有机融入公共服务设施,打造独具新区特色的法治长廊2个、法治广场2个、法治街区1个,法治宣传栏、法治讲堂、云普法等法治“微景观”177个,实现新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治宣传阵地全覆盖,依托阵地体系化、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实践活动110余场。
该区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年度普法任务清单,细化普法内容、普法责任、普法措施和普法标准,创办《成都东部新区依法治区工作简报》,实行普法事前提示、事中参与、事后通报,累计印发4期,压实了各部门普法责任。
三、聚力塑品,全方位打造智慧普法品牌成都东部新区通过“普法+时间节点”,结合“124”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春暖农民工”等,聚焦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专题活动18场次、普法宣传活动242场次,发放宣传用品15万余份,惠及群众13.7万余人次,不断提升新区人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同时,通过“普法+新媒体”,创新开设“法治新区”微信公众号专栏,重磅推出“东东说法”特色普法品牌栏目,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生动普法,结合“一月一主题”“法律七进”等主题制作系列法治宣传小视频,每月推出1期,累计更新宣传视频12期、普法推文144篇,让智慧普法融入人民群众生活,实现随处可见、随手可取。
此外,聘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观察员15名,成立新区观察员队伍,邀请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四大代表发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共同宣言,通过“普法+社会力量”掀起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热潮,打造公民法治素养提升的“新区样板”。
后期还要做什么?
踏上新征程,成都东部新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宣传教育全过程和各方面,继续以“八五”普法为基点,不断谱写法治新区建设新篇章。四、在增强普法实效性上下功夫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推动任前考法、年度述法等制度全面落实,实现新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阵地100%全覆盖。
突出学习宣传宪法,结合“124”国家宪法日,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不少于3场次,每年组织宪法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等活动不少于5次。突出学习宣传民法典,组建成都东部新区“民法典讲师团”,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宣传月主题宣传不少于3场次,依托“法治新区”微信公众号、“东东说法小课堂”等新谋体平台宣传展播民法典法治公益广告和短视频作品。
五、在提升普法针对性上求突破
强化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提能,进一步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实现辖区全覆盖参与,确保年度参考率100%、及格率100%、优秀率80%以上。按要求制定年度党工委委员会议、管委会主任会议会前学法安排,持续推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管委会主任会议会前学法、重大决策前专题学法,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等活动。
推进青少年学法筑基,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法治微课”等法治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不少于2次,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1个,实现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配备率100%。
巩固村(社区)居民识法明理,将村(社区)“两委”成员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对象,大力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到2025年,实现每个村(社区)“法律明白人”不少于10人。每年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不少于2次,积极宣传乡村振兴、土地流转、婚姻家庭等和村(居)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深化企业单位人员守法聚力,完善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每年组织开展“法律进企业(单位)”不少于2次。创新涉企法律服务新模式,推广成都东部新区企业法律服务平台,到2025年,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法治体检服务不少于100次,推送涉企法规、惠企政策等信息不少于100条。
六、在推动普法多样性上出实招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常态化开展“一月一主题”“法律七进”普法宣传活动,做强做优“东东说法”特色普法品牌,每月定期推出法治宣传小视频1期、
法治推文8篇,充分利用线下活动与线上新媒体平台,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
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建立健全镇(街道)、村(社区)重大决策征求法律顾问意见机制,确保177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不少于1个,新建法律之家与群众工作之家融合发展示范点3个,持续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实现行政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00%全覆盖。
加强法治阵地建设,推进法治文化设施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一体规划建设,新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场、街区)等大型法治文化阵地1个。加强基层单位法治文化形象塑造,政整理,到2025年底,实现新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依托法治文化阵地体系化、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实践活动。
普法为民促和谐初心不改绘新篇
成都东部新区“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2023年10月27日)
“你们不赡养爸妈,为什么要求我们养”近日,成都东部新区养马司法所联合社区综治干部,组织调解一起因征地拆迁财产分配引发的老人赡养纠纷,通过和老人的5个子女耐心沟通,最终确保了老人赡养无忧。
自“八五”普法开展以来,成都东部新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普法依法治理“小切口”夯实法治新区建设“大基石”,以法治之力守护新区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未来之城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前期做了些什么?
