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助推乡村“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把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政法信访系统“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活动,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开展xx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找准工作定位,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助推乡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在政法信访系统“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大走访活动中,共走访群众3136户,走访企业41家,收集问题线索及意见建议93个,帮助协调解决群众困难17个,转办解决问题31个,其余问题已转办或全部解答;在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共开展入村(居)法治宣传服务8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7人次,化解矛盾纠纷6件,帮扶特殊人群6人。二、强化法治宣传引导,助推乡村环境卫生“八乱”整治围绕乡村环境卫生“八乱”整治目标,以“法律七进”为载体,利用各种普法平台和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和与乡村“八乱”整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知识,教育引导群众懂法律守公德,依法依德整治乡村环境卫生“八乱”现象。今年以来,共开展集中法治宣传活动70余次、“法律进乡村”活动100余次、“送法进校园”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及物品13万余份,利用网络平台推送普法信息300多条。
一、重点工作情况(一)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情况1.出台的文件。为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出台印发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中共XX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为充分发挥行业部门数据筛查预警和乡镇入户调查核实筛查,出台印发了《关于加强行业部门参与长效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预警风险对象监测和帮扶的通知》。2.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主要做法。一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我县实施“扫码申报,帮扶无忧”、“干部摸排,包村到户”、“筛查预警,合力监测”和“跟踪记录,巩固成果”四项举措,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二是全面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对全县35户104人边缘易致贫户,6户18人脱贫不稳定户及5户1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根据主要风险原因因户施策、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并发放《XX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监测帮扶登记证》,跟踪记录“三类人群”每个季度政策落实、帮扶举措、“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收支等情况,既突出帮扶,又强调监测,做到及时发现监测对象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三类人员风险是否可以消除,帮扶措施是否到位。截至目前,筛查预警和入户调查共完成六期1748人;全县摸排监测现有边缘易致贫户35户104人,脱贫不稳定户6户1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户16人,今年新纳入3户10人突发严重困难户。未消除风险7户26人,其中XX镇1户5人、XX镇1户2人、XX镇1户4人、XX镇1户4人、XX镇1户5人、XX镇1户4人、XX镇1户2人。
一、2021年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今年以来,XX镇凝心聚力抓产业,迈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步伐。(一)利用三个闲置。利用老旧的学校、村部等闲置资产,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产业;租用闲置的农房集中发展云芝、羊肚菌、食用菌等现代农业,增加村民收入;引导一批妇女和中老年闲置劳动力参与技能培训,投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热潮。(二)坚持三个培育。培育加工产业。有效引进电子、鞋业、饮用水生产等产业,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培育高效农业。鼓励发展羊肚菌、云芝、魔芋、稻鱼轮作等高效农业产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培育种养大户。构建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三)把握三个重点。实现产业转移承接。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做好产业承接,引导制鞋、电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我镇转移,努力发展镇域内工业企业。实现资本转行衔接。通过乡村振兴的带动,引导房地产、工业资本等投资到农业产业,给乡村振兴带来活力和希望。实现产业链延伸对接。对接经开区美妆谷和现代农业园,积极承接其原材料的种植和加工,发展黄桃、迷迭香、魔芋等种植业,提高产品的经济附加值,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四)引领三支力量。“党建+能人”治乡。吸收本地能人进入党组织队伍和“支村”两委队伍,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带领群众致富。“乡友+资源”回乡。发挥在外乡友的资金、资产和人脉优势,引导回乡创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资本+项目”下乡。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将是经济发展的大舞台,引导转型企业在镇域内扎根,运营项目建设,壮大产业资本,服务广大农村。
