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出示课件2】“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思考。(板书课题:8千年梦圆在今朝)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出示课件3】默读课文,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解决字词。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2.出示词语。
【说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尝试、火焰、捆绑、身躯、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等词语。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最终实现梦想的原因,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 默默奉献、 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这篇课文激情澎湃,字里行间充满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自豪与骄傲。教学这一课,我注重引导学生用朗读从字里行间品味自豪和骄傲的感情。
一。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独立阅读,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阅读课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阅读、感悟的过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经过。体会载人航天工程的艰巨和困难,感受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字词【课件出示20】琥珀松脂拂拭渗出前俯后仰一番澎湃怒吼美餐晌午热辣辣挣扎冲刷推测详细指名读,赛读。1.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预设: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象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3.谈话导入新课:根据这块罕见的珍贵的琥珀,作者推测想象出一个十分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琥珀的形成过程。那么,作者是怎样推测、怎样想象的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思考,一起推测,一起想象。二、品读课文:还原推测过程,品味文章语言。(一)默读课文,大胆质疑。【课件出示21】默读课文,做批注,提出不懂的问题。预设:1.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2.它们是怎样成为化石的?3.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三、联系文本,赏人物之“美”。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在卖芦花鞋的过程中,哥哥青铜给你留下的印象是否更深?请在文中相关地方做标记。画出相关语句。【课件出示7、8、9、10】2.小组交流阅读感受。3.全班交流,感悟人物形象。生自读,师巡视。交流相机出示:这是家里的一笔收入,一笔很重要的收入。从编芦花鞋去卖,卖的钱是“一笔很重要的收入”,可以看出青铜的家用一个词形容,可以说是?(穷)师:青铜一家是怎么做芦花鞋的?(指名读,要读得好)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生指名读。让我们跟着青铜一起来试着做芦花鞋。指名读。找出表示做芦花鞋动作的词语。预设:(采搓进编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自学生字词语。2.检查生字词语:(1)读准字音。【出示课件4】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节拍整齐集中墨绿嫩绿淡绿粉绿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读准翘舌音“叉”,后鼻音“瓶”。(2)理解词义。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3)重点指导:【出示课件5】交叉:方向不同的几条线或条状物互相穿过。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在音乐中,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指挥:指导演奏的人。整齐:有秩序,协调一致。重叠: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互相覆盖。(4)指导书写。大家读准了字音,了解了字义。请把要写的字在课堂本上每个字写一个,一定要看准每个字的笔画,端正、工整地把每一个字写好,注意写字的姿势。
三、总结全文,完成课后练习1.老舍笔下的猫你喜爱吗?为什么?老舍笔下的猫不像猫,倒像——(小孩子)。老舍把猫当作小孩子来写,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它的淘气、可爱,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2.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的喜爱之情也表达出来。3.师述:你能学习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吗?【出示课件25】出示总起句(任选一题):(1)猫真老实。(2)猫很尽职。(3)课间活动丰富多彩。(4)这堂自习课真静啊!4.阅读链接【出示课件26】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同样写猫,有什么不同?预设:夏丐尊写对猫的喜爱,用了衬托的方法,从妻子孩子对猫的喜爱,表达自身的喜爱之情。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出示课件12】1.检查字词出示生字卡片:疙瘩侮辱聋子啄一啄伏地凄惨忠厚毒手歪头掘地讨厌理由细声细气心事田坝反抗可恶成绩心思警戒预备汤圆啼叫疙瘩汤圆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认识了无病呻吟、欺软怕硬、爱炫耀的母鸡,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老舍先生了解一下第二部分,又介绍了母鸡的什么特点?二、自主探究,深入学文1.什么原因使作者改变了看法?在文中找到能概括说明这一原因的句子,画下来。三、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出示课件13】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二、品读诗歌,感悟意境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出示课件14】(1)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2.小组内讨论交流。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1)看到的是“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板书:看到:披银霜,绽花穗)(2)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板书:想到:高尚人格)(3)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情感:热爱之情)4.读一读,选择以下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出示课件15】洁白的流苏灿灿的金晖姗姗来迟的朝霞晶亮的雪花银色的光华白雪皑皑的树枝预设:(1)这是一棵白桦树,枝头毛茸茸的,一串串花穗起绽放,洁白的流苏美如画。(2)傍晚,这棵白桦树在在灿灿的金晖中,闪着晶亮的雪花。(3)早晨,姗姗来迟的朝霞,又在白雪皑皑的树枝上抹了一层银色的光华。三、再读课文,总结特点1.学习饱含感情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发现现代诗与古诗的区别是什么?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悟、交流、再次朗读来理解乡下人家各组景色的特点,积累优美的语言,感受田园诗情,产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重点: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情景体验,导入音乐【多媒体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学生随着音乐节奏拍掌。听过这首歌吧,这首歌叫《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今天我们就踏上乡间小路,哼着乡间小曲,嗅着乡间花香,开始我们的乡间之旅吧!【板书课题】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分几个部分介绍巨人花园的?(三个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事情发展的顺序)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教师总结。【出示课件6】第一部分(1、2自然段):巨人回来前巨人花园可爱而快乐。第二部分(3-9自然段):巨人回来后驱赶孩童,花园充满凄凉和没有了生机。第三部分(10-15自然段):发现原因后,巨人欢迎孩子,花园又充满快乐。5.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7】(本文讲的是巨人回来前巨人花园漂亮而快乐。巨人回来后驱赶孩童,花园充满凄凉,没有了生机。当弄清原因后,巨人欢迎孩子,花园又充满快乐。)