一、规划引领,深层次完善普法责任体系
成都东部新区坚持规划法定、建管法治,制定并实施《成都东部新区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2021年成都东部新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22年成都东部新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23年成都东部新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为普法工作提供科学指引。
常态化开展会前学法,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党工委委员会议、管委会主任会议集中学法。2021年以来,每年制发《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委员会议、管委会主任会议学法安排》,累计开展会前学法98次,其中,党工委委员会议学法36次,管委会主任会议学法62次,实现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
制发《关于组织开展成都东部新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工作的通知》,落实学法考法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实现85个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学法考法全覆盖,确保每年参考率、及格率均达100%,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多点发力,高水平推动普法依法治理
成都东部新区以法治保障村(社区)有效治理,建立健全镇(街道)、村
(社区)重大决策征求法律顾问意见机制,实现177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累计参与镇(街道)、村(社区)重大行政决策181次,指导法律顾问审查
重大对外协议53件,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1239名,创新推动村(社区)法律之家和群众工作之家融合发展,打造示范点5个。成都东部新区养马街道尹家祠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川省首批“民主法治示范村”。
该区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推动法治元素有机融入公共服务设施,打造独具新区特色的法治长廊2个、法治广场2个、法治街区1个,法治宣传栏、法治讲堂、云普法等法治“微景观”177个,实现新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治宣传阵地全覆盖,依托阵地体系化、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实践活动110余场。
该区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年度普法任务清单,细化普法内容、普法责任、普法措施和普法标准,创办《成都东部新区依法治区工作简报》,实行普法事前提示、事中参与、事后通报,累计印发4期,压实了各部门普法责任。
三、聚力塑品,全方位打造智慧普法品牌
成都东部新区通过“普法+时间节点”,结合“124”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春暖农民工”等,聚焦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专题活动18场次、普法宣传活动242场次,发放宣传用品15万余份,惠及群众13.7万余人次,不断提升新区人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同时,通过“普法+新媒体”,创新开设“法治新区”微信公众号专栏,重磅推出“东东说法”特色普法品牌栏目,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生动普法,结合“一月一主题”“法律七进”等主题制作系列法治宣传小视频,每月推出1期,累计更新宣传视频12期、普法推文144篇,让智慧普法融入人民群众生活,实现随处可见、随手可取。
此外,聘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观察员15名,成立新区观察员队伍,邀请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四大代表发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共同宣言,通过“普法+社会力量”掀起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热潮,打造公民法治素养提升的“新区样板”。
后期还要做什么?
