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中位数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中位数说课稿2篇

  • 页数:8页
  • 字数:约 5996 字
  • 大小:55.00KB
  • 格式:.doc
  • 版本:Office2016及以上版本
  • 作者:肖迪Ppter
  • 中位数说课稿2篇

    中位数说课稿一

    说课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中位数》

    一、说教材


    中位数的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一个新要求。它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科学推断能力,形成统计观念。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数,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

    这一节安排的主要内容是:理解某些情况下,用中位数作一组数据的代表,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合理性;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学会计算中位数的值。

    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和特点;学会计算一组数据中位数的值;

    2.在具体的情境中,解释中位数的实际意义;

    3.感受中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基于以上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学会计算中位数的值。教学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解释中位数的实际意义。

    二、说设计理念

    1.《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大量的现实生活素材,如游客年龄、学生成绩、职员工资等问题进行教学。

    2.建构主义观强调:知识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通过学生亲身参与,自主探索,主动建构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对中位数意义的理解和中位数的求法,强调学生自身的感悟与探究。

    3.新的教学观还要求: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改编了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用两个具体的生活实例教学,而把例题淡化,作为练习处理,以突出对中位数意义的理解和中位数的求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 情景教学法。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中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

    (2)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探究,让学生去感受中位数的意义,得出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2.学法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强调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建构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我通过情境创设、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四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一) 情境创设

    新课开始,经过简单的导语后,我画面出示:在旅游时碰到这样一些游客,年龄有大有小,导游计算了游客的平均年龄,她这样说:请让让,这里来了一些平均年龄是17岁的游客。我提问:这些游客需要被照顾吗?导游这样介绍合适吗?学生经过合作讨论后认识到求平均数使本来需要被照顾的游客,一下子变得不需要被照顾。我顺势揭示课题:为了解决问题,数学家们发现有一个新的数能反映大部分游客的年龄特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中位数。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平时我们用的最多的是平均数。当学生发现用平均数描述游客年龄有问题后,就要舍弃平均数选用中位数,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就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尝试感受、初步体验

    揭示课题后,我追问:从中位数这个词的字面看,这组年龄统计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是哪个数,学生会根据“中位”这个词回答是“8 ”,我初步定义:一组数据最中间的数就是中位数,这个数和大部分游客的年龄接近,反映了他们年龄的一般水平。再让学生充当导游解说,学生会很轻松地说出:“请让让,这里来了一些年龄大部分在8岁左右的游客。”

    【设计意图】这样安排,既让学生初步感受了中位数的意义,还能体会中位数的优越性。知道当数据个数是奇数时,中位数的求法。使课堂中流淌着接受新知的气氛。

    2.实例探究,理解感悟

    我又出示实例:二年级(1)班进行了口算比赛,这是圆圆这组的比赛成绩,平均分是84分,圆圆考了89分。她可开心了。告诉妈妈:妈妈,我这次的成绩比小组的平均分多了5分,处于“中上水平”,您应该奖励我。圆圆应该被奖励吗?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认为:圆圆不该得到奖励,因为她是小组倒数第二名。这时平均分没有办法反映小组大部分同学的成绩。

    我再提问:想想,中位数可以吗?中位数位于哪个位置?学生可能找95或94,再引导学生计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5和94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由生活经验入手,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学生合作探究,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学习数据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加强对比,明确概念

    这时学生已经体会到用中位数比较合理,但中位数的意义还是不明确。我继续出示这两个事例的统计表,学生观察发现第一个事例中有个游客年龄特别大,第二个事例中有一个学生成绩特别低,所以用平均数不合适,应该用中位数,使学生明确:中位数在出现极端数据(偏大或偏小)的时候,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最后出示练习,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和中位数的适用范围。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中位数,什么情况下该用平均数。学生会说:第一组数据因为“80”这个数偏小, 应该选择中位数。第二组数据因为“6000”这个数偏大,应该选择中位数。第三组数据因为没有出现极端数据,应该选择平均数。

    【设计意图】这样安排体现了知识由浅入深,学习内容逐步明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有层次的练习中,反复理解、领会中位数的意义,区别平均数与中位数的适用范围,突破教学重难点。

    4.打乱顺序,学会求法

    学生对中位数的意义和适用范围了解已深了。但还不了解求中位数时数据要按顺序排列。我出示习题,前两组数据学生能很快找出中位数,但在第三组数据时,学生受定式思维的影响,可能会脱口而出“50”。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学生会发现“50”是这组数据的极端数,不能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再引导学生理解:要求中位数,数据的排列应该有一定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认知形成冲突,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明确,求中位数,数据要按一定顺序排列,既突出了重点,又掌握了方法。