一、落实摘帽不摘政策严格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监管,确保政策和工作平稳过渡,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需要,合理安排帮扶资金,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持重点。今年以来共争取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共计139万元。其中省文旅厅拨付乡村旅游扶贫资金98万元,县文旅体中心拨付乡村旅游奖补资金16万元,县文旅体中心投入乡村旅游规划资金25万元。这些项目资金的投入,有效助推了为我县乡村旅游发展。二、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指导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加工业等产业,实现稳定增收,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扶贫重点,以产业化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2021年,重点实施了XX镇甄岗村龙盘水库乡村旅游休闲区绿化项目,XX镇元圩村游客服务中心(村史馆)布展及停车场改建项目,XX镇砖洪村旅游漫道二期项目,XX镇慈佛寺村旅游沿线亮化延伸项目,XX镇李西圩村李氏庄园游客服务中心项目,XX乡双门村旅游线路亮化及枣园生态农庄垂钓平台建设项目。特别是XX镇甄岗村,近年来通过县文旅体中心的定点帮扶,乡村旅游业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0万余元,带动2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帮助青少年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乡村振兴后备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指导全市各小学深入开展“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队课和“六一”主题队日活动,开展少先队先进个人和集体评选表扬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少先队员们听党的话、跟党走。与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妇联、市关工委共同开展“新时代好少年”选树活动,推出*名事迹突出的青少年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身边榜样,让全市未成年人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二、下阶段工作计划下半年,团市委将利用暑假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扬帆计划”“返家乡”和“三下乡”品牌活动,在服务广大大学生的同时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微心愿活动,帮助农村困难儿童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扛深扛实落实责任,上下一心推动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切实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制度和组织保障。一是坚决扛起责任高位推动。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以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担任指挥长的乡村振兴指挥部,调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研究解决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明确任务分解、推动责任落实。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专题会达xx次以上,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进行谋划布局、协调推进。同时,严格落实五年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紧密结合x实际,制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x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持续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共筑行动”结对帮扶活动的通知》等指导文件,为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明确了工作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二是资源整合保障工作力量。制定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联系指导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构建”主要领导统筹抓、分管领导牵头抓、部门乡镇具体抓、指挥部办公室督查跟踪抓”的工作格局。全县调集xx名事业编制,成立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专职工作人员总体稳定,有力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有序衔接。三是扎实抓好问题排查整改。对照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省市督查反馈和举一反三对照排查发现问题,认真开展大排查,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精准到位,全县统筹各类渠道共认领发现问题xx个,国家层面反馈的x大类xx个问题,举一反三对照排查发现问题x个,省级层面反馈问题x个,市级层面点对点反馈问题xx个,县级层面自查发现问题xx个。针对各类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切实将问题分解到责任部门和乡镇,建立整改台账、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压紧压实”双台账、双责任、双销号”责任,统筹抓好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建立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坚决防止问题反弹。xxxx年,”乡村振兴云”中的各类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受理扶贫专线xx起,办结xx起,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xxx%。开展督查暗访、检查、审计xx次,保证整改出实效。同时,强化结果运用,考核问效选拔x人、评先选优x人、追责问责x人,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精心谋划研究安排。始终坚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及时成立县委、县政府主想领导为组长的XX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协调推动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先后制定下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全县农牧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在调整优化XXX次联村单位的基础上,着力强化“三农”工作队伍建设,选派XXX名年轻后备干部担任乡村振兴示范村、“三变”改革试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村及后进村第一书记(其中乡村振兴试点村X名),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组织基础。二是紧盯脱贫攻坚,全面贯彻“一户一策”。用“过筛子”的办法对XXX次村(社区)开展困难户摸排工作,完善贫困户基础信息,规范建档立卡村贫困退出的有关资料,围绕产业增收、基本医疗、安全住房、兜底保障等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有潜在返贫风险的困难户全部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规划,并将“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规划与三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乡村振兴着重工作和联村单位帮扶规划有机衔接,确保了帮扶措施有项目支撑、有资金保障、有专人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退出验收准绳。
