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导入、初步感悟。播放音乐《春之声》片段A师:听的过程中,可以随音乐轻轻东移动,用身体表示出你的感受。(随音乐做简单律动)听完后告诉老师:在这段音乐中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想做什么?有没有想跳舞的冲动?情绪怎样?能不能听出是几拍子的?(活泼、欢快、节奏感强,是三拍子的)一般舞曲都是三拍子的。(三拍子引出圆舞曲。)介绍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他一生做了五百多首乐曲。(讲解一下为什么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因为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父亲是叫约翰?施特劳斯,为了加以区别所以加个小。他父亲也是个音乐家,著名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就是他父亲创作的。而小约翰?施特劳斯主要创作的是圆舞曲。下面就带大家来欣赏一下由奥地利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春之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歌曲,使学生进入春天的情境,引出本课教学。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表达春天到来时人们美好的心情。2、表演唱歌曲《嘀哩嘀哩》,体会小朋友在寻找春天时神秘、喜悦、自豪的心情。3、感受回旋式曲式。二、方法(1)教师弹奏包括引子和尾奏在内的八个音乐主题,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八种色块,选择分别代表的主题,并标注顺序。然后,重点视唱A和B两个音乐主题。进行对比。(2)再次聆听全曲,看着课件摆色块。如有重复,用备用的色块。(要求学生准备三份色块)(3)简介回旋曲式和《春之声》。三、赞美春天师:春天是美丽的、动人的、充满生机的,它就像一幅绚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一段醉人的舞,现在就让我们来创编我们心中的春天。
教学过程:1、在《音乐之声》的歌声中走进教室,初步体会歌曲中对于音乐的赞美之情。2、教师简介《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的内容,播放课件,配合视频和音乐让学生了解电影的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图像、声音、内容合为一体,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为下面欣赏歌曲做好铺垫。3、介绍并欣赏主题曲《音乐之声》创作背景及相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风格。4、播放《音乐之声》在影片中的片段,欣赏原汁原味的电影歌曲,体会歌曲情感,分析歌曲内容,感受四四拍的节奏,让学生说出欣赏感受,并再次欣赏《音乐之声》,鼓励学生跟着哼唱。提示学生注意演唱形式的变换。5、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介绍独唱、齐唱,比较合唱与重唱的异同,并提醒学生注意在演唱二声部时第一要注意唱准自己声部的旋律,二要相互配合,和谐统一。6、欣赏影片中的其他插曲《Do Re Mi》和《孤独的牧羊人》,分别播放从电影中剪辑下来的视频,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与乐趣。说出两首歌曲带给我们的感受(《哆来咪》欢乐有趣,《孤独的牧羊人》诙谐幽默)。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烘托情感,渲染气氛,让感情发挥的淋漓尽致,让电影得到更完美的诠释。7、小结及作业:适当的时间自己欣赏《音乐之声》这部影片,完整体会影片和歌曲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初步体验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奥斯卡金像奖吗?3、师:有一部曾获得过奥斯卡7个奖项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有一个叫玛丽亚的修女,来到一位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她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并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他们得到慈母般的温暖。(播放多媒体《音乐之声主题曲》)4、导言。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唱唱这首歌。让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歌曲中所体现的对于音乐的热爱之情。二、探究新知,感受体验1、师:请同学们认真地听,说出这首歌的演唱情绪!(优美、缓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音乐之声》,这首歌是《音乐之声》中的主题曲,是一首美国歌曲,歌曲为4/4拍,C大调。(板书)2、模唱歌曲,体会音乐要素(层次变化)师:下面让我们随着音乐,轻声地填唱歌词,感受歌曲的旋律。(播放《音乐之声》范唱,学生轻声跟唱)3、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学唱吧!(教师指导学生跟琴学唱)师:在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变化音,谁能找到它?现在让我们来唱一唱。(重点指导有变化音的乐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创入问题:(1分钟)请问同学们是否知道音乐是由哪几个基本音构成的呢?(学生答)(二)引入新课:1、正题:师:(3分钟)那再问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美国的一部电影《音乐之声》呢?这首《音乐之声》就是这部电影主题曲,那我们来感受一下别人是怎样来演绎这首愉快的曲子的。(播放视频)师:(5分钟)看完了这个视频有怎样的感受呢?想一想它的旋律是怎么样的?它是主要在讲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生:(各自举手回答)情绪优美、演唱地十分缓慢。2、(10分钟)引导学生看谱面,它跟其它谱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如:填入未完成的音符。(途径:播放音频再让学生自己填空,也可以提问学生)3、用电子琴弹出旋律教对填入的音符。4、(5分钟)讲解谱面上的一些音乐标记,如谱号、拍子、反复记号。5、(10分钟)练声:1 2 3 4 | 54 32 |1—‖要求:用a或o或i来演唱,一口气唱一句,呼吸要流畅。(可请几个学生上来示范)6、(2分钟)用电子琴跟着,教师带唱,学生随后唱着。7、(5分钟)用电子琴弹,学生自己唱。(方可唱多两次,熟悉一下旋律)(三)布置作业:1、唱熟这首曲子的旋律。2、复习英语歌词,不懂读的可以要先去查字典。
