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开始部分:导入:1、听音乐《幸福泉》拍手进教室安静做好。 2、(出示几幅美丽的图片)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哪里吗?介绍: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章丘,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课件章丘地图)二、 基本部分:1、复习土特产:我们章丘物产丰富,有好多的土特产,你知道哪些?(章丘大葱、明水香稻、垛庄核桃、龙山小米、白云湖鸭蛋、黄家烤肉)简介:章丘大葱:产于秀惠,它很高(最高的比老师还高一大节呢!)葱白也很长(能达到小朋友胸膛)、又脆又甜,有“葱王”、“世界上最伟大的葱”的称号。明水香稻:是“世界香米之王”,古时候给皇上进贡的贡品。垛庄核桃:果壳光滑,特别薄,容易剥皮。龙山小米:米色金黄、香味很浓,是四大名米之一。乾隆年间,给皇上进贡的贡米。白云湖鸭蛋:蛋黄发红、油多、味道鲜美黄家烤肉:是绣惠镇黄家湾的特色食品,皮酥、肉嫩、肥而不腻、清香可口,是我们山东的名吃。章丘还有很多好吃的,请小朋友看一下(课件)。
⒉教育幼儿珍惜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活动重点:感知人生是一个美丽的过程,帮助幼儿树立自己美好的理想。 活动准备:制作课件、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观看短片 播放短片,教师讲解: ⒈教师:动画片讲述的是谁的故事呢?(小种子)教师:它又学小鸭子又学小猴子是为了干什么呢?(寻找自己的理想) ⒉小种子通过不懈的努力,最后找到了吗?还长成了花,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它很开心的笑了。在它寻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习它的什么精神呢?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欣赏一遍:应该勇于去寻找自己的理想,做一个堆社会有用的人。 二、播放幻灯片:出示一系列“美丽人生”的图片,幼儿边听音乐边欣赏,如:生日照,结婚照等。 引导幼儿感受人生的美好,要珍惜生命才能享受这个美丽的过程。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牙签刻出花纹。难点:控制手部动作的力度。三、材料及环境创设材料:油画棒、牙签、淡颜色的水粉颜料(淡绿、淡黄、淡兰、淡紫等)小毛笔。 四、活动流程1、放风筝——讨论——示范——创作棗评价——延伸活动 放风筝,了解风筝,引起兴趣。2、通过放风筝,教师应引导幼儿去观察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介绍放风筝的一些基本方法,鼓励幼儿去尝试,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3、讨论(1)观察她们各个相同的整体造型,体会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
2、引导幼儿用学过的花纹、创作花纹,装饰纸袋,要求色彩鲜艳。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活动准备:纸袋样品、制作图解、挂历纸、剪刀、胶棒、油画棒、粘画活动过程:1、欣赏美丽的春天风光,感受家乡的美丽。2、激发幼儿爱家乡爱聊城的情感,让家乡的春天更美丽,启迪幼儿环保意识。3、如何使家乡更美丽?
1、能够掌握包、扎、绕的技能,并对玻璃瓶进行装饰。 2、体验废旧物品再利用以及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花布、布条。 2、照片、数码照相机。活动过程: 一、展示照片: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酒瓶、罐头瓶、饮料瓶)各种花色、形状的布以及布条、绳子,引出主题。 1、老师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好多这样的东西,扔了挺可惜的,孩子们帮我想想办法,能用它们做些什么呢? 2、幼儿讨论,引出主题:把玻璃瓶子装饰成花瓶。
2.借助想象,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尝试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幼儿绘画工具:记号笔、油画棒、画纸。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启发幼儿想象,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非常喜欢,你们看我画了什么?它象什么? 2.演示课件,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师:我觉得以前画画的方法不好玩,我想随意画。我在这幅画的 上面添加了一条曲线,再画上一条曲线和它相交,图的中间画一些弧线、圆圈,下面画一条折线,看,一幅画就画好了。
活动过程:1.激发制作的愿望。①在《三月三》的音乐声中,欣赏各种风筝,自由交流。②重点观察风筝的造型及色彩。③讨论:我想设计的风筝。2.绘制风筝图案。①讨论如何制作左右对称的风筝。②共同小结有益的学习经验,如先画后剪、叠放印轮廓等。③幼儿绘制风筝,教师巡回指导。3.欣赏作品。①展示绘制好的风筝面,介绍风筝名称、绘制方法等。②互评同伴作品,表述自己喜欢的原因,或提出修改建议。
