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国旗下讲话: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我是初一16班何思颖。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勿忘国耻,圆梦中华。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周。唱起激昂的国歌,凝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的思绪万千……今年的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正式设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一个我们不该遗忘的日子,77年前的这一天,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们的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同胞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华民族曾经那段风雨飘摇的日子。历史是一面明镜,也是一本教科书。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只能使中国成为别国欺辱侵略的“靶子”;历史告诉我们: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更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历史告诉我们:热爱和平,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在第二个“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夕,作为学生的我们能做一些什么呢?
国家公祭日的国旗下讲话:勿忘国耻立志成才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勿忘国耻,立志成才》!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77年前的12月13日,一个比今天还要冷的日子。那一天日军的炮火轰开了南京的大门,灭绝人性的侵略者用机枪扫射、活埋、把人当做刺杀的靶子,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他们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了我30万余同胞!惨叫四起,撕心裂肺;尸骸遍地,触目惊心。这是历史上屈辱的一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心痛的日子,这是一段永远无法让中国人忘却的国耻。国家公祭,既是对自己死难同胞灵魂的安抚,也是对那些犯罪者的警示,警告这个罪孽深重又不愿悔改的邻国,更是告诫我们的国民,保持清醒状态,不要有片刻的忘却与麻木,绝不能忘却历史、忘却苦难。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在共同悲痛。
今天是XX年12月9日,78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八一宣言》的感召下,北平的青年学生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领导下,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外”的呐喊,那声声呐喊让每一个国人充满了斗志,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自豪,让每一个渴望和平的人看到了希望。如果说,中国古代的历史宛如锦绣织成,那么它近代的岁月则是被血浸透。鸦片战争后,曾经一度领先世界几千年的中国,被抛到时代大潮之末,屡遭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的欺凌,腐朽无能的旧政权使我们的列祖列宗也为中华民族的受苦受难而太息,“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山六岳低”,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人的百年屈辱百年长恨意犹未足。自一二九运动后,中国已经走过了许多峥嵘的岁月,已搏击过云海中的波涛,但还在高飞,还在向更壮丽的境界飞翔。过去几十年来,中日关系一边发展,一边不断爆发矛盾和冲突。面对矛盾和冲突,中国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也正因为如此,在东亚安全、环保、日本的联合国地位等诸多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不与日本主动起摩擦。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善意并没有被日本准确理解,相反,日本前首相小泉,去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咄咄逼人,企图将钓鱼岛国有化;并一直在干扰中国的航空识别圈问题。这是对历史的无视,这是对历史的扭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二八班的顾焱凡。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分享高二南京励志之旅的感受。1月8日、9日,我们高二年级来到有着六朝古都之称的南京,完成为期两日的励志之旅。当车子驶入南京市区,这座城市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古老、深邃与不屈,这样的感觉是街区路边的一棵棵粗壮高大参天的梧桐树给我的。两日中,我们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完成了十八岁成人仪式;去了雨花台,纪念了在抗日战争中付出自己生命的爱国志士;在被誉为美食一条街的夫子庙品尝了许多当地独特的美食;最后登上了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陵墓——中山陵。在这么多的景点中,我记忆最深刻,感悟颇多的两个地方是大屠杀纪念馆和雨花台烈士陵园。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了解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振兴国家》!XX年12月13日,首个国家公祭日,今天,凄厉低沉的警报从首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的主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响起。随即,南京全市各个警报器一起响起,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都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也停下了脚步,全城默哀1分钟。历史回顾: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孩子们高举“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的群像之所以更打动人心,因为这些稚嫩的面孔代表着中国的未来。以国家公祭这么重的分量去悼念死难者,就是要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未来的高度必将由今天这些手捧菊花的孩子们创造,这些孩子未必完全明白“勿忘国耻”背后沉重的历史内涵,未必完全理解默哀的意义和公祭的分量,未必深刻了解那段被侵略历史的残酷和悲壮,但以国民的身份参与国家公祭的经历,将深深地刻在他们心中,让他们铭记一生,并用这种强大的集中记忆去反抗健忘和拒绝遗忘。
迟到许久的祭念,不可忘却的历史。无数的战争痕迹在岁月中湮没,在发展中毁弃,在建设中面目全非。当人已老去,当物已不在,我们拿什么让子孙记住这段历史?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XX年国旗下国家公祭日讲话稿 今天是12月13日,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XX年2月正在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两项草案,决定将9月3号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号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请大家了解这段历史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军一手制造的骇人听闻的血腥惨案。它被称为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出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野蛮和凶残,也反映出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欺凌和宰割的深重苦难。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在占领上海、苏州、杭州等地之后,又攻陷南京。在南京城里,杀人成性的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血腥大屠杀。他们首先对已经失去战斗力的中国守军成批成批地进行枪杀,接着在全城进行疯狂的大搜捕,枪杀了无数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杀人杀红了眼的日本侵略者,甚至冲进国际委员会为救助难民而申请划定的“安全区”,对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难民进行残忍杀戮。
