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和认识彩车巡游是节庆游艺形式之一。学习并掌握主题型、活动型彩车模型的设计制作方法。 2、在欣赏评述中,感受节庆中的彩车艺术,在探究实践中拓展设计思维,在参与“彩车巡游”的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3、体验彩车制作的科学原理,乐意和同学分工合作,体验节庆彩车巡游和学习成功的乐趣。 围绕个主题,综合利用各种环保材料设计制作美观的活动彩车模型。 彩车整体造型的构思与应用的活动原理。 教师播放视频,再讲述导语,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氛围,引起他们的兴趣。(出示ppt) 师: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吧!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彩车有不同的装饰和特点。 师:在盛大的庆典或节日的游行队伍里,常可以看到色彩缤纷、造型独特的大型彩车,为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同时很好地体现了一定的主题和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一、了解车的类型、结构、功能等,并学会运用多种媒材制作造型美观的车。 二、掌握制作车的基本方法。 三、在实践操作中感受用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材料制作车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训练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实践与创造,养成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利用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材料,制作汽车。 教学难点:车型设计新颖美观,结构合理。 教师用具:电教媒体,教学课件,汽车范作,剪刀,双面胶等。学生用具:自备的制作汽车的各种材料(如,塑料瓶,易拉罐,各种蔬菜、瓜果,橡胶泥,剪刀,小刀,钻子,牙签,旧鞋,袜子,玩具赛车车轮等。)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明确目标 1、欣赏萝卜汽车和拖鞋汽车,并分析其制作材料的特殊性。 2、板书课题。 二、交流讨论,呈现问题 1、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你会选用哪些材料,制作汽车的哪个部分呢? 2、师生互动探讨:恰当、巧妙地选材。(了解学生的创作想法与思路,教师及时予以引导。)
二、第一部分: (自我介绍)同学们,进入美术教室有一种装修一新的感觉,但你觉得美术教室还缺少点什么吗?就这个小问题展开讨论。 (以几个人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讨论 1、如何进一步整体地美化我们的美术教室? 2、针对一扇窗、一扇门、一堵墙或整个教室进行装饰。 3、完成具体作品的讨论。(布置工作:两周内,以组的形式,自由布置好美术教室。即时评奖)
1、教学主题图。(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材情境图。思考问题:[1]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2]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活动内容?(按顺序)(2)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你想到了什么?(3)各组代表汇报。(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1]这是某个校园里的活动情景图。从图中发现了教学大楼前面的两树之间都插着4面不同颜色的旗子,升旗台上也飘着一面国旗。[2]运动场上每4人一组小朋友在跳绳。[3]篮球场上每5人一组准备打篮球比赛。[4]板报下面摆的花是每3盆摆一组,旁边还有很多盆花。(5)根据上面的信息(条件),想一想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议一议。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在动物学校的旁边开了一家超市,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去那儿购物。今天,小熊哥俩正在商店里购物呢!你想看看吗? 2、教师出示情境图,教师板书课题:小熊购物二、自主探究新知 1、解决第(1)个问题“小熊该付多少钱?” 1)“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教师总结重要数学信息。 2)“ 大家看小熊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出“小熊该付多少钱?”这个问题。 3),教师巡视搜集学生出现的不同做法 4)展示学生作业,并引导其他学生质疑“第二个算式是什么意思?”若学生中不出现第二个算式,教师引导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5)脱式计算: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教师结合算式指导学生进行脱式计算,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一、游戏活动激趣,认识对称物体1、游戏“猜一猜”:课件依次出示“剪刀、扫帚、飞机、梳子”的一部分,分男、女生猜。2、认识对称物体:1)师质疑:为什么女生猜得又快又准呢?2)小结: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物体。(板书:对称)二、猜想验证新知,认识轴对称图形(一)初步感知对称图形1、将“剪刀、飞机、扇子”等对称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形还是不是对称的。2、师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图形)(二)猜想验证对称图形1、猜一猜:出示“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燕尾箭头”等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师:这些平面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怎样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
1,猜一猜 师:这里有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一朵花,谁能猜出这朵花是什么颜色的?盒子里的花儿的颜色是确定的,为什么你们会有那么多不同的答案? ……师:好,老师给一个提示:红色和黄色。会是什么颜色呢?师:要想准确猜出球的颜色,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怎么办? 师:满足你的愿望,第二个提示:不是红色的。2、猜球游戏: 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一个白色和一个黄色的乒乓球,现在把它们放到盒子里,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师:我摸出其中一个,你猜猜是什么颜色的球呢?师:猜得准吗?老师给你们一些提示吧:我摸出的不是黄球,那我摸出的是什么颜色的球?你是怎么猜的?师:那盒子里面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呢?你是怎么猜的?小朋友们很聪明,根据老师的提示能准确地判断出球的颜色,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简单的推理。
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 21~25 26~30 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 21~25 26~30 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请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万以内数的哪些知识? 回忆学了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2、下面先请大家独立做教材第3题,然后集体订正。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3、写一写,再读一读。① 千位上是2个千、百位上是5个百、个位上是6个一。② 二千五百零六。4、 下面复习用计数单位表示数,独立完成书上第4题,想一想是怎样做出来的。5、 复习近似数。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题,找出这段文字中哪些数是近似数?并画出来。再请同学回答。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一、复习导入1、口答: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99加1是多少?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二、讲授新课1、出示主题图。(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2、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3、教学例1。(1)数一数。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提问:1.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用字母怎样表示正比例关系? 2.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1)时间一定,行驶的路程和速度 (2)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 3.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什么条件下,两种量成正比例? 4.导入新课: 如果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两种量存在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变化规律。