(一)积极促进粮食生产提质扩面。粮食生产全年共完成粮播面积0.784万亩,粮食总产量284万斤,其中稻谷播种面积0.424万亩,单产610斤,总产2586.4吨,超额完成项播种面积和产量。实行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栽培管理。其中水稻2500亩,优质稻推广100亩,种植玉米650亩,薯类1080亩。(二)切实落实对种粮农民补贴政策。2021年在xx镇规模种植粮油补贴面积1103.5亩,补贴资金253388元。品种为单季水稻、小麦、油菜,其中油菜59.4亩;2021年xx镇旱粮种植补贴面积86.5亩,补贴资金10380元。2021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4638.61亩,共1263312.05元。全部补贴资金通过农医保卡直接发放给种粮农户,坚持增支一次性补贴,直接兑给农户,不增中间环节,资金补贴发放率达100。(三)强农药市场安全检查力度。配合上级农业部门对xx镇6家农资店安全检查6次,均未发现高毒高残留农药。蔬菜农残检测1284次,合格率100。
(一)坚持产业强县不动摇,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振兴战略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出台乡村振兴系列方案和产业扶持政策,印发《XXXX年XX县农业产业脱贫富民实施方案》,支持草畜产业和特色种养,对草畜产业、蔬菜产业、旱作农业、绿色产业、中药材产业进行经济补贴,推进产业融合,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开拓产品市场等。举全县之力补短板,确保一个不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二)坚持扩量提质不放松,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加强“XX辣椒”、“红梅杏”、“朝那鸡”等品牌创建,建设药畜蔬粮等特色优势产研基地,发展乡村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融合农村三大产业发展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近年来在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几年来,我们X县针对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的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了农村党员发展的数量和质量。首先是制定好发展党员规划,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认真落实省、市发展党员规划精神,注重在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企业骨干、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重视发展年轻党员和女党员,逐步优化党员结构。其次,是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发展党员工作水平,增强了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性和程序性。从去年开始,X县在全县试行发展党员测评制、预审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还有就是把发展党员工作做为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不断加强督促检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使命感和责任感。每半年对各乡镇党委发展农村党员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对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宣传和推广。检查结果作为评判乡镇党委书记、组织专干和支部书记是否称职的主要依据。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有了较大的改变。
(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全方位法律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我局高度重视、全面部署、狠抓落实,各科室、部门主动担当作为,第一时间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启动防控预案、第一时间做好应对措施。为保障我市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为市政府各项决策事项提供法律建议和意见。督促有关部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发挥普法宣传、基层服务、律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等多重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及时为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做好疫情防控相关法律知识和政策宣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四)紧靠资金保障不滞后,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6.强化提升项目库建管用水平。严格按照项目库管理要求,结合各村(社区)实际,围绕国家、省促进农民增收联农带农机制相关要求,明确项目联农带农机制,严格做好项目库建库工作。成立项目库审核工作小组,做好项目库管理工作,对助农增收作用不明显、村集体经济增收不明显、负面清单等“带病”项目坚决不予入库。积极做好项目库动态管理,对于未开工、无法实施的项目及时剔除及时更新,对已开工项目做好项目监测,全力推动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工作。17.加强衔接资金和项目资产管理。严格落实衔接资金、东西协作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落实资金公示公告及绩效评价制度,成立由财政所、经济发展办等部门及项目实施村(社区)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资金监督小组,对项目资金进一步展开监管,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合理、规范,确保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项目实施完成后严格按照资产管理办法及时开展扶贫资产移交、确权登记及登记备案,明确资产权属及管理单位,多形式式探索闲置资产盘活,确保资产长久发挥效益。