教学过程一、组织上课师生互相问好。二、整体感知1、感性欣赏《新疆之春》:让学生看着画面,聆听音乐,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和音乐风格。2、作品简介:《新疆之春》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作曲家马耀先、李中汉,采用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素材,1956年创作的一首具有新疆音乐风格的乐曲,乐曲的感情乐观豪爽,曲调优美、流畅、朗朗上口,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3、分段欣赏:将乐曲分成三段式,进行每一段的欣赏和讲解。1)听第一段:A从节奏和旋律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B模唱该乐段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2)听第二段:A模唱该乐段的主题节奏。B体会该乐段出现的小提琴演奏技巧。3)听第三段:让学生知道乐曲中的结束句。4、完整欣赏:1)注意乐曲的整体结构。2)体会乐曲的主题特征和演奏技巧。3)对三段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5、总结:1)新疆音乐风格:旋律、节奏……2)乐曲背景:作者、创作环境……3)小提琴演奏技巧:双音、拨弦……师:春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季节,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今天我们歌唱了祖国美丽的春天,感受了新疆的美丽春天。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春天,为创造祖国更美的春天努力吧。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新疆歌曲让学生进入音乐教室时感受到音乐课堂气氛。 二、音准、听力训练: 1、用哼鸣的方法跟琴模唱 方法:由单音到乐句,音域由低到高再下行。2、节奏听辨及模仿 要求:教师用琴弹奏和弦,学生用手敲击节奏。 三、新课教学: 师:说说你们所了解的新疆,包括服装、特产、歌舞动作、音乐等等。(学生发言)今天我们就再来欣赏一首新疆的器乐曲——《新疆之春》。1、作者简介:马耀先(1938至今)小提琴演奏家,回族,乌鲁木齐人。1959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同年入中央实验歌剧院任演奏员。1961年调新疆歌舞团任乐队首席兼独奏演员,后任乐队队长。作有《新疆之春》等乐曲和歌曲。 李中汉(1933至今)作曲家,河北定县人。1949年入西北艺术学校学习小提琴。1954年考入西安音乐专科学校专修作曲。在校期间合作创作了《新疆之春》等。现在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文工团任作曲。作有小提琴曲《欢乐的牧场》、歌剧音乐《帕丽扎特》等。 2、乐曲初听——思考: (1)、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在这首乐曲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用什么乐器做伴奏的?(3)、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并思考,乐曲听完后师生共同解决思考题。)
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 大屏幕播放歌曲《新疆之春》,学生伴随音乐走进教室。优美的音乐,动人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歌舞之乡——新疆。 (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情境交融,以情诱兴,为学好新课做铺垫。)二、新课导入 列举常见的新疆民族歌舞照片以及习俗。三、整体感知 (1)感性欣赏《新疆之春》 让学生聆听音乐,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和音乐风格。 (初听乐曲,感受音乐,整体把握乐曲的情绪。整体感受是音乐自身规律的体现,也是艺术熏陶饿一个方面的要求,是真正提高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符合从整体局部的认识规律。体现了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练习,能够引起音乐教育理念。) (2)设置疑问 A、乐曲的音乐风格怎么样?(音调、节奏) B、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C、乐曲是采用哪种演奏形式? (根据设置的疑问进行讨论。教师整理归纳:这是一首新疆音乐风格的乐曲,演奏乐器是小提琴,伴奏乐器是钢琴。) (3)作品简介 《新疆之春》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作曲家马耀先、李中汉,采用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素材,1956年创作的一首具有新疆音乐风格的乐曲,乐曲的感情乐观豪爽,曲调优美、流畅、朗朗上口,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4)视唱练习(音乐主题) 引导学生击拍、视唱练习。要求:旋律顺畅、节奏准确,精讲多练,以唱代讲,以唱入境,以唱悟情,最后熟唱乐曲主题。