踏上新征程,成都东部新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宣传教育全过程和各方面,继续以“八五”普法为基点,不断谱写法治新区建设新篇章。
四、在增强普法实效性上下功夫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推动任前考法、年度述法等制度全面落实,实现新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阵地100%全覆盖。
突出学习宣传宪法,结合“124”国家宪法日,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不少于3场次,每年组织宪法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等活动不少于5次。突出学习宣传民法典,组建成都东部新区“民法典讲师团”,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宣传月主题宣传不少于3场次,依托“法治新区”微信公众号、“东东说法小课堂”等新谋体平台宣传展播民法典法治公益广告和短视频作品。
五、在提升普法针对性上求突破
强化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提能,进一步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实现辖区全覆盖参与,确保年度参考率100%、及格率100%、优秀率80%以上。按要求制定年度党工委委员会议、管委会主任会议会前学法安排,持续推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管委会主任会议会前学法、重大决策前专题学法,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等活动。
推进青少年学法筑基,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法治微课”等法治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不少于2次,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1个,实现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配备率100%。
巩固村(社区)居民识法明理,将村(社区)“两委”成员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对象,大力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到2025年,实现每个村(社区)“法律明白人”不少于10人。每年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不少于2次,积极宣传乡村振兴、土地流转、婚姻家庭等和村(居)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深化企业单位人员守法聚力,完善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每年组织开展“法律进企业(单位)”不少于2次。创新涉企法律服务新模式,推广成都东部新区企业法律服务平台,到2025年,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法治体检服务不少于100次,推送涉企法规、惠企政策等信息不少于100条。
六、在推动普法多样性上出实招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常态化开展“一月一主题”“法律七进”普法宣传活动,做强做优“东东说法”特色普法品牌,每月定期推出法治宣传小视频1期、
法治推文8篇,充分利用线下活动与线上新媒体平台,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
深化法治乡村建设,政整理,建立健全镇(街道)、村(社区)重大决策征求法律顾问意见机制,确保177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不少于1个,新建法律之家与群众工作之家融合发展示范点3个,持续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实现行政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00%全覆盖。
加强法治阵地建设,推进法治文化设施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一体规划建设,新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场、街区)等大型法治文化阵地1个。加强基层单位法治文化形象塑造,到2025年底,实现新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依托法治文化阵地体系化、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实践活动。
普法之花绽放凉都
六盘水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2023年9月4日)
法者,治之端也。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八五”普法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始终坚持“普治并举、整体部署、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幸福六盘水实践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和谐有序的法治六盘水正阔步走来。一、共建普法大格局
2021年,“八五”普法工作启动,六盘水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依法科学制定并认真组织实施《六盘水市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健全完善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推动中央和省的“八五”普法规划在我市落地落实。
各市(特区、区)均成立普法工作领导机构,并结合本地区实际科学制定了“八五”普法规划,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能职责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和年度普法计划,对普法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并组织实施,更加系统的普法组织网络不断得以完善。全市300余家单位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并公布普法责任清单,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法治宣传,通过执法前普法、以案释法、主题宣传等形式,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将普法贯穿于执法、司法、管理和服务全过程。
二、树牢全社会法治信仰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承载着法治建设的明天,为深耕青少年法治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树立法治意识,感受法律威严,我市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青少年普法联动机制,采取“操场和报告厅大宣讲+教室小课堂”的方式,常态化开展普法进校园宣传活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校园暴力等案件,组建“数字未检+智慧观护”法治宣传教育专业化团队,负责向全市中小学校、中职等学生群体提供心理疏导、行为矫正等法律服务,形成法治教育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良性互动。