9月18日国旗下讲话:勿忘国耻1931年9月18日,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82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猖狂的梦想,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出兵攻占我国的东三省,蒋介石命令东北军“不许抵抗”,致使东三省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29万中国军队,1万日本军队,本应该是多么悬殊的兵力对比,可是只有三天,日军竟没有废什么枪弹便一举占领了东三省,3000万同胞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成为了亡国奴。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的耻辱啊!亡国奴的悲哀是同学们无法想象的!“九·一八”事变次日,东北地区最大的金融机构――东三省官银号被日军占领,库内存有的66万斤黄金和200万元银元尽数被日军劫走。对于黄金,就按一两300元算,相当于亿元,而现在的银元,最高可卖到四十万人民币一枚!贪婪的日本人还不满足于现状,还要在思想、行为上控制我们:据被殖民者李慧兰回忆:“日本人控制了学校。我们小学是都要学习日语的,语文一个星期上6节,日语一个星期要上8节。”李惠兰还清楚的记得沦陷前课本的模样,封面是“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并印有孙中山先生的肖像,那是中华民国的国家象征之一,也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爱国之心。日本人侵略后,强迫孩子们将这些代表着我们爱国之心的课本销毁掉,如果你不听从,将会面临入狱!那时,孩子们上学,大人们上班,除此之外大家相互告诫不出门或者少出门。伪政府的军队佩戴着枪支把守在火车站和市内交通要道,排查过往行人,并强制人们佩戴和背诵伪政府公布的“反动口号”
上周我们学习了如何预防艾滋,努力保护我们的身体,学习了宪法精神,认真规范我们的言行。这周我们将继续行走在前进的路上,完善自己,铭记历史,爱国进取。上周五是12月9日,今年是纪念“12.9”运动81周年,明天是12月13日,是我国第3个国家公祭日。历史是一个国家的家谱、一个民族的族记,它记载着国家的光荣和梦想,也渗透着民族的辛酸和血泪。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简中学生总是思考着曾经的荣辱与得失,带着对国家的热爱与关心,努力奋斗。我们清楚地记得:1935年,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爱国学生挺身而出救华夏于危难。他们冲出校园,走上街头,放声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勇敢展开同反动军警地搏斗,随后运动波及全国各大城市,形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这场运动让日本侵略者胆颤心惊,掉头鼠窜,因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抗争。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勿忘国耻,立志成才》!12月13日,也就是前天,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是对死难者的最高祭奠。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纪念战争中的死难者已成为国际惯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些国家纷纷设立国家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战争中死难的国民。比如: 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的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今年,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77年前的12月13日,一个比今天还要冷的日子。那一天日军的炮火轰开了南京的大门,灭绝人性的侵略者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星期的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血腥屠杀,使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
我们在升旗仪式上,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听着雄浑豪迈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激动。“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当年无数革命烈士为了民族的解放而发出的吼声!这也是炎黄子孙不屈的意志!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勿忘国耻,强我国防国防,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防务。一个国家为了捍卫自己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在军事方面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所采取的防卫措施的总和,统属于国防。国防与国家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国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古往今来,任何一人国家,都需要建立强大的国防,用以保卫国家的利益,抵御外来的侵略。如果有了国家,没有国防,或者国防薄弱,就难以抵御外来入侵之敌,无法保卫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如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国防建设荒废,形成“有国无防”,时而受到八国联军铁蹄的蹂躏,时而受到日本侵略军的烧杀和掠夺,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就是这个道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国防建设,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防体系,有了强大的陆、海、空三军和战略导弹部队,有了比较完整的国防科研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有了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和后勤保障,使外来侵略势力不敢轻举妄动,不敢随意欺负我们,我国人民扬眉吐气,以崭新的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二条规定:国旗“应当早晨升起,傍晚降下”。这里的“应当”,就是“应该”和“理所当然”的意思。升旗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它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第一百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第一百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同学们、老师们,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问题,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希望全体师生在首个宪法日到来之际,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
国家宪法日国旗下讲话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我是初三(2)班的李xx,严副校长上周谈了今年我们国家的两个首设日,其中一个是国家宪法日,他谈的比较简短。我今天在这里再和大家一起说说“国家宪法日”。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这是我们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中央号召要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引导各级组织和全体公民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教育部随后发出了全国各学校也要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关于首个“国家宪法日”,党中央主席xx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而我们目前的现状是: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一个国家只有形成体现法治精神、顺应时代潮流的法治体系,人民才能有尊严的生活,国家民族才能振兴。
同学们,老师们:2月4日,也就是今天,今天是中国的“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将宪法实施日定为“宪法日”,意义十分重大。XX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今天我们举行一次特殊的国旗下讲话,学习宪法中的一些知识。在宪法的第四章中,有对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的规定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星红旗是方形,红色象征革命,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星用黄色象征红色大地上呈现光明。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3/10,居左;四星较小,其外圆直径为旗高1/10,环拱于大星之右侧,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表达亿万人民心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如似众星拱北辰。旗杆套为白色,以与旗面的红色相区别。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穿过季节的群山,越过时间的隧道,金菊飘香的十月,带着微笑向我们走来。十月的蓝天,风清云淡;十月的大地,遍地歌颂。我们的祖国有广阔的疆土,有辉煌的历史,有风光秀丽的山川五岳。我们的祖国是东方的明珠,是腾飞的巨龙,是地平线上初升的太阳。这样美丽的祖国,叫我们怎能不热爱?青藏铁路的顺利通车、北京奥运会的精彩举行、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完美对接、第一艘航母的瞩目出航,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当每一个炎黄子孙看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时候,都会热血沸腾,壮志激昂。这样强大的祖国,叫我们怎能不热爱?我们的祖国,冰灾压不垮,地震震不倒,再多再大再苦的灾难我们都不畏惧。在灾难面前,每一个中国人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传递正能量,展现出了最大的爱国热情。这样不屈的祖国,叫我们怎能不热爱?
