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 鸭子、母鸡、小鸭、河水及鸭子驮母鸡的教具。舞板、碰钟、三角铁、铝板琴或木琴。 过程 1.教师给幼儿讲“鸭妈妈和鸡阿姨”的故事(故事大意见后)。请幼儿说一说故事里有谁?学一学小河流水的声音。 2.请幼儿尝试自编节奏来表演这个故事。 ①启发幼儿分别编出故事中角色、情节的节奏。(见附图)②请幼儿学拍以上节奏型。学会后,自己选择角色,按故事中出现的角色先后及情节进行表演。熟练后,角色可互换。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根据不同音乐,尝试创编短小的问候曲,激发幼儿对尝试活动的兴趣。 师: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小树林里,这儿有好多朋友在欢迎我们,听,谁在向我们问好!(鼓励幼儿多编几句) 例:出示小鸟头饰,放鸟儿叫录音,幼儿唱歌。 二、欣赏音乐《小鸟爱妈妈》 师:小树林是鸟儿们的家,鸟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养育小鸟,小鸟也像小朋友们一样很爱自己的妈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说的就是小鸟爱妈妈的事。 1.幼儿完整听乐曲,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引导幼儿尝试语言或动作,描述听了音乐后的初步感受。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音乐,可以随音乐自己编动作,注意听完后告诉老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小鸟和它的妈妈好像在于什么?2.结合观看幻灯,再一次欣赏乐曲。 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以及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启发幼儿说出这首乐曲由三段体组成,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语言描述,结合动作表演来分析,表达乐曲的结构性质、情感内容。 (1)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听了这段音乐<BR><P></P>后,你感觉如何,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请用动作表演出来。小结:这段音乐欢快活泼,好像看到了小鸟和鸟妈妈在小树林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样照顾生病的妈妈。 小结:这段音乐平稳、低沉,讲的是鸟妈妈病了,小鸟细心照料、关心妈妈。 (3)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听了后有什么感觉,我们用动作把你好像看到的事表演出来。 小结:这段音乐优美抒情,鸟妈妈恢复了健康,带着小鸟在树林里又过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2.体验他人遇到困难时焦急无助的心情,能主动关心他人。3.培养细心做事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学习经验准备:收集身边人做事粗心的故事。2.王阿姨粗心生活片段的录像(推错车、忘带钱、放错佐料等)。3.王阿姨寻找孩子的电子图片。4.“娃娃家”游戏材料。活动过程一、通过向老师询问及看录像片的方式。发现、了解王阿姨的特点1.师:想认识王阿姨吗?我全知道.来问我吧!(小朋友向老师提问.了解王阿姨的各种信息。)2.师:王阿姨有一个坏习惯,就藏在这个小电影里,看谁能发现。(观看录像片,发现王阿姨粗心的特点。提问:你发现了王阿姨有一个什么习惯?你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2.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爱并且用生动自然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歌曲的基调。重难点:重点:用生动自然的动作来表现,唱出歌曲;语言和动作的协调性并能打出歌曲的节奏难点:欣赏歌曲所表达的内涵,辨认出老鼠和袋鼠的区别材料与环境创设:袋鼠、老鼠图片若干设计思路:在幼儿的内心已经萌发了去关爱他人的想法。这时我通过对他们讲述袋鼠妈妈是如何爱自己宝宝的故事,让他们充分了解无论是什么,只要是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宝宝,所以母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让他们对爱有进一步的升华。再者通过音乐活动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回家以后可以唱给自己的妈妈听,让妈妈可以感受孩子对自己的关爱,真正的做到了家园互动;还可以边听音乐边打节奏,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又能从活动中获得乐趣,使主题活动的思想贯穿始终。活动流程:听音乐,搬椅子(做准备工作)→出示图片,引起兴趣→朗诵诗歌,了解诗歌内容→欣赏歌曲,跟音乐打节奏