坚持把党内法规学习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必修课程,利用党群服务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平台,通过举办专家讲座、警示教育、专项竞答活动等不同形式,不断加大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力度,持续引导广大党员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减少违纪违法事件发生。
深化“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法治进乡村”等普法活动,持续发挥村(居)法律顾问法治乡村“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依法治理“指导员”的作用,不断提升村级组织民主决策、依法办事能力,筑牢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此外,紧盯务工人员的外出和返乡时间,利用行前教育、返乡座谈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聚焦借贷纠纷、婚姻家庭关系纠纷等重要情况,及时劝解疏导,做好法律服务,不断增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三、法治文化更加润人心
法治宣传栏、公交站台、的士车招呼站、路名宣传牌等张贴播放公益广告如今,无论是在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街头,还是在乡村路口,法治文化宣传墙随处可见,法治文化已融入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接地气、润人心。
让群众在休闲中接受法治熏陶,“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围绕“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宪法进农村”集中示范、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等宣传活动,大力加强宪法宣传,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统筹推进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阐释贯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法治文化广场、宣传栏、宣传长廊等阵地张贴宣传海报,通过“巡回法庭”“案例说法进农村”“三下乡”等活动,突出宣传民法典中具有时代特点和反映人民意愿的新规定,将民法典带到群众身边、送到群众心里。
充分发挥各媒体平台,深入融合“互联网+法治宣传”,组织机关单位、企业、个体工商户利用LED宣传屏全天滚动播放相关知识,在主干道高杆悬挂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内容广告牌,在公交站台、的士车招呼站、路名宣传牌等张贴播放公益广告。以“法律十进”活动为载体,围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防范电信诈骗、公共法律服务等重点工作,积极整合公安、司法行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团体力量,坚持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深入开展与社会治
理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宣传工作,坚持分类指导、因人施教,引导干部群众联系自身实际,在工作、生产、生活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同时,深入挖掘采访全市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民法典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
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和成效,让法治信仰日益深入人心,法治氛围日益浓厚,法治社会的基础日益稳固。
舵正风满立潮头,不忘初心谱新篇。在“八五”普法征程上,我市将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普法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法治实践,续写法治建设更加辉煌的六盘水篇章。
全力护航赣南苏区高质量发展
赣州市抓实“八五”普法工作纪实
(2023年11月10日)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赣州市连续获评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先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公众安全感持续位列全省第一。近日,全省“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座谈会在赣州举行,会议认为,赣州认真贯彻中央、省工作部署,坚持将全民普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市的长期基础性工程,夯实基础、聚焦重点、创新创特、持续发力,努力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为赣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夯基础抓重点
全面彰显普法工作效能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在组织领导、工作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普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重点主题,紧扣重点群体,广泛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作为。
强化保障夯基础。选优配强普法骨干,注重将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基层一线。以强化司法所建设为依托,采取招录、选调、聘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途径,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2022年新建或改(扩)建司法所办公用房76个,招录司法所辅助岗人员192名。发展壮大社会普法工作力量,着重从执法司法机关业务骨干、专家学者、资深律师等群体中,遴选人员充实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目前,我市已组建普法讲师团21个589人、普法志愿者队伍756支1.6万余人。加强对普法工作人员特别是新上任人员的系统培训,提升队伍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2021年以来,共有649名普法骨干参加市本级培训。
重点内容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宪法宣传周”暨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全宪法宣誓工作体系。突出民法典学习宣传,2023年在全市蓬勃开展“典亮校园成长守护”“典亮地标营造氛围”“典亮文艺惠民暖心”等七大行动,累计开展活动3496场次,受众达112.9万余人次;围绕居住权、高空抛物等涉民法典重点、亮点内容,推出《赣南表嫂来学法》系列短视频,线上线下同步推广,受众达700余万人次。
重点对象无遗漏。坚持抓关键少数、重点群体的原则,把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基层群众列为普法重点对象,实行分类宣传、分层施教,持续铸牢全