《流浪者之歌》总的来说先抑后扬的。前面三部分的悲伤在为最后的激昂酝酿,这使得乐观的主题更能给人以震撼。萨拉萨蒂通过自己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完满的表现了吉普赛人或者说旅行者的感想。其实从广义上来说,我觉得《流浪者之歌》是为追梦人写的,那些追逐自己梦想的人,不就是一个个成功路上的旅行者吗。路上总会有荆棘,总会有那么个夜晚我们想起家乡,想起最初开始的地方,然后看着自己现在依然一事无成,所执着的依然遥遥无期,这时候该怎么办。是放弃还是走下去。《流浪者之歌》告诉我们,即使你一直忧郁悲伤,不被人理解甚至看不到希望,只要还有梦想,就像吉普赛人还有他们的音乐舞蹈,就应该乐观的走下去。结果无从知道,也许结果本来就不重要,就像吉普赛人为何流浪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这个过程,是这一路的风景,我想,这也许就是流浪的意义吧。
新课教学1、作者介绍。埃?格里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1843年6月15日格里格生于卑尔根的商人家庭,1907年9月4日卒于同地。6岁随母学钢琴,得到音乐启蒙教育。经著名小提琴家布尔推荐,1858~1862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格里格一生经历了挪威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年代,具有进步的民主爱国思想。他沿着布尔、诺拉克等人开创的道路,努力钻研民间音乐。在创作实践中,他借鉴欧洲各国音乐传统,特别是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成果,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歌颂,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生活的艺术感受,创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音乐。其代表作品有《培尔?金特》组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挪威农民舞曲》等。2、歌曲介绍。《索尔维格之歌》是格里格为诗剧《培尔?金特》写的作品,由剧中人索尔维格演唱。歌曲表现了索尔维格等待爱人培尔?金特的归来,从头发青青一直到白发苍苍,始终不渝。3、聆听歌曲,谈剧中主人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等待?主人公是怀着忧虑的心情在等待。4、曲作者又是用怎样的旋律来表现这种情绪的呢?歌曲前半部以小调的阴暗色彩,表现索尔维格旷日持久等待的忧虑心情,后半部分仅用一个“啊”,表现了她在想象中对培尔?金特必将归来的信心和喜悦,这是一首表白忠贞之情、永恒之爱的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常用的电声乐器和电声乐队的组成形式,哪位同学能把这些知识帮助大家复习一下?二、《丝绸之路》1. 播放《丝绸之路》一个完整乐段,思考:主旋律选用了什么音色,是属于哪个国家的音乐?生:不很确定,有点像箫,中国的。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丝绸之路》,是日本著名音乐人喜多郎先生为纪录片系列“丝绸之路”创作的主题曲,哪位同学们可以为我们讲讲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吗?2. 师: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人们历经艰难险阻……曲作者选用了一些特殊的音效来表现它们。乐曲共演奏了3次,请同学们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你认为这些特殊的音响效果表现了什么?完整播放音乐《丝绸之路》。生:驼铃的声音,风的声音,第一次主题演奏两次,第二次与第三次都演奏一次,第一次后半部分的伴奏有颠簸的感觉,第三次渐弱结束……师:曲作者用合成器模仿沙漠里的驼铃、风声等自然界音色加入乐曲中,又选用具有中国特色民间乐器的音色作为主旋律的演奏,更有来自合成器、电吉他等营造出来的一种能够把听众带回古代、飘渺的伴奏衬托,使这首现代音乐作品带有浓厚的中国情调。三、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教学导入1. 播放音乐《青春舞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引入本节课主题。 营造良好的上课氛围。2.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学生齐唱《青春舞曲》。一部分同学仍用打击乐器伴奏,找2—3名同学伴舞,全体齐唱歌曲。(播放《青春舞曲》伴奏)。二、新课学习欣赏《共青团员之歌》。(1)播放《共青团员之歌》,感受作品的意境。①提问:歌曲所属的国家?音乐的情绪?分为几个部分?(学生回答:苏联。情绪充满了激情、昂扬的斗志和对祖国妈妈的依恋。分为两个部分。)②继续提问:带有什么样的音乐风格?(提供多选答案,供学生选择:进行曲风格、抒情风格?)③学生选择:进行曲风格。 ④两个部分的音乐情绪有着怎样的变化? 第一部分充满的斗志,如号角般的节奏,旋律坚定有力。 第二部分充满柔情,旋律连贯、绵长,表达了对妈妈的不舍,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共青团即将奔赴战场的坚定信念。(2)再次聆听《共青团员之歌》,并随音乐简单哼唱。(3)如果参加合唱比赛,在演唱的基础上,可以这首歌曲里加入怎样的表演形式?师生共同讨论,参考答案如下:可以在第一部分跟随音乐节奏踏步,让学生思考第二部分演唱,还适合不适合用踏步的方式为歌曲加进表演形式?如果不适合,学生讨论适合歌曲形式的表演形式?第二部分可以加进身体的晃动,如互相之间挽起胳膊,分排交错晃动等等。可以在某个环节加进打击乐等等。
⒉设各种难度场景,引导幼儿大胆地面对困难、主动挑战困难、创造性地战胜困难,尽情体验胜利的喜悦。二、活动准备:⒈活动材料:桌子18张、桃子(纸球)若干个、录音机等。⒉活动环境布置:⑴三列由桌子并成的石洞。⑵三列由桌子并成、相隔的石桥。⑶将桌子搭成高(130厘米)的“花果山”。⑷教师扮演—孙悟空、妖怪。
2、培养幼儿自主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主动性、创造性。 重难点: 重点:发展攀爬、跳、平衡等基本动作,体验运动的乐趣。 难点:幼儿能自主地参与,并探索不同的玩法。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