    (三)巩固练习

    学生对中位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已经掌握,这时及时出示练习加以巩固。第一个练习出示学生跳绳成绩统计表,求平均数和中位数,并从统计量的角度考虑,选择合适的统计量。第二个练习适当加大难度,让学生在统计中,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并做出科学推断,找到中位数。

    【设计意图】我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这些练习,让学生计算平均数和中位数,加强两个统计量的对比,感受中位数的实际意义,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四)归纳小结

    我提问: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学生会对照板书设计说说收获与感受,以加深对本节知识点的印象。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紧紧围绕教学内容,随着内容讲解的进度,适时板书出中位数的优点和求法,高度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精简、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总之,本节课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现实素材中、自主探究中、讨论交流中感悟中位数的意义,探索中位数的计算方法。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建构知识,主动发展。

    中位数说课稿二

    (一)教材说明: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统计学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统计观念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统计中,对数据的分析以及做出科学推断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平均数”在小学和前两节也已经初步学习,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但现实生活的事务是多方面的,针对数据中出现的“异常值”时该如何评价呢?中位数应运而生。从知识的掌握看:它是对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进一步完善,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从数学的应用价值看:从“单一”的“平均数”评价逐步过渡到“多元”的综合评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中位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在描述一组数据特征方面的差异,对统计数据多角度、全面的分析。(由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多借助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及现代教育技术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②、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社会生活问题,积累数学应用、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②、在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计算中培养认真、耐心、实事求是的态度。

    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其自信心。

    ②、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习积极性;在中位数的学习中,渗透一组数据对称的数学美以及树立求中位数时对应的数学思想。

    4.教法和学法:

    ①、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采用“以问题为中心”讨论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学习;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程及思想方法的概括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其主体地位;教师是通过参与学生活动中以启发、调整、激励体现主导地位。

    ②、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学疑结合”、“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的学法指导,注意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流程:

    布置作业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讨、探究新知自主学习、形成概念指导应用、积极创新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事先布置学生准备统计图表,包括扇形图,折线图和条形图。课前时间学习小组长检查,并作出评价。收集完成情况较好的作业。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某餐厅招聘服务员.小张听领班说这里的平均月工资超过1000元,觉得不错,就前来应聘,并获得录用。小张工作几天后,发现没有一个服务员的工资超过每月8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每月1000元呢?带着这个疑问,他来到财务室看到这样一张工资表:人员经理领班出纳服务员杂工合计月工资(元)600025002000800600——人数(人)12220227工资支出(元)60005000400016000120032200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分别按学习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领班所说的平均月工资超过1000元,是否欺骗了小张?1.2、平均月工资1000元能否客观地反映餐厅一般员工的收入?为什么?3、你觉得还能用什么更合理的数据来反映一般员工的收入?

    设计意图:

    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力求创设一种问题情境;疑问是发现之母,通过现实和学生认知上的矛盾激发同学的探索欲望。在问题的情境中发现,有利于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合作探讨、探究新知】

    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1、去掉经理的工资,求其它几个数的平均数。

    2、以大多数人即大堂服务员的工资来反映平均工资水平。

    3、以处于中等水平的员工(出纳)工资来反映平均工资水平。

    设计意图:

    学生之间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评价、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平。同时,教师作为参与者,应主动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对学生的认识不断地起促进和调节作用;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教师对问题解答要点:(1)为什么去掉经理工资?与截尾平均数的区别?因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容抹杀的。体现统计是一门客观公正的科学,应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2)为什么以大堂服务员的工资来反映平均工资水平?因为这样评价更符合实际情况。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科学价值观的培养。

    【自主学习、形成概念】

    让学生自学教材,结合上面的故事带着问题进行讨论、解决。有助于同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采取同学间“一问一答”的形式即:一部分同学提问,另一部分回答,活跃课堂气氛。可能提出的问题:(1)什么是中位数呢?(2)怎么确定中位数呢?(3)中位数有什么作用呢?(4)中位数和平均数有什么异同?(5)各有什么优缺点?。教师小结: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比较稳定,它与这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对这一组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最为充分、最为广泛,在统计中有重要作用,但计算比较较繁,并且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计算较易,但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指导应用、积极创新】

    问题2:

    (口答)求下列各组数的中位数:(1)、90,96,84,80,95(2)、90,96,84,80,95,25(3)、-5,28,6,72,99,-1,56(4)、85,4,48,-2,95,4,8,100


您可能喜欢的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门说课稿

今日更新

在线
客服

相关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