社会法治信仰。抓实“带头人”学法考法,落实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上法律知识考试制度。2021年出台赣州市新提任领导干部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实施方案,将线下考法作为新提任领导干部“必修课”;2023年出台关于常态化开展市级机关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的工作方案,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增强国家工作人员法纪意识、底线思维。抓牢“接班人”尊法学法。发挥学校法治教育主阵地、课堂主渠道作用,做到法治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为全市1081所中心小学及以上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1246名,经常性围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主题举办普法讲座,帮助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尊法意识,养成守法习惯。抓好“明白人”学法用法。以“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抓手,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教育培训,强化使用管理,带动基层群众学法用法。目前,全市已累计培养“法律明白人”骨干23.2万余人,全市农村(社区)法治元素随处可见,有力推动广大基层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重点领域无盲区。结合经济发展重点、社会治理难点、群众关心焦点,全面开展法治宣传,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八五”普法开展以来,全市组织开展“法治体检”活动698次,通过为企业“把脉问诊”,排查法律风险2552个,化解涉企纠纷2403个,有效提升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能力。开展“行政复议进园区、商会、企业”专项活动3700余次,设立服务点316个,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亿余元。围绕电信网络诈骗这个治理难点、社会热点,组织开展“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筑牢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第一道防线”主题实践活动,发动全市“法律明白人”骨干走村入户开展宣传,举办反电诈法治文艺演出523场,发放防骗宣传手册100余万册。《光头刘sir讲反诈》系列短视频,全网综合浏览量近亿次,获CCTV12社会与法频道、“学习强国”宣传推广。常态化宣传扫黑除恶有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教育群众“识黑辨恶”,发动群众“控黑揭恶”,开展宣传活动9000余场次。
抓创新创特色
全力打造赣南特色品牌
坚持创新引领,在红色法治文化建设、地方文艺普法、智慧普法等方面亮点突出,成效明显。全面推进红色法治基因传承。高度重视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研究、转化、宣传,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赓续红色法治血脉。全力建设革命根据地法制史“展示基地”,推进革命根据地法制史“专项研究”。2021年组建
红色法治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司法行政视角下中央苏区红色法制建设探讨》得到司法部的肯定。2023年,重点抓好《中央苏区法律文本整理汇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司法行政史》两项研究。其中《中央苏区法律文本整理汇编》作为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研究重点课题,已列入中央依法治国办秘书局《“革命根据地法制史建设研究资料汇编和著作”出版工作方案》。将编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司法行政史》列为我市司法行政工作重点,这项研究将填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司法行政史研究领域的空白。全力打造革命根据地法制史传播平台,抓好“红色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红色法治文化精品工程”。在红色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面,将红色法治文化融入城乡规划、文旅项目、红培基地,打造红色法治文化阵地24个;在“红色法治文化精品工程”打造方面,推出“寻乌经验”央视专题片、山歌剧《苏区干部好作风》等一批精品力作,试点红色法治文化直播,组织律师等走进红色法治教育基地,讲述红色法治故事,让更多的人接受红色法治文化熏陶。
创新发展赣南文艺普法。着眼“做大做强赣南文艺普法品牌”,借力互联网赋能,大力发展网络法治文艺,这一做法在2023年全省普法骨干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近年来,我市依托兴国山歌、安远采茶戏、全南车马灯等地方文艺形式,打造赣南特色法治文艺节目,并将其录制成视频推送至微信、抖音等平台,推动法治文艺渗入群众日常生活,累计创作视频类法治文艺作品550余部,23部获国家级奖项,19部获省级奖项。同时,开创律师说法栏目,采用“互联网+以案释法”模式,组织律师编创情景剧、山歌、说唱、小品等,推出《赣南律师来说法》《丽丽讲法》等一批律师说法栏目,江西公仁律师事务所参与制作普法短视频案例入选第二届中国律师公益(社会责任)典型案例。
抓创建强示范
持续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坚持普治结合、以普促治的工作原则,扎实推进基层、行业、社会依法治理,法治创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八五”普法以来,我市有19个村(社区)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有13个村(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获评数量在各设区市中最多。在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中,石城县申报的综合示范地区、寻乌县申报的“传承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打造‘法治赋能基层治理’新模式”项目被推荐至中央依法治国办。
让成都试点形成四川特点,成为全国亮点
成都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2023年10月24日)
“村里搞的民宿生意好,来旅游参观的人多了,乱停车的也多起来了,我想给你们反馈下。”“好的,董叔,您说的我已经登记在法治广福的观察日记上了”秋风拂过田野,蓝天白云下,成都市郫都区安德街道广福村“法律明白人”李鹃正在村里的“社区法律之家”接待群众。自成为四川省“法律明白人”实践工作站和成都市首批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以来,广福村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作为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观测点的“基站”作用,赋能村民法治素养提升,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保障乡村振兴有序实施。