2、纸杯若干,剪刀若干,胶布。 3、各色菊花和菊花图片 4、各色毛线若干,胶水 5、菊花茶,吸管 活动目标: 1、知道菊花在秋天开放,感受菊花的美与香。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菊花的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 4、 增进家长与幼儿间的感情交流。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引入 提供菊花茶,让幼儿通过闻一闻、尝一尝,感受菊花的香味,引入菊花的课题。 (今天,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来到幼儿园做客。老师给客人们准备了茶,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茶?老师请小朋友闻一闻,闻到什么味道?再请小朋友尝一尝,尝出什么味道?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一、导入 师:我们生活在美丽的东海之滨—大连,我们非常爱她,你还去过什么地方,熟悉哪些城市? 生: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师:是啊,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就生活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大家庭”啊,达斡尔族就生活在祖国的北方,听,他们的歌声多么动听。 二、歌曲《美丽的家乡》 1、初步感知歌曲 师:播放歌曲录音,出示歌片 生:倾听歌曲并初步感知歌曲 师:这首表现达斡尔族生活的歌曲充满了怎样的情绪? 生:愉快、活泼、喜悦?? 师:这首歌曲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
活动准备:1、笔、和表格人手一份。 2、猴子的手偶一个。 3、多媒体课件。 4、小红旗人手一面。活动流程: 猴子求救——幼儿帮助猴子找家——进行环保教育,同时介绍猴岛及一些美丽的海南风光——讨论——当个环保小卫士。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猴子求救 1、“孩子们,你们看猴子哭了!”2、让孩子们看: 猴子哭着说 “我没有家了,请大家帮帮我好吗?” 二、幼儿帮助猴子找家 1、“猴子为什么没有家呢?”让孩子们讨论 2、“你们能不能帮助猴子呢?”3、“那好,请你们把想出来的办法用标记记录出来,看谁的办法最多。”4、让孩子们分组画标记,想办法帮助猴子。
活动目标:1、回忆经验,巩固对绣球花、喇叭花等一些花的特征的了解。 2、尝试用折、剪、画、贴等形式来表现各种各样的花。 3、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观察过各种各样的花 2、草地背景图一幅 3、《蜜蜂做工》等磁带 4、废报纸、颜料、各种正方形蜡光纸、各种没涂色的花 5、蜡笔、卡纸、剪刀、篓子若干、投影仪等若干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引起兴趣。1、小蜜蜂们,跟着妈妈一起到花园里去采蜜吧。 2、勤劳的小蜜蜂,刚才你们在忙什么呀?(采花蜜)
爸爸,知道了许多爸爸的本领,而父亲中有不少人的教育态度不够正确或因工作忙碌忽视了对幼儿的关心,这些从幼儿平时的谈话都能听到。其实爸爸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爸爸来做老师,向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工作,既可以树立爸爸的形象,了解孩子的世界;又可以间接了解教学,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可谓一举多得!所以我就预设了此活动让幼儿更全面地关注自己的爸爸职业,进而对爸爸产生景仰、热爱、崇拜等情感。 活动目标: 1、愿意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绍爸爸的职业。 2、幼儿萌发了解不同行业的愿望,知道部分行业的职业特点。 3、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乐意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事先请幼儿观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职业。 家长准备:身穿工作服,自带职业工具。 教师准备:1、选定王泽宇、王瑜玲、谷子奇的爸爸为我们的目标对象,一方面他们有着繁忙的工作,孩子都交给祖辈带,另一方面他们的工作
活动准备:PPT;录像;幼儿进行前期的调查。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用一些词汇说说“冬天的早晨”。2.出示时间表,“你是几点起床的”。3.主要提问:在你家里谁是起得最早的人,为什么?4.归类原因:为家人服务;锻炼身体;上班,等。二、交流分享1.分享交流采访的结果,“幼儿园中,谁是早起的人”。2.老师设疑,出示钟点卡“5:00” “4:30”。“猜一猜,谁会在这个时间起床”。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一去不复返的。 2. 感受时间的价值,体会时间的宝贵。 3. 教育幼儿做事情不能拖拉,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 幼儿过生日课件一套。 2. 故事背景、动物图片一套。 3. 幼儿操作材料:穿珠、玻璃珠、勺子、盘子、橡皮泥、包装纸。 4. 摄像机一部。 活动过程: 1. 观看课件“过生日”,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慢慢的长大。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过了几个生日?”“每次的生日蛋糕上面蜡烛的数量有什么不同?”“随着每次过生日小朋友的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自己两岁生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那你们还能不能回到两岁的时候?” 3. 教师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哪些事物随着时间而变化?(小鸡的成长、树苗的成长……)