同学们,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国家宪法日在国旗下的讲话稿,欢迎你的阅读。 一: 同学们,老师们: 12月4日,也就是今天,今天是中国的第二个“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将宪法实施日定为“宪法日”,意义十分重大。XX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今天我们举行一次特殊的国旗下讲话,学习宪法中的一些知识。 在宪法的第四章中,有对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的规定第一百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星红旗是方形,红色象征革命,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星用黄色象征红色大地上呈现光明。
导语:在国家宪法日,大家会带来怎样的国旗下讲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家宪法日国旗下讲话,供各位阅读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国家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稿【一】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站在庄严的国旗下,想跟大家聊聊法律。有人说,法律是明媚的阳光。阳光照耀之处,耕地、河流、森林、草原、湿地、野生动物等等都有相应的法律保护着,法律的保护使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大自然更加和谐。有人说,法律是一件安全的外套。人从一生下来开始,法律就对幼儿、小孩受教育、婚姻、生命财产不受侵害、社会医疗保障、老年抚养等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法律的保护让我们快乐地成长,安全地拥有,幸福地生活。有人说,法律是行动的指针。像我们开口不能骂人,伸手不能打人一样,我们的言行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同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大人们每做一项工作,每签订一个合约,都要涉及到很多法律条款,法律使我们的社会运行有序,和谐相处,健康发展。12月4日是中国的“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宪法到底是什么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将宪法实施日定为“宪法日”,意义十分重大。XX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各位领导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庆中华!金秋十月,国旗招展,举国同庆。今天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喜悦,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9岁生日;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都在尽情高歌,为古老而年轻的祖国深深感慨,激动! 在举国上下欢庆国庆节之际,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年,祖国近年来的巨大变化使我感到骄傲和自豪,谨写下自己的心得,献给党和像我一样热爱祖国的人们。伟大祖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展现新气象,昭示好前景。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奔腾向前,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奥运会上的金牌体现一个民族的强盛,发射场上的火箭再现巨龙腾飞的形象,崛起的跨世纪宣言迎来整个世界羡慕的目光,让我们用坚定的信念迎接新世纪中华民族的灿烂和辉煌 !
面对困难重重而勇往直前奋斗的是民族精神;面对死亡的威胁自强不息英勇就义的是民族精神;面对凌辱祖国的列强,挺身而出、维护祖国尊严的,还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它是世界的最高峰,向下方眺望。它看到了祖国雄壮美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中国人……此时,它虽然身在寒冷的峰顶,但它心里却有一颗炽热的太阳为它驱赶寒冷。但是,当它看到人面兽心的侵略者残忍地杀害无辜的百姓,一股憎恨在心底油然而生,就仿佛凶猛的列焰在心头焚烧,久久不息。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去,抚敌垒炮台默默耸天立。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风范长存,从太军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的大将,到抗日战胜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官兵,他们有没有留下名字的,还有的没墓场和石碑。然而“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英灵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这篇关于国旗下讲话: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尊老爱幼新风,是编辑为您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国旗下讲话: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尊老爱幼新风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尊老爱幼新风".不少同学都知道,本周六是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东汉时期,民间在这一天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在这个属于老年人的节日里,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做国旗下的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中华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学们应该对刚刚过去的清明节记忆犹新,也对即将到来的三月三歌圩节充满期待吧?可,是否有同学知道,这两个节日与中国孝道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呢?清明节返乡祭祖表达了对已逝亲人的思念与尊敬;三月三歌圩节中的师公舞蕴含着浓浓的孝道文化,无一不在说明着中国传统与孝道文化的密不可分。孝道文化,即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文化传统,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孝道文化经过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和核心价值观。孝敬是太阳,给人温暖;孝敬是大山,给人依靠;孝敬是水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古有晋人王祥卧冰求鲤,近有将军陈毅探望病母,古今中外孝的事例可谓数不胜数。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从古至今,孝顺不仅是衡量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社会秩序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然而在今天,有多少人又把这种传统的孝继承下来呢?是否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那么就可以对基本的孝的美德嗤之以鼻,置之一边呢?难道孝的故事永远只能停留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中吗?这答案显然不是。孝道是我们每个人要秉持一生,永远的传承并发扬下去的。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