二、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我乡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全面从严管党严要求高标准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理论学习成效有待提升。二是支部书记抓党建促业务的办法不多。三是村级经济相对薄弱。下一步,我乡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政治思想引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拥护“核心”的政治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市、区各项决策部署。二是提升党组织战斗力。持续深化“三化”建设,扎实开展组织生活,深入推进“思想大解放、发展大落实、作风大提升”三大行动,持续夯实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加快促进产业升级。继续做强文旅品牌,瞄准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发展方向,培育发展好优势产业,找准切入点,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四是提高经济服务效能。继续开展好“暖心护企”“民情夜访”等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主观方面,发展的主动性、创新性、均衡性不强。有的街道镇、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解放不够、用心用力不够,对乡村振兴工作把握不透、理解不深、研究不足,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亮点不明显。个别村动员发动不深入,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现象,主动破解难题勇气不足、招数不多,缺乏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比如,在农村闲置资产、土地流转、资金投入等方面,思路不宽,以地生财、招财引财的能力不强,“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
(一)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效1.兜底保障密实牢靠。7月,我市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657元/人/月,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至854元/人/月,分散和集中供养特困人员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至550元、750元/人/月,社会散居和集中养育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分别提高至1100元/人/月、1550元/人/月。9月,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21828户226989人,农村低保覆盖率达4.2%;保障农村特困人员27517人,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57.3%;保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699人。今年以来,共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99176.7万元。2.监测机制逐步完善。加强重点人群预警监测,对乡村振兴部门登记的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坚持“应享尽享、应扶尽扶”,及时将其中符合条件的纳入救助范围。全市目前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共30144人,其中已纳入农村低保14714人、纳入特困192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会救助住地申领、全“城”通办,在市域内彻底打破申办社会救助的地区“隔阂”和户籍“壁垒”。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印发《XX市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制定23项“干货满满”的举措。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采取“单人户”纳入低保等措施予以保障,今年新纳入“单人户”低保2618人。全面建立特困人员住院护理保险制度。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力度,将县级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经费额度定为社会救助资金总额的1%。4.约束制度日益完善。制定出台五项制度,分别是低保对象与财政供养、领取职工养老保险、领取遗属补助等人员定期比对制度,低保金卡折开户人、保管人为非低保家庭成员登记制度,低保对象死亡、嫁出、迁出按月报告制度,低保经办人员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按季抽查制度,低保对象长期末端公示照片按季抽查制度。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规划引领,全面推进我县文化旅游业有序开发。我局积极与省市文旅部门结合,组织编制了《*县文化和旅游全域发展规划》,**、**分别组织编制了《*新村生态园规划设计》《*村公共文化空间提升初步方案》,坚持以规划为指引,全面推进我县文化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推进我县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今年来,我局重点推动*县市民中心项目、*县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项目、舜耕农业文化生态园项目、宇憩乐樱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项目、*县濮水湿地公园项目、*县*新村生态园项目顺利有序施工;*县尧帝文化风景旅游区项目、孙膑旅游城改造提升项目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引资,通过与北京中海工程建设总局、尧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龙岗旅游集团、无锡市香梅集团有限公司、*沐岩置业有限公司等公司投资洽谈,力争尽快落地实施;同时,李进士堂镇冀鲁豫边区抗日纪念馆项目依托辖区内丰富的辖区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冀鲁豫边区二地委机关、《冀鲁豫日报》地下印刷厂、人民银行的前身之一鲁西银行地下印钞厂)打造红色旅游区,目前,其核心项目鲁西银行博物馆的规划设计也已完成。 (三)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打造县域乡村旅游品牌。 