2、活动准备: ⑴幼儿已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在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⑵材料:人手一张婴儿时候的照片及表现自己主要优点的录像或图片。 ⑶教师了解和掌握幼儿主要的能力发展情况。3、活动过程: ⑴通过照片展览、对比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①带领幼儿参观照片展览,边看边问:照片上都是谁?是什么时候的照片? ②请幼儿谈一谈:“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如:身高、体重等。可以从自己学会的本领。如:念儿歌、画画等方面) 小结: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学会画画、顺倒数数等,那么,你觉得哪些本领学得最好? ⑵鼓励幼儿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1)教师和幼儿共同找找>教师的优点,并且将与优点相对应的图片贴在照片旁边,引发幼儿兴趣,激发他们说一说自己的优点。
三、 活动准备: 1、国微、国旗、长城的图片,国歌音乐。 2、活动前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向成人了解为国争光的先进人物和事例。 3、事先录制好运动员比赛的精彩片断与领奖的情景,收集有关图片。 四、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我们每天做操前都要升旗,升旗时奏的歌是什么歌?”(国歌)升的旗是国旗。 (二)基本部分: 1、谁来说一说国旗是什么样的?(老师出示国旗图片)引导幼儿从国旗的颜色、特征来说。(国旗是红颜色的、 2、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放国歌磁带) “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听的歌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除了我们升旗时奏国歌,还有什么时候奏国歌?” 3、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在干吗?(播放运动员比赛领奖的录像) (1)提问:这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你怎么知道的? (2)领奖的时候,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得到了冠军?你怎么知道的?你听见什么?看到什么?
活动目标:1、巩固对正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的区别。2、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地特征。活动准备:圣诞老人、大、小包装盒(人手一个)、正方形卡片、剪刀、彩笔(人手一个)、各种装饰材料(皱纹纸、亮光纸、卡纸等)。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地特征。难点: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的区别。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出示圣诞老人,引起幼儿兴趣。师: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人给小朋友们送来了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吧?(出示包装盒)好漂亮的礼物盒,里面会是什么呢?打开看看圣诞老人为什么要送我们这些礼物呢?它想让小朋友探索一下这些包装盒有什么秘密?
2、了解广告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准备:录有广告的录音幼儿事先收集各种广告词实物:糖果、牙刷、大*班标牌过程:1、听一段常见广告的录音,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刚才听到什么?我们在哪儿见过?2、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所知道的广告。(1)、除了刚才的那些广告,你会说哪些广告?(请幼儿学学电视上的广告词)(2)、你们知道广告有什么作用吗?为什么要做广告?(幼儿讨论)(3)、师小结:广告的作用就是宣传自己,让大家都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都来购买、消费。
二、活动准备:1、活动前,幼儿认识过人民币,会识别人民币的不同面值。让幼儿去超市自主购物,并讨论购物的心情,所购商品的用途、价格等。2、向父母调查了解一个月家庭各类经费的开支状况(下发调查表)。3、纸币若干、购物篮若干只,超市场景布置,商品上贴有价格标签。银行、医院区角设置。三、活动过程:1、成立“三口之家”,宣布“小鬼当家”的游戏开始。由幼儿自愿组合,三人为一户家庭(爸爸、妈妈、孩子),佩带胸卡标志,编号为“1号家庭”“2号家庭”……2、小鬼当家活动一:到银行领工资。师:(将日历翻到1月1日)小鬼正式当家作主了。今天是1月1日,是发工资的日子。每家的爸爸或妈妈去银行取这个月的工资。每户家庭领取工资10元。
在线
客服