目标:了解妈妈辛苦的劳动与自己的关系,爱惜妈妈劳动成果。爱妈妈,乐于帮妈妈做力所能及事情。准备:经验准备:1、观察妈妈下班回家及双休日一天都做什么。2、家庭配合:为妈妈拍照,拍摄作家务照片,布置“好妈妈”园地。材料准备:纸、笔、录音机、废旧材料、手工操作卡过程提示:1、引导幼儿共同欣赏,观看照片,回忆妈妈的劳动,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妈妈下班后或双休日为你和爸爸做什么事?”“如果不干这些事情行不行,为什么?”“妈妈赶了这么多活,会怎么样?”“你是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去爱妈妈?”“怎样让妈妈知道你爱她,你懂事了?”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动物胎生、卵生的两种生殖方式及其发育过程。2、尝试在协商中共同探索关于动物的奥秘。活动准备:配对图片 黑板 活动过程一妈妈和娃娃配对 1、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些动物妈妈和动物宝宝,看他们都在这儿呢?都有谁来了呢? (上面一排式动物娃娃,下面一排是动物宝宝) 2、玩了一会之后,这些糊涂的娃娃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好不好,把娃娃送到妈妈的身边。 (幼儿分组操作,妈妈和娃娃图片操作) 3、分享配对好的妈妈和宝宝 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来把自己的结果告诉大家。有分歧的来讨论。 4、单老师看到了有的妈妈和娃娃很容易找到,但是有的就有点不一样了,有的妈妈和娃娃长的很象,有的则娃娃小的时候是不象妈妈的,长大后才象妈妈。
2、幼儿理解歌词大意,并能边唱边自己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 3、幼儿学会爱妈妈。活动准备:根据歌词大意绘制的一张挂图、接妈妈歌曲、小狗头饰、钢琴活动过程:一、 开始部分:1、律动《我快乐》,幼儿跟着音乐拍手和拍肩。2、老师弹琴,幼儿唱音阶(唱的同时依次轻拍头、肩、腰、胯、大腿、膝盖、小腿、脚)
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2、通过游戏,知道日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它们的方法。3、培养幼儿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自制外型似房子关的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年历、台历和挂历各一份;2、小字卡(年、月、日)和数字卡片(12、28、30、31、365)铅笔、人手一份;3、2007年年历人手一张;
总会听到一年级小学生的家长抱怨,说自己的孩子没有办法为自己准备好每天的学习用品,甚至放学回家还丢了橡皮、尺子、红领巾……这样丢三落四的坏毛病,使孩子们无法真正适应小学生的生活。大班的孩子还有一个学期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势在必行。我园从“九五”开始就专注于幼儿园的德育教育研究,重点从幼儿园养成教育入手,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视。为了帮助幼儿更快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做个合格的小学生。我结合了德育课题设计了这次活动,重在通过传统民间故事《粗心的王阿姨》的讲述,让孩子了解粗心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少的麻烦,并鼓励孩子找到粗心的原因,改正粗心的坏毛病,让自己养成做事不匆忙,细心仔细的好习惯。
2、感知 “1”和“许多”。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活动准备:1、布置一个“公园”的场景;2、若干乐句(幼儿人数的3倍);3、人手一个头饰(上写有一个小节的乐句);4、唱名1、2、3、5、6的小卡片;信封等。活动过程:一、找一找1、幼儿自由地寻找不同拍子的乐句或节奏,并互相唱一唱,拍一拍,并贴在适当的地方。2、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发现的秘密。二、玩一玩幼儿戴上乐句头饰,随着音乐找与自己拍子相同的乐句。三、听一听欣赏乐曲。引导幼儿听不同拍子的曲子,并分辨三首曲子的拍子。1、引导幼儿安静倾听。2、幼儿互相交流。四、编一编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唱名及拍号,编出自己喜欢的乐句。五、唱一唱。幼儿自由互相唱一唱自己编的曲子。
重点:感受不同性质的名曲风格,并用语言、动作来描述。 难点:尝试用合适的色彩、图形、线条来表达音乐的风格。 准备:乐曲 CD ; CD 播放机;色调图 2 张、线条图 2 张、图形图 2 张;乐曲曲名卡。 每位幼儿两支水粉笔,一张白纸,小水桶一个;颜料、抹布、报纸若干。课前认识过冷暖色。 过程: 一、听音乐,学高人、矮人走进活动室。 二、引导幼儿欣赏音乐 1 、 安静倾听乐曲 1 提问:(先说一说)这首乐曲听起来是怎么样的?(再动一动)请你来跟着音乐跳舞,注意动作的感觉要和你刚才听到的感觉一样(动作和音乐要吻和)。