广福村是成都市全面推进“八五”普法规划,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成都市创新的“社区法律之家”经验做法被写入国家“八五”普法规划在全国推广,“云学法云普法+”经验做法被写入四川省“八五”普法规划在全省推广;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确定成都市为全国唯一一个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的副省级城市;成都市10个单位、9名个人荣获全国“七五”普法先进,18个单位、16名个人获评全省“七五”普法先进。
一、聚焦顶层谋划确保“八五”普法工作有力推进
2022年4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成都市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召开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谋划部署“八五”普法工作,将普法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平安建设、文明创建进行考核评价。
2022年7月,中共成都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等11部门联合印发
《成都市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方案》,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审阅并作出批示。成都市举办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和工作推进会,配套出台试点工作观察员工作指引、观测点工作方案,公布两批68个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成立百名观察员队伍,开展公民法治素养实地观测,实现四类重点人群观测全覆盖。
成都市完善专职普法处室和工作人员配备,组建普法讲师团1100余人,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近3000场次,并将普法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八五”普法以来,成都市、县两级财政共拨付普法经费4400余万元,确保“八五”
普法工作有序开展。
二、聚焦重点内容抓好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八五”普法以来,成都市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校重点课程和“蓉城先锋党员e家”、国家工作人员年度学法考法及“谁执法谁普法”重点内容,中共成都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专题培训班。
每年“宪法宣传周”期间,成都市在天府广场“天府一标”处投放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标语,以“线上云联动”形式开展主题宣传,吸引73万余名群众参与互动,同时深入推进“宪法法律进高校”“宪法进农村”等主题活动。每年5月,成都市通过“线下推广、线上引流”的方式开展民法典宣传,吸引170万余人观看,1.76万人次参与线上“云PK”。组织开展“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线上学法暨民法典学考”知识竞赛活动,约10万人参与。
成都市坚持围绕各项中心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抓好专项主题宣传,截至目前,已开展“一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2000余场(次),覆盖240余万人(次)。
三、聚焦“四大行动”深入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
《成都市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方案》出台后,成都市印发工作标准40条,明确24个牵头部门和单位,为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提供科学指引。
自实施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提能”行动以来,全市已开展市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常务会讲法100余次;组织全市108个部门23个区(市)县共11.2万名国家工作人员开展线上学法考法,全市2022年度考法平均分93.66分,同比上升7.97%;运用“蓉城先锋党员e家”学习系统开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专题培训,共5.8万余人参与学习13.4万余次。
为实施青少年“学法筑基”行动,全市已实现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和法律顾问100%覆盖,3151.4万人(次)学生接受法治教育。在全国创新出台“法治校长”“校园法治微课堂”工作制度。目前,全市已分别创建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1所、33所、222所,部、省级示范学校数量稳居全省首位。
在实施村(社区)人员“识法明理”行动中,全市已升级打造“社区法律之家”2.0版2900余个,创新构建“法律明白人”培养“1+1+N”工作模式,授牌“法律明白人”共21949名,平均每个村(社区)达7.2名。
为实施企业单位人员“守法聚力”行动,成都市建立公司律师与社会律师、法官、检察官交流机制。“八五”普法以来,为全市1900余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800余次,组织法治培训400余次,开展包容审慎柔性执法110余万次,引导企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优化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
四、聚焦文化建设有力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八五”普法以来,成都市将15个法治文化设施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项目,结合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四大行动”,建设了集普法宣传、需求收集、资源推广、调查测评、效果反馈5大职能为一体的“可看、可听,可问,可复制推广”观测点68个,得到司法部高度肯定。成都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获评第三批“全国法治教育示范基地”,西部法律服务品牌创新中心等6个法治文化阵地获评第三批省级“法治教育示范基地”,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入选第二批四川省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
为强化法治文化影响力,全市140部作品参加第三届川渝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大赛,全市司法行政系统8部作品获得平安成都“三微”比赛各类奖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亮点工作被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报道1000余篇次,普法依法治理相关工作内容入选中宣部专题片《良法善治》,司法行政关注度、显示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为增强智慧普法效能,成都市司法局拓宽“云学法云普法+”智慧普法平台功能,升级推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功能,智能分析群众法律需求。目前,该平台注册人数已达346万。同时,设置热议话题、策划网络互动,有效发挥政务新媒体传播优势,共发布普法相关信息5.6万余条,阅读量超4.3亿人次,新媒体矩阵影响力不断增强。