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全省乡村旅游精品化创建和村庄景区化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们依托省发展改革委开展的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开展的美丽村居、省农业农村厅开展的美丽乡村以及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的*省旅游特色村创建为基础,上报了三年计划培育*个村庄景区化的目标。同时,积极申请村庄景区化培育专项资金*万元,用于王堂村、*村、凤凰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四)加大对外开放,打造县域旅游线路。为更好推进我县文化旅游业发展,我们积极加强与全市及周边县区旅游区的对接,推出县内一日游、两日游及区域内多日游精品线路,提升区域旅游合作水平,加快构建跨区域文化旅游大市场。 (五)加强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提高县域知名度。为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我局积极响应市委宣传部与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游购*,惠享精彩”文化旅游产品特卖汇契机,挑选优质的文化旅游产品(孙膑旅游城门票、左营绿豆丸子、中国鲁锦),利用新媒体载体和网络平台进行推广;配合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云游*”系列主题推广活动,充分利用市级新媒体平台,创新营销模式,实现主题推广活动常态化,形成上下联动的新媒体营销矩阵主题内容包括景区、美食、非遗、文物、戏曲等各类文化旅游要素资源和文旅活动,目前我们发布的三个主题始终排名第一。
(一)乡村规划不全。各村建筑物规划不健全、功能不齐全。农村公路、物流、供气、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未实现全覆盖。农村医疗和教育水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等设施相对落后。产地批发市场、产销对接、农产品直销网点等设施相对滞后,物流经营成本高。农村垃圾收集收运和污水处理能力有限,先进技术要素向乡村扩散渗透力不强。 (二)土地集约化利用低、强制化手段不足。长期以来土地资源的粗放低效利用,耕作制度被忽视,农业的结构不合理。由于生产资料不断上涨,农业成本大大增加,而农业产品的收购价格较低,种地经济效益不高,出现了撂荒、休闲农作。水资源缺乏同样是影响XX镇土地利用的最大障碍,干旱缺水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和粮食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天然雨水不足,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也不十分丰富。同时存在耕地保护考核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开垦耕地的后续管理缺少必要的措施。
1.放大典型示范力。坚持“村庄为教室、大地为课堂、村官当老师”,持续放大典型效应。筹资×万元在×村建成全县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常态化、全覆盖组织农村干部现场教学,实现培训成果最大化。县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放大×典型效应推动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水平的指导意见》,组织力量拍摄专题片《×》,编印《×》书籍,整理《×》杂志专题稿件辑印成册,形成“一片一书一刊”,作为入农村干部必学教材,×村的典型事迹在×日报微信公众号点击量突破×万,有效提升、持续放大了×的先进性和影响力,营造出“学典型、比变化、促振兴”的浓厚氛围。
(一)严格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管理一是全面开展全县行政执法人员编号和信息采集工作,扎实做好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件换证工作,确保全县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到位,全县共10个乡镇、25县直部门符合换证条件共514人(不含公安系统),为依法执法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组织参加全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实现应考尽考,全县在编干部报名403人,其中乡镇167人,县直行政执法部门236人。(二)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方面开展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汇总和调整工作,印发《中共XX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的通知》(X委法办〔2021〕6号),转发《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开展行政裁量基准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X委法办〔2021〕7号),指导全县行政执法机关开展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重新梳理工作,截止目前全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梳理已完成单位3个,分别为:水土办、审计局、市监局(执行省局文件);目前执行省市制定文件的19个,分别为:生态局、农业农村局、应急局、卫健局、新广局、交通局、文旅局、地震办、民政局、民宗局、公安局、科技局、司法局、退役军人局、住建局、统计局、人社局、水利局、残联;正在梳理的单位3个,分别为城管局、工信商务局、财政局。
一、基本情况XXX县政府办公室现有48人(不计政府领导),其中班子成员10人,有1名主任,1名副主任兼信访局局长,1名副主任兼法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还有4名副主任,1名督查室主任,1名网管中心主任,1名法制办副主任。有一般行政干部24人,工勤人员14人。内设10个股室:分别为秘书一、二、三、四股、法制办、信息股、行政股、督查室、网管中心、车队。公文主要由秘书一、二、三、四股负责办理,现有文秘人员13人,下设收发室和文印室,分别有专职收发传阅、文印档案人员各1名。二、公文办理情况(一)严把素质关。文秘人员素质是公文办理的关键,XXX政府办公室始终把文秘人员素质提升作为一项重点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以讲促学。每周一例会学习1次,传达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文件精神;每周四定时集中开展1次文秘学习,以会商文稿、工作交流为重点,提升写作水平;每月开展干部讲坛活动1次,邀请县内外领导专家主讲,不断拓宽干部职工知识面。二是以训促学。每年开展全县性公文办理培训1次,对公文应用、收发办理等进行全面培训,解决基层办文人员“脱节”的问题;每年安排人员参加省、市办公厅(室)组织的各类公文处理培训,确保公文办理与上级相衔接。三是以赛促学。办公室内部每年开展公文处理应用技能比赛1次,提高公文规范化水平;每季度开展信息写作评比1次,以多写多练提高干部职工信息写作水平;每两个月开展非规范性公文大练兵1次,既提高能力,又为全县综合性会议活动筹备提供素材。通过各项学习,文秘人员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