【教学理念】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能力,了解纳米的有关知识和应用前景。3.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大胆想象的科学精神。【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板书课题)。2.以前听说过“纳米技术”吗?你了解纳米技术吗?是怎么了解到的?预设:我通过预习课文了解到“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小小物质新奇特性的一门学问。预设:我是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的。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1.检查课文朗读。出示课文中的科技术语和句子。先组内相互听读纠正,然后全班交流。词语:除臭技术纳米缓释技术长度单位纳米涂层碳纳米管纳米吸波材料探测雷达波。句子: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新学问。2.自由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自学了课文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一、朗读诗歌,各种形式朗读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这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二、品读诗歌,感悟意境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2.小组内讨论交流。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浙簇”7个生字,会写“浙罗”15个生字。正确读写“一簇杜鹃突兀森郁臀部漆黑蜿蜒”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3.理解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4.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重点难点1.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2.指导学生运用常见的事物,结合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表现祖国大好山河的风景图、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做成ppt课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读课文、认生字、标自然段,制作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现场用展示台予以展示呈现。
二、想象品读,体会惊恐万状的场面。1.【课件出示14】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断录音,学生倾听。2.听了刚才的场景,你感受如何?(好害怕,很恐惧等。)你们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面对此情此景,你会首先想到什么呢?要实话实说。(活命、逃命、哭、什么也没想等。)3.师:那么“诺曼底号”上的人们又是怎么表现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找出相关的段落。【课件出示15】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4.指名读文,其他评议。(1)指名学生读,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情况危急、场面混乱等),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出人们的表现?(板书:惊恐万状)(读)
一、导入课题,释义诗题1.【出示课件2】《纸船》——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这是冰心先生的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朗读欣赏。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冰心先生的三首短诗。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扩、荷”等4个字,会写“扩、范”等9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清静、浅蓝、扩大、范围、努力”等词语。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3.读句子,抓住词语,通过图文结合、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4.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感悟海上日出的动静相宜的描写方法。2.体会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3.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日出的壮丽景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随文入境、以境促读,以情怡景。教学难点1.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体会日出的变化过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读过哪些诗歌呢?你认为读诗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小结:(诗歌能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情感。)著名作家冰心的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就是对名著阅读最好的诠释。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洗砚池墨痕乾坤2.朗读古诗。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三、检查预习。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四、学习古诗1.了解诗人解诗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形成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2.并从这块琥珀推想出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理的能力。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你们见过琥珀吗?如果见过,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2.我们先来欣赏几件美丽珍贵的琥珀艺术品。出示图片。3.最后一幅图为书上的琥珀图片:这是一块怎样的琥珀呢?谁想说一说?作者也向我们介绍了这块琥珀的样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描述的。让我们来看课文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3.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