五、聚焦依法治理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八五”普法以来,成都市聚焦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以深化法治乡村
(社区)建设,深化依法行政和行业依法治理,深化专项依法治理为抓手,全面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在深化法治乡村(社区)建设中,成都市将61个“社区法律之家”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项目,14个村(社区)获评第八、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社区)”,22个村(社区)被评为第一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培养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300余户,行政村覆盖率超过70%。
为深化依法行政和行业依法治理,全市组织开展了重大行政决策案例和法
治政府建设创新项目“双评选”,以及行政许可设定和实施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全市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专项检查,累计办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160余件、纠正问题50余件。
在深化专项依法治理中,高质量建设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编制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打造5G智慧参审室、诉讼服务室和远程会见室,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7000余件、服务群众960000余人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示范调解室88个,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9.9万余件,成功率98.5%。
六、聚焦普法责任制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八五”普法以来,成都市强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进一步推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体制,形成了“全市一盘棋”的大普法工作格局,极大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成都市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将各项任务分解到各级各部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清单中,45个部门单位、300多部法律法规、100余个重点宣传时间节点都被逐一压实到相关部门。依托“998法治大讲堂”电台节目,全市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人员定期做客直播间开展以案说法,权威解读法律法规政策,将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全过程,每期覆盖超200万人次。同时,聚焦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中心工作开展普法,围绕“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乡村振兴战略、大运会举办等开展专项普法宣传,充分利用户外大屏、地铁电视、公交电视屏、出租车顶电子屏、公交站台等投放法治宣传标语和法治公益广告5000万次。
让法治之光照亮生活融入人心
焦作市“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2023年10月17日)
2021年启动“八五”普法工作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全市“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大局,以提高全民法治素养为目标,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全市平安建设创建工程,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法治之光照亮生活融入人心。
一、营造法治氛围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2023年普法工作总结汇编8篇
- 页数:43页
- |大小:48.48KB
八五普法工作总结汇编(8篇)
- 页数:22页
- |大小:158.78KB
(8篇)2024最新“八五”普法工作总结情况汇报
- 页数:40页
- |大小:207.10KB
司法局上半年普法治理工作总结
- 页数:6页
- |大小:23.96KB
镇2022年度“谁执法谁普法”落实情况工作总结
- 页数:2页
- |大小:132.02KB
区XX局2024年度上半年普法责任制工作总结
- 页数:3页
- |大小:24.77KB
2023年八项规定工作总结、基层减负工作总结、纠治“四风”工作总结素材汇编38篇
- 页数:191页
- |大小:158.95KB
热门工作总结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6篇
- 页数:34页
- |大小:68.80KB
- 工作总结
有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的情况总结汇报
- 页数:2页
- |大小:24.11KB
- 工作总结
区科技经信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页数:4页
- |大小:140.73KB
- 工作总结
2023年度机关党委“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工作总结
- 页数:3页
- |大小:39.06KB
- 工作总结
关于XX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总结表态讲话
- 页数:4页
- |大小:25.19KB
- 工作总结
2023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和第四季度计划汇编4篇
- 页数:13页
- |大小:40.55KB
- 工作总结
今日更新
5月份主题教育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 页数:3页
- |大小:136.87KB
××县招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页数:12页
- |大小:142.54KB
×××公安局机关党委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 页数:7页
- |大小:186.25KB
《2019—2024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工作总结3800字
- 页数:6页
- |大小:29.16KB
“转观念、勇担当、新征程、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阶段性工作总结
- 页数:3页
- |大小:22.76KB
“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总结
- 页数:5页
- |大小:39.8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