2.比较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时,要在同一( )、同一( )进行。3.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 )比例。4.同样高度的物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测出的影长是会( )的。 5、李明在操场上插上几根长短不同的的竹竿,在同一时间里测量这几根竹竿的长和相应的影长情况如下表: 竹竿长/米11.21.8245影长/米0.50.60.9122.5比值 (1)算出竹竿和影长的比值,并填在表格中。 (2)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3)这时李明测出旗杆的影长是5米,你能求出旗杆的实际高度是多少米? (4)这时王刚测出一棵松树的影长是2.4米,你能算出这棵松树的实际高度吗? 6、为了测量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同学们找来了一根长8分米的木棍立在旗杆旁,发现木棍的影长是6分米,同时又发现旗杆的影长是7.5米,你能求出旗杆的高度吗? 7.在同一时刻,小璐测得她的影长为1米,距她不远处的一棵槐树的影长为5米。已知小璐的身高为1.3米,这棵槐树的有多高。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地球一小时在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活动由来:“地球1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1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这是一项全球性的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首次在悉尼倡导之后,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大家都来参加这个活动。[1] “地球1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展开,一下子吸引了超过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参加;随后,该活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席卷全球。在2008年,WWF(中国)对外联络处透露,全球已经有超过80个国家、大约1000座城市加入活动。2013年,包括悉尼歌剧院、帝国大厦、东京塔、迪拜塔、白金汉宫在内的各国标志性建筑也在当地时间晚八点半熄灯一小时。[2] ,其中包括巴勒斯坦、法属圭亚那、加拉帕戈斯群岛、卢旺达、圣赫勒那岛、苏里南、突尼斯等首次参与“地球一小时”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北京鸟巢、水立方、世贸天阶等标志性建筑同时熄灯,同一时段,从上海东方明珠到武汉黄鹤楼,从台北101到香港天际100观景台,中国各地多个标志性建筑均熄灯一小时,全国共有127个城市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
一、单元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根据单元人文主题、语文核心素养、单元任务群、学生学习方式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对第六单元教学做整体设计,统筹安排。说教材这个单元一共收入了四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劝学》《师说》 《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和两篇随笔(《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所选作品从不同角度论述有关学习的问题,或阐述学习的意义,或讨论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或描述读书的经历与感受,使我们获得不同的启迪。说课标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课标中明确,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思辨性阅读学习内容:一是论说名篇,二是时事评论。思辨性表达学习内容:一是学习书面表达、阐发自己的观点,二是学习讨论和辩论。
解1:设该多边形边数为n,这个外角为x°则 因为n为整数,所以 必为整数。即: 必为180°的倍数。又因为 ,所以 解2:设该多边形边数为n,这个外角为x。又 为整数, 则该多边形为九边形。第二环节:随堂练习,巩固提高1.七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度;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为1800°,则n=________。2.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那么它的内角和就增加 。3.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7条对角线,则这个n边形的内角和为( )A 1620° B 1800° C 900° D 1440°4.一个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等于120°,它是( )边形。5.小华想在2012年的元旦设计一个内角和是2012°的多边形做窗花装饰教室,他的想法( )实现。(填“能”与“不能”)6. 如图4,要测量A、B两点间距离,在O点打桩,取OA的中点 C,OB的中点D,测得CD=30米,则AB=______米.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请你填一填这两道题,看看你学得怎么样。(课件第2张)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³) 、(dm³)、 (m³)。2.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³)。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³)。4.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³)。【设计意图】1dm³是多少cm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间的进率:(课件第3张)(1)下图是一个棱长为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³。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呢?(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想的?(3)汇报交流:(课件第4张)生1:如果把它的棱长看作是10cm,可以把它切成1000块1cm³的小正方体。10×10×10=1000.生2:它的底面积是1dm²,就是100cm²,100×10=1000,一共是1000cm³。1dm³=1000cm³【设计意图】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讨论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2.你知道1m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课件第5张)生1:把棱长是1m的正方体,看作棱长是10dm的正方体,10×10×10=1000dm³。1m³=1000dm³。 生2:棱长是1m的正方体,底面积是1m²,就是100dm²,100×10=1000dm³,一共是1000dm³。生3:1m³=1000dm³ 3.整理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1)小组讨论: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计量单位?请整理在表中。
(一)复习导入 1.师:我们学过了因数的有关知识,下面老师就检验一下,看你们学得怎么样?(课件第2张)(1)24的因数有(1,2,3,4,6,8,12,24),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24和30的公因数有(1,2,3,6),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约分的根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要约成最简分数,需要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所以复习环节设计了这两个知识点的练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2.大家一定都喜欢孙悟空吧!你知道孙悟空最大的本事是什么吗?(72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创造第73变——变分数!(二)探究新知 1、探究约分的方法。(1)把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较小且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课件第4张) 小组讨论:你是怎么想的?汇报交流(课件第5张)生1: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生2:我用24和30的公因数2去除,,然后再用12和15的公因数3去除, 生3:我直接用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6去除。(2)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约分?(课件第6张)生1: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