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在能唱、会跳、能欣赏的基础上尝试创作,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根据我班幼儿音乐素质发展水平和幼儿对创作节奏的浓厚兴趣,便生成此活动《音乐火车》,让幼儿尝试创作2/4拍的节奏型,并不是通过一个活动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较长时间,在多种手段、多种刺激下才能形成。因此在本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鼓励幼儿把平时学的音乐知识大胆地运用到创作中去,真正将自己的作品在同伴面前展示、分享。它需要幼儿有一种经验,更需要有一种勇气。而事实上如果幼儿能在活动中发展创作能力、大胆表现自己,那么音乐活动的真正魅力就体现了。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创编节奏型的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2、熟悉2/4节奏型,有一定音乐节奏感。 3、尝试创编2/4节奏型,发展幼儿创作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1.幼儿欣赏世界名曲,感受快乐的4/4节奏是重点。 2.与同伴合作,共同表现节奏是难点。 三、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逐步发展,在各项活动中与同伴合作相玩能体会游戏乐趣。音乐游戏“音乐接龙”就是在此思路上设计而成的。同时让大班的幼儿接触一些世界名曲,也能给予幼儿美的薰陶。 四、材料准备1.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录像。 2. “拉德茨基进行曲”磁带一盘。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课件教师介绍古巴:它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是世界主要产糖国之一,被誉为“世界糖罐”。古巴旅游资源丰富,几百个风景点像翡翠般点缀在海岸线上。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海水、白沙海滩等自然风光使这个享有“加勒比明珠”美誉的岛国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和疗养胜地。(二)学唱歌曲(1)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风格。(2)请学生对照曲谱听录音,看看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3)老师讲解古巴民歌的节奏特点,并让学生用手拍打节奏。以四四拍子的切分节奏为特征,其典型的节奏通常以五个音为一组:ⅩⅩⅩⅩⅩ。(4)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边打节奏边听音乐。(5)学唱主题旋律。(6)请学生设计符合歌曲节奏特点的舞蹈动作并表演。(7)节奏练习:3/4ⅩⅩ│ⅩⅩ—│0 ⅩⅩ│ⅩⅩ—│0 ⅩⅩ│Ⅹ—Ⅹ│Ⅹ—Ⅹ│Ⅹ— —│Ⅹ(三)小结本课你有哪些收获(生谈)师总结,下课。
2. 从舞蹈中懂得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的风俗。3. 在舞蹈过程中,体验舞蹈的乐趣及快乐。准备:新疆帽若干(幼儿人手一顶)、自制幼儿舞蹈用品若干、 录音机、磁带, 过程:1. 律动入室,以节奏游戏来带动孩子的积极性。(并请孩子坐在位置上)2. 教师跳起新疆舞,引起孩子的兴趣。“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很喜欢唱歌跳舞,今天我是请小朋友来一起唱歌跳舞的,现在我就来为小朋友表演一段新疆舞。”(歌曲《阿拉目汗》起,,教师跳舞)3. 播放《阿拉目汗》,幼儿听音乐,熟悉新疆音乐的特点,并能跟着音乐打节奏。
一、活动目标能了解妈妈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爱护妈妈二、 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充分感受妈妈的爱。难点:让幼儿懂得爱护妈妈。三、 活动准备1、 妈妈怀孕时的照片、各种哺育孩子的生活照以及录像。2、 音乐《小乌鸦爱妈妈》。3、 邀请家长1—2名。
2、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雨点落下时的动作情态,小花喝水时快乐满足的情感表小雨与花儿共舞的欢乐场面。 3、引导幼儿学会二人合作表演动作,根据情节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身体姿势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磁带、录音机 2、花环。
由于这首歌的歌词较长,演唱风格又是孩子们不常接触的戏曲类型,因此要分三个课时来进行,我本次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1、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2、了解北方戏曲拖长腔、回环的特点,并能初步分角色演唱歌曲。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 [活动准备]1、幼儿事先学会与教师分角色朗诵歌词2、歌曲原声带和伴奏带、录音机
2、通过让幼儿尝试仿编散文,激发幼儿爱他人的情感。 设计思路:本次活动虽无只接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意,但朴实的字里行充满着“大人与小孩”之间那种相互依偎,相互关心、形影不离的添犊之情。她能唤起幼儿潜意识中与妈妈之间的那份亲密的情感。 本次活动着眼于体验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依偎的情感并鼓励幼儿模仿散文中的对话,有表情地表述。在活动中,通过课件欣赏,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强化语言诉感染力,通过理解欣赏、讨论,培养幼儿大胆、响亮地说话创设自然、有趣的教育情景。活动流程:欣赏——熟悉对话——创编诗歌——幼儿讨论幼儿准备:课件(大树